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
第Ⅰ卷(共36分)
一、(24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不过要领略“白云回望合,________________”的境界,仍须来中国。台湾湿度很高,最饶云气氤氲雨意(迷茫/迷离)的情调。两度夜宿溪头,树香沁鼻,霄寒袭肘,枕着润碧湿翠苍苍交迭的山影和万籁都歇的俱寂,仙人一样睡去。山中一夜饱雨,次晨醒来,在旭日未升的原始幽静中,冲着隔夜的寒气,踏着满地的断柯折枝和仍在(流泻/倾泻)的细股雨水,一径探入森林的秘密,曲曲弯弯,步上山去。溪头的山,树密雾浓,蓊郁的水气从谷底冉冉升起,时稠时稀,蒸腾多姿,幻化无定,只能从雾破云开的空处,窥见(若隐若现/乍现即隐)的一峰半壑,要纵览全貌,几乎是不可能的。至少上山两次,只能在白茫茫里和溪头诸峰玩捉迷藏的游戏。
1、 文中加点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情调 霄寒 氤氲 树香沁鼻 B、幽静 交迭 岑寂 万籁都歇
C、水气 窥见 蓊郁 蒸腾多姿 D、润碧 纵览 断柯 一峰半壑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迷茫 流泻 若隐若现 B、迷离 流泻 乍现即隐
C、迷离 倾泻 乍现即隐 D、迷茫 倾泻 若隐若现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烟草碧如丝 B、青露入看无 C、青山郭外斜 D、商略黄昏雨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自然数到负数和零,再到分数、无理数和复数,数的发展史是否还有更新的篇章,我们拭目以待。
B、文章生动细致地描写了小麻雀的外形、动作和神情,倾注着强烈的爱情感情,读来楚楚动人,有很强的感染力。
C、在我们的工作中,即使小错误也不能放过,须知集腋成裘,小错误积累多了也会对工作造成大的损害。
D、为了应对高考,教师在课堂上越教越细,其结果是好的文章被讲得支离破碎,学生自然也就会目无全牛。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北京、湖南、上海、广州……等地,“爱心家园”每周不间断地组织“助孤、敬老、扶贫”公益活动。
B、有一种恶习就是求全责备、吹毛求疵。你说“春江水暖鸭先知”,他会问“难道鹅就不知吗?鱼就不知吗?”
C、水生对着荷花淀吆喝:“出来吧!你们。”好象带着很大的气。她们只好摇着船出来。
D、“我一定稳稳当当地开车,”那个高个子英国司机绕过来说:“希望你能舒服点。”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艺术欣赏中的审美体验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经点破,那含蓄蕴藉的美感就会遭到破坏的危险。
B、截止年底,我国的汽车产量达到850万辆,超过法国成为全球第四大汽车生产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三大汽车销售国。
C、与作家不同的是,摄影家们把自己对山川、草木、城市、乡野的感受没有倾注于笔下,而是直接聚焦于镜头。
D、中国校友会网日前发布新一届中国高校富豪校友榜,北京大学以绝对优势高居富豪校友榜榜首,摘得“中国富豪摇篮”桂冠。
7、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情况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②侣鱼虾而友麋鹿 ③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⑤吾得兄事之 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⑦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⑧晋军函陵 ⑨必蹶上将军 ⑩刑人如恐不胜
A、①③④⑨/②⑦/⑤⑥/⑧⑩
B、①③⑨/②④⑦/⑤⑥/⑧⑩
C、①③⑦⑨/②④/⑤⑥/⑧⑩
D、①③⑨/②④/⑤⑥/⑦⑧⑩
8、下列句子按句式特点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②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③大王来何操 ④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郞者乎 ⑤羸兵为人马所蹈藉 ⑥夫晋,何厌之有 ⑦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⑧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⑨道 之所存,师这所存也 ⑩此天子气也
A、①⑦⑧/②③⑥/④⑤/⑨⑩
B、①⑦/②③⑥/④⑤/⑨⑩/⑧
C、①⑧/②③⑥⑦/④⑤/⑨⑩
D、①②⑦/③⑥⑧/④⑤/⑨⑩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復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復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地可尽王也 王:称王,统治
B、秦时与臣游 游:交往
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蚤:通“早”,早早地
D、故幸来告良 幸:侥幸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B、良乃入,具告沛公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C、君安与项伯有故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谁为大王此计者 若属皆且为所虏
11、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B、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C、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D、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12、下列对节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邦第二天带领一百多人马到达鸿门向项王谢罪,说他们两人有了隔阂是因为小人从中作梗,突出了刘邦老谋深算、随机应变的性格特点。
B、范增多次使眼色给项羽,还举起(他)所佩戴的玉玦多次示意,目的是让他除掉刘邦,但项羽并没这样做,这成为他日后兵败而亡的根本原因。
C、范增有远见,认为这次宴饮是除掉刘邦的最好机会,否则以后就会成为刘邦的阶下囚,所以就指使项庄借舞剑杀了刘邦。
D、项伯拔剑起舞,并常常用自己的身体掩护刘邦,但项羽却视而不见,可以看出他内心并不想除掉刘邦,表现出项羽优柔寡断、刚愎自用的一面。
第Ⅱ卷(共114分)
三、(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4、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回答问题。(7分)
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1) 首联用什么手法表现了梅花的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3分)
(2) 你认为颈联中哪两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劝学》中,表现“君子本性与常人无异,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归去来兮辞》中表明 “过去不可挽救而将来可以补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赤壁赋》中,哀叹人生短暂,人又极其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琵琶行》中把诗人和琵琶女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11分)
16、把下面一组散乱的句子排成顺序合理的一段话,只填写序号。(4分)
①连环画从它萌芽的时候起,就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②这种“回回图”既增加了书籍的视觉美 ③有的书一回故事就有一幅插图,即“回回图” ④明清时期的许多文学书籍都绘有线描插图 ⑤所以,有人说,连环画是插着文学的翅膀飞向人民的 ⑥又使线描插图为人民大众所熟悉和喜爱
17、下面是日常生活中的三个口语交际场景,各有一处不得体的地方,请指出并加以改正。(3分)
(1)某节目现场,主持人得知嘉宾的父亲刚去世,语气沉痛地说:“我代表观众朋友对家父的过世表示哀悼,还请节哀顺变。”
(2)某中学毕业生看望几年未见的中学班主任,一见面,紧握老师的双手激动地说:“老师,久仰了。我特别想念您,您身体还好吧?”
(3)某知名作家收到这样一条短信:魏老师,您的书已经收到,感谢惠赠,拜读后受益匪浅,很多地方使我感慨颇多,作品我定当惠存。
(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
18、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一到每年的六月,世界遗产名录就又会增添一批新①的成员。在众多的遗产类型中,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所创作的岩画,作为一种无国界,②无语言的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而备受关注。截至到③目前,全球范围内已有28处岩画被④收录于“世界遗产名录”⑤。岩画被称为人类共同的“母语”,是人类的书写系统产生之前的一种“视觉书写”⑥,它通过自己的图画和符号体系,生动地传递着人类生活的真实面貌,也反映着早期人类的思想内涵⑦与艺术追求,是其他文化遗产的绝妙补充。西方国家1624年就开始了岩画的研究保护工作。⑧大多数的岩画被绘制在大山洞窟的岩壁或洞顶上,因为地势险峻,人迹罕至⑨而保存完好,唯一令人困惑的便是对于岩画的解读。
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好一朵木槿花
琮璞
(1)又是一年秋来,洁白的玉簪花夹着凉意,先透出冰雪的消息。美人蕉也在这时开放了。红的黄的花,耸立在阔大的绿叶上,一点也不在乎秋的肃杀。以前我有"美人蕉不美"的说法,现在很想收回。接下来该是紫薇和木槿。在我家这以草为主的小园中,它们是外来户。偶然得来的枝条,偶然插入土中,它们就偶然地生长起来。紫薇似娇气些,始终未见花。木槿则已两度花发了。
(2)木槿以前给我的印象是平庸。"文革"中许多花木惨遭摧残,它却是全性命,陪伴着显赫一时的文冠果,免得那钦定植物太孤单。据说 原因是它的花可食用,大概总比草根树皮好些吧。学生浴室边的路上,两行树挺立着,花开有紫、红、白等色,我从未仔细看过。
(3)近两年木槿在这小园中两度花发,不同凡响。
(4)前年秋至,我家刚从死别的悲痛中缓过气来不久,又面临了少年人的生之困惑。我
们不知道下一分钟会发生什么事,陷入极端惶恐中。我坐立不安时,只好到草园中
踱步。那时园中荒草没膝,除我们的基本队伍亲爱的玉簪花外,只有两树忍冬,结
了小红果子,玛瑙扣子似的,一簇簇挂着。我没有指望还能看见别的什么颜色。
(5)忽然在绿草间,闪出一点紫色,亮亮的,轻轻的,在眼前转了几转。我忙拨开草丛走过去,见一朵紫色的花缀在不高的绿枝上。
(6)这是木槿。木槿开花了,而且是紫色的。
(7)木槿花的三种颜色,以紫色最好。那红色极不正,好象颜料没有调好;白色的花,有老伙伴玉簪已经够了。最愿见到的是紫色,好和早春的二月兰、初夏的藤萝相呼应,让紫色的幻想充满在小园中,让风吹走悲伤,让梦留着。
(8)惊喜之余,我小心地除去它周围的杂草,作出一个浅坑,浇上水。水很快渗下去了。一阵风过,草面漾出绿色的波浪,薄如蝉翼的娇嫩的紫花在一片绿波中歪着头,带点调皮,却丝毫不知道自己显得很奇特。
(9)去年,月圆过四五次后,几经洗劫的小园又一次遭受磨难。园旁小兴土木,盖一座大有用途的小楼。泥土、砖块、钢筋、木条全堆在园里,像是零乱地长出一座座小山,把植物全压在底下。我已习惯了这类景象,知道毁去了以后,总会有新的开始。尽管等的时间会很长。
(10)没想到秋来时,一次走在这崎岖山路上,忽见土山一侧,透过砖块钢筋伸出几条绿枝,绿枝上,一朵紫色的花正在颤颤地开放!
(11)我的心也震颤起来,一种悲壮的感觉攫住了我。土埋大半截了,还开花!
(12)土埋大半截了,还开花!
(13)我跨过障碍,走近去看这朵从重压下挣扎出来的花。仍是娇嫩的薄如蝉翼的花瓣,略有皱折,似乎在花蒂处有一根带子束住,却又舒展自得,它不觉得环境的艰难,更不觉得自己的奇特。
(14)忽然觉得这是一朵童话中的花,拿着它,任何愿望都会实现,因为持有的,是面对一切苦难的勇气。
(15)紫色的流光抛散开来,笼罩了凌乱的工地。那朵花冉冉升起,倚着明亮的紫霞,微笑地俯看着我。
(16)今年果然又有一个开始。小园经过整治,不再以草为主,所以有了对美人蕉的新认识。那株木槿高了许多,枝蘩叶茂,只是重阳已届,仍不见花。
(17)我常在它身旁徘徊,期待着震撼了我的那朵花。
(18)它不再来。
(19)即使再有花开,也不是去年的那一朵了。也许需要纪念碑,纪念那逝去了的,昔日的悲壮?
19、第(7)段中作者为什么认为“木槿花的三种颜色,以紫色最好”,请简述其理由(4分)
20、第(9)段中作者为什么描写小园内又一次遭受磨难的凌乱景象,请简要分析。(4分)
21、赏析文中两处画线语句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4分)
(1)偶然得来的枝条,偶然插入土中,它们就偶然地生长起来。
(2)那朵花冉冉升起,倚着明亮的紫霞,微笑地俯看着我
22、文章以“好一朵木槿花”为题目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六、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项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一个人做了一件好事(哪怕是举手之劳)后,内心会感到慰藉踏实且澄澈清明,进而感到幸福快乐。在我们的生活中,你是否也有类似的经历或感受,请自拟标题,写一篇记叙文,文体特征鲜明。
感谢talhz投稿
转载敬请注明“
七色花学习网”
http://3w.7se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