试题集锦 >> 小学试题 | 初中试题 | 高中试题 | 专项练习 | 其它
站内搜索: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试题集锦 >> 高中试题 >> 阅读文章

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二单元阶段测试

来源:七色花学习网 作者:七色花学习网 发布时间:2017-01-22 查看次数:975
 
第Ⅰ卷 阅读题
一、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微文学:传统文学与现代技术的新融合
  李存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媒介、数码技术的飞速发展,以短信、微博、微信为主要载体的传播手段逐渐普及,衍生出了微文学这种崭新的文学样式。从范围上它包括短信文学、微博文学、微电影文学、微图文文学等众多文学子类,从内容上它承继了传统文学道义担当、弘扬真善美的精神品格,又呈现出了快捷、互动、多样的技术特质,更容易为广大受众所接受。微文学已成为传统文学与现代技术的有机联结点,体现出了古老艺术眼光与崭新媒介载体的完美统一,
微文学的产生从一开始就以技术为约束条件,最早的短信文学、微博文学都以短信、微博的字数要求为限,一般要求在140字以内,微电影则以较短时间的视频为限,且都可以通过手机平台进行阅读、发布。这些客观的技术约束有效提高了大众获取的便利度,适应了当代人的快餐式阅读的需要,易被公众所接受和广泛传播,使微文学发展具备了庞大的读者基础。同样,基于技术上对“微”的要求,微文学在内容表达上也随之转变适应,改变了普通文学作品文字繁复、结构宏大的写作风格,产生出了迥异于传统的文学特质。微文学作品一般语言都高度凝结精练、情感表达直率自然,较少用华丽的词藻,从内容类别上看集中在哲理类、情感类、幽默类、社会类等愉情喻理的主题范围,这些主题贴合大众的情绪需求,容易用简练的语句取得较好的效果,类似于佛教中用“顿悟”的方式以一个微小的细节瞬间引发受众的共鸣。因此微文学特别强调“炼字”,强调言简而意浓。这种对语言提炼的重视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当代一些文学作品尤其是网络文学作品等的码字、注水现象。更重要的是,一部手机或一台电脑就可以使每个人成为微文学作品的发布者,这使文学摆脱了传统出版的资金、机制等困扰,进入到了“自媒体”时代,写作者真正实现了有感而发,自由表达,不特意强调迎合和包装等文学内容之外的事物,这使微文学相对而言较为纯粹,与传统文学“我手写我口”的品质不谋而合。
微文学的“微”是一把双刃剑,体量的“微”很容易造成思考的浅薄和言说的局限,不能很好地表达深刻的思想。与此同时,技术上的“微”却又有效地克服了这种“浅言说”的缺陷。作为微文学载体出现的微博、微信等传播方式的便捷、多样,以及数码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使微文学可以通过多样化、炫目化的技术方式实现内容的“深表达”。微文学作品中大量的内容是作者即时发布的、亲身感知的真实事件,在以往许多难以被捕捉、只能通过文学作品假想的现实故事也能够即时地呈现,而这种真实的现实一旦呈现,在一定意义上就比刻意创作的小说更深刻、更震撼,从而具备了深层次的审美体验。
在传统的文学作品中,读者只能进行阅读、评价,很难有效地参与创作、修改。微文学能很好地克服这种缺点,微博、微信本身群体化或部落化的特征,使其对微文学作品评论、转发十分便利,读者与作者联系沟通的交互性强,这在很大程度上最终改变了微文学作品的初始形态,使其呈现出了新的面貌。
1、下列关于“微文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微文学是在媒介、数码技术的飞速发展下,随着短信、微博、微信的普及而衍生出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
B、微文学”作品改变了普通文学的繁复结构,要求语言高度凝练、情感表达直率自然,有着迥异于传统的文学特质。
C、微文学作品内容集中在哲理类、情感类、幽默类、社会类等类别上,承继了传统文学的弘扬真善美的精神品格。
D、微文学形式上实现了从“浅言说”到“深表达”的转变,在一定意义上比刻意创作的小说更深刻、更震撼。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 )
A、微文学具有快捷、互动、多样的技术特质,易为广大受众所接受,它已成为传统文学与现代技术的有机联结点。
B、基于技术上对“微”的要求,微文学较少运用华丽的辞藻,在内容上实现了从“文繁复”到“字简约”的转变。
C、因为微文学特别强调“炼”字,强调言简而意浓,所以微文学能产生佛教“顿悟”的方式来引发受众的共鸣。
D、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微文学作品的发布者,相对于传统文学而言,微文学的受众实现了从“观看者”到“参与者”的转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微文学技术上的“微”,克服“浅言说”的缺陷,数码技术的多样化、炫目化使微文学能够实现内容的“深表达”。
B.微文学作品中的大量内容是作者即时发布的、亲身感知的真实事件,可以实现与传统文学一样“我手写我口”的意愿。
C.微博、微信群体化或部落化的特征,使微文学作品能够实现读者与作者的联系沟通,最终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作品的初始形态。
D. 文学进入了“自媒体”时代,每个写作者可以有感而发,自由表达,不再受包装等外物限制,这使微文学变得纯粹。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韩麒麟, 昌黎棘城人也。父瑚,秀容、平原二郡太守。麒麟幼而好学,美姿容,善骑射。恭宗监国,为东曹主书。 高宗即位,赐爵鲁阳男,加伏波将军。父亡,在丧有礼,邦族称之。后参征南慕容白曜军事,进攻升城,师人多伤。及城溃,白曜将坑之,麒麟谏曰:"今始践伪境,方图进取,宜宽威厚惠,以示贼人,此 韩信降 范阳之计。勍敌在前,而便坑其众,恐自此以东,将人各为守,攻之难克。日久师老,外民乘之,以生变故,则三齐未易图也。"白曜从之,皆令复业,齐人大悦。后白曜表麒麟为 冠军将军,与 房法寿对为 冀州刺史。白曜攻东阳,麒麟上义租六十万斛,并攻战器械,于是军资无乏。及白曜被诛,麒麟亦征还,停滞多年。高祖时,拜给事黄门侍郎,乘传招慰徐兖叛民,归顺者四千余家。
寻除冠军将军、 齐州刺史,假魏昌侯。麒麟在官,寡于刑罚。从事刘普庆说麒麟曰:"明公仗节方夏,而无所斩戮,何以示威?"麒麟曰刑罚所以止恶盖不得已而用之今民不犯法何所戮乎若必须斩断以立威名当以卿应之。"普庆惭惧而退。麒麟以新附之人,未阶台宦,士人沉抑,乃表曰:"齐土自属伪方,历载久远。旧州府僚,动有数百。自皇威开被,并职从省,守宰阙任,不听土人监督。窃惟新人未阶朝宦,州郡局任甚少,沉塞者多,愿言冠冕,轻为去就。愚谓守宰有阙,宜推用豪望,增置吏员,广延贤哲。则华族蒙荣,良才获叙,怀德安土,庶或在兹。"朝议从之。
太和十一年,京都大饥,麒麟表陈时务.十二年春,卒于官,年五十六。遗敕其子,殡以素棺,事从俭约。麒麟立性恭慎,恒置律令于坐傍。临终之日,唯有俸绢数十匹,其清贫如此。赠 散骑常侍、 安东将军、 燕郡公,谥曰康。
(节选自《魏书·列传第二十八》,有删改)


4.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麒麟曰/刑罚所以止恶/盖不得已/而用之今民不犯/法何所戮乎/若必须斩断以立威名/当以卿应之。
B.麒麟曰/刑罚所以止恶/盖不得已而用之/今民不犯法/何所戮乎/若必须斩断以立威名/当以卿应之。
C.麒麟曰刑罚/所以止恶/盖不得已而用之/今民不犯/法何所戮乎/若必须斩断以立/威名当以卿应之。
D.麒麟曰刑罚/所以止恶/盖不得已/而用之今民不犯法/何所戮乎/若必须斩断以立/威名当以卿应之。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 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B、古代表官职变动的词汇很丰富。如文中的“拜”和“除”指授予官职;“加”是加封,在原来的官衔上增加荣衔;“假”表临时的,代理的。
C、侍郎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代始以侍郎为三省(中书、门下、尚书)各部长官(尚书)的副职。
D、棺是外棺,即棺材的套棺,用以保护棺材。“椁”是装殓死人的器具,即棺材。上古贵族的墓里大多有棺也有椁。
6.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韩麒麟好学守义。韩麒麟幼而好学,善于骑射,性情仁厚。父亲去世时,他守丧有礼。
B.韩麒麟勇于进言。升城战役胜利后,韩麒麟向慕容白曜提出对待升城民众的看法,慕容白曜听从他的意见,组织安抚百姓,恢复旧业,因此齐人大悦。
C.韩麒麟宽政安民。其做法引来了从事刘普庆的一番劝导,但他对刘普庆的好意断然拒绝,致使普庆惭愧恐惧而告退。
D.韩麒麟恭顺谨慎。他临终时,家里只有俸绢数十匹,他让儿子用素棺殡葬,丧事从简,受到州郡宗族的称赞。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始践伪境,方图进取,宜宽威厚惠,以示贼人。(5分)
  译:
(2)愚谓守宰有阙,宜推用豪望,增置吏员,广延贤哲。(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夏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荫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山亭夏日
高骈 (唐代)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注】①苏舜钦:北宋诗人,曾因遭诬陷被革职。此诗作于其罢官后隐居苏州期间。②高骈:唐末大将,爱好文学。
8、苏诗是运用什么表达技巧营造意境的?请简要分析。 (5分)

9、这两首诗都写“夏”,分别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两句巧于炼字,名句中“击”“翔”二字为人称道。
(2)屈原《离骚》中“▁▁▁▁▁▁▁,▁▁▁▁▁▁▁”两句写屈原长叹落泪,哀伤人生多灾多难。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承上片所写之景,又引出下片怀古之情的两句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瓷瓶
薛长登
家中有一个宝物,顾林在8岁那年就知道了。宝物是一个瓷瓶。瓷瓶上画着一幅仕女图,人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他用手机对着瓷瓶各个角度拍了照片。
他坐车来到市区的一个叫着“王记”的古董行。
这时他的手机响了,是母亲打来的,母亲告诉他医院催着交钱。他说,知道了,并叫母亲不要着急。
你们这里收古董吗?顾林低声问正在电脑上忙着的一个男人,他是王经理。
你有什么古董?王经理问。
顾林把手机上的照片翻给王经理看。
瓷瓶现在在哪里?王经理问。
在家里。
不知道是真品还是赝品?王经理自言自语。
应该是真品。顾林说。他有点心虚,其实他也不知道是真品还是赝品。母亲常对他说,那是你父亲一直为之骄傲的东西……
王经理打了一个电话,一个穿着唐装的60多岁的老人从楼上下来。人们都喊他“老教授”,他曾是一所名牌大学的教授。
顾林把手机送到老教授手里。老教授看到照片,眼睛突然睁大,后陷入深思,后又摇了摇头。
刚才听犬子说瓷瓶在你家里?能方便去看看吗?老教授问。
能。他说,不一定卖。
不妨。去观赏观赏。你不卖也不妨。老教授说。
顾林啊,快点来啊,又催交钱了。母亲电话再一次打来。他连连说,知道了。
胎骨薄匀,绘画细腻,不错。老教授看到瓷瓶说。
老教授边看边摸。他时而嘴角露出一点微笑,时而蹙眉。
太像了,老教授自言自语。你认识顾开庭吗?老教授问。
是家父。他说。
他人呢?老教授问。
他住院了,急需要钱,不是这样我还不卖。您怎么知道家父的名字?
有过一面之缘。你打算卖多少?
3——30万,他说。
老教授沉思片刻,说,好,30万就30万。
到了古董店,老教授吩咐王经理付8万元现金给顾林,还开了一张22万元的支票,还亲自给他写了个条子。
你怎么有这么多钱?母亲看到几捆钱后,惊奇地问。
卖了瓷瓶。他如实说。
也罢。你快去交钱,省得再催。重症病房花钱多。你爸还没醒转过来,这次受苦了。母亲说时眼里含着泪。那个撞了他之后逃逸的人不知道能不能查出来?
应该能。顾林安慰母亲。
两天后,父亲醒了过来。
父亲出院后,问瓷瓶卖了多少钱。顾林说,30万元。
父亲说,可以了。
看过瓷瓶后,买家还提到你的名字。顾林说。
他会认识我?不可能啊,这个瓷瓶的主人在江南啊,离这远着呢,而且又这么多年了。父亲说。
年底的一天,顾林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约他到市黄海咖啡馆见面。
是您?他一见面就认出老教授,陪同他的还有他的儿子王经理。
看到你的瓷瓶,我太喜欢它了,无论是真品还是仿品,我无所谓,看到它亲切啊。老教授说,你知道你家怎么会有这个瓷瓶的?
顾林说,我听母亲说,25年前,父亲在江南打工,在一个冬日里,他救了一个落水的孩子,还救了跳到水里救孩子的父亲。天冷,父亲自己差点送了命,这家是开古董店的,就送了这个瓷瓶,听母亲说父亲当时还不愿意要,嫌弃它不能吃,还易碎,人家开古董店的老板正好到江北有事,父亲带着瓷瓶顺便坐着人家雇的船回了家。
你的父亲救了我和他啊。老教授指着王经理说。
怎么这么巧?顾林笑着感叹。
其实我那天一看到这个瓷瓶,我就感觉是以前送出去的那个瓷瓶。老教授说,当年我父亲在送瓷瓶之前,找人鉴定过的,说是后人仿造的,知道它并不值钱,可是当时我的家里的日子也不好过,我们还是把它送给你父亲。这些年我们一直愧疚啊,你父亲救了我家两条命,我们却给他一个不值钱的东西。为了这个瓷瓶,我们才在江北开了个分店,就想找到你父亲啊。
原来是仿造的啊,那就不值钱了!顾林说。
不是钱的事,老教授说。我们现在就去见你的父亲,瓷瓶我们也带来了,送出去的东西我们不敢再要回来。这次我找专家鉴定过了,是清代粉彩瓷真品。
那值多少钱?顾林问。
最少400万。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老教授提出去家里看看瓷瓶,顾林说他不一定卖。顾林当时的心理为是否卖掉瓷瓶而犹豫不决,同时对瓷瓶的价值也心存疑虑。
B.开篇描绘瓷瓶上画的人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老教授看到照片后“眼睛突然睁大”,说明他立刻感觉到这是一件真品。
C.小说先后两次写到顾林母亲打来的催款电话,由此可见顾家所面临的经济危机,顾母是一个临危慌乱性急之人。
D.文中对瓷瓶是真品还是赝品多次提出质疑,这样写既刻画了人物看待瓷瓶的心理,也为故事情节增添了波澜。
E.小说通过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等多种描写方式来塑造王教授形象,使他的形象丰满高大,借此来弘扬社会正能量。
(2)试分析小说标题“瓷瓶”在全文中的作用。(6分)

(3)小说中的王教授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最后交代瓷瓶的真正价值“最少400万”,这样结尾有何妙处?请结合全文试作探究。(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鞋服管理大师”是一款运行在智能手机上的APP,管理者不必亲临现场,只需▁▁▁,便可以轻松“掌”握全局,获取所需信息。
②王平从小就有指挥才能,经常带着小伙伴们玩打仗游戏,在他一番▁▁▁▁下,总是把对方打得落花流水,被大家誉为“常胜将军”。
③在此届男篮比赛中,我们的对手“英雄”队有过夺冠的历史,我队需要找一个很好的教练来▁▁▁▁,方能在三个月的对决中取胜。
A、运筹划策 运计铺谋 运筹帷幄
B、运计铺谋 运筹帷幄 运筹划策
C、运筹帷幄 运筹划策 运计铺谋
D、运筹帷幄 运计铺谋 运筹划策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的遇难者名单墙前,数百名死难者亲属和大屠杀幸存者举行悼念仪式,缅怀被杀害的同胞。
B、9月12日,法国钢琴家弗兰克•布拉雷在布鲁塞尔地铁一号线“音乐专列”举办了别开生面的一场“地铁流动音乐会”。
C、她用作品向世界讲述中华文化的瑰丽,促进了东西方文化艺术的交汇与融合,为此次展览带来了一股清新的中国风。
D、海湾小区物业做出叫停电梯这一决定的原因,是因为考生家与电梯只有一墙之隔,家长担心电梯运行噪音影响考生休息。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既然习惯是人生的主宰,那就要培养良好的习惯。▁▁▁,▁▁▁▁,▁▁▁▁,▁▁▁,▁▁▁▁,▁▁▁▁,除非像有的人那样,从不故步自封,思想开放,能够不断自新自强,但这种人毕竟太少了。
①在体育方面,年轻人四肢柔软,比老年人更适应各项运动 ②犹如学习语言,在表达和发音方面,年轻人的舌头比老年人更灵便 ③可见,晚学总不如早学那样从容自如 ④这是早期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⑤幼年时养成良好的习惯最为重要 ⑥实际上早期教育的重点就应该是培养习惯
A、⑤②①③④⑥ B、⑤④⑥②①③ C、⑥②①④⑤③ D、⑥⑤②①④③
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谚语有云:“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然而, ①▁▁▁▁,这样做是因为我们还没有认识到,给予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它对健康的好处超过你的想象。给予不仅能让人获得快乐、幸福的正面情绪,而且还能保护心脏,提高免疫力,降低抑郁和自杀风险,延长寿命等,总之, ②▁▁▁▁。其实,只要愿意, ③▁▁▁▁,你可以做慈善,帮助困难之人,你可以常怀感恩之心,谅解和尊重别人,你还可以绽放一个动人的微笑,说出一句由衷的赞美。
答:①


16、下面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请写出其构图要素,并说明其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个字。(6分)

答:

五、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奖。屠呦呦从1955年进入中医研究院来,几十年如一日,埋头于深爱的事业中,将一份份漂亮的成绩单回馈给党和人民。她获奖的原因是“发现了青蒿素及其治疗疟疾的有效性”,使全球数百万患者的生命得以挽救。
为什么屠呦呦可以在平凡岗位上大有作为?或许我们可以从她说过的一句话中找到答案:“一个科技工作者,是不该满足于现状的,要对党、对人民不断有新的奉献。”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转载敬请注明“七色花学习网http://3w.7seha.com
您读过此篇文章后的感受是:
0
0
0
0
0
0
0
0
欠扁 支持 很棒 找骂 搞笑 扯淡 不解 吃惊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更新  
·2017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
·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高中语文必修五模块综合测试题
·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四单元阶段测试
·高中语文必修五第四单元检测题
·2017年1月泰安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检测题
·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二单元阶段测试
·爱的生命的乐章---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检
·人生的五彩梦---高中语文必修五单元检测题
·2017年1月泰安市高中二年级语文期末考试题
·《唐诗宋词》第四单元检测题
·《唐诗宋词》第三单元检测题
·《唐诗宋词》第二单元检测题
·《唐诗宋词》第一单元检测题
阅读排行  
·山东省2008年夏季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四单元阶段测试
·2010年高校招生考试语文(山东卷)参考答案
·2010年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全国1卷)
·2010年高校招生考试语文(全国1卷)参考答案
·2010年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山东卷)
·定和是个音乐迷---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
·2008年山东省高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活着---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
·林肯中心的鼓声---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
·看松庵记---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四单元检测题
·高一语文单元检测示范卷(一)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 | 鲁ICP备11027593号| 联系邮箱:llcycy@126.com | 在线QQ:877049710 | Copyright 2025 | 版权所有 3w.llcy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