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限定用时12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座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秕谷 毗邻 枇杷 蚍蜉撼树 B.狡黠 挟持 辖制 瑕瑜互见
C.辜负 估计 沽名 呱呱落地 D.差劲 古刹 歃血 姹紫嫣红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塑像 整饬 义愤填膺 欢呼雀跃 B.涣散 匮乏 梳妆打扮 摧人泪下 C.污告 宣泄 无事生非 理屈词穷 D.眩耀 爆裂 水乳交融 杯盘狼籍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每次返校前,父亲总是给够一周用的零花钱,可他并不是一个从长计议的人,常常不到星期四就把钱花光了。
B.在久远年代的大地上,曾经矗立的这些雄奇壮观的建筑物,它们鬼斧神工、变幻莫测,人们充满敬畏地将它们称为“七大奇迹”。
C.近年来,“东突”恐怖势力,通过暗杀、爆炸、投毒等手段,在新疆、甘肃等地进行恐怖活动,制造一系列耸人听闻的恶性事件,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 D.刚刚平静了几个月,禽流感在泰国突然卷土重来。泰国卫生部10月19日宣布,泰国东部龙虎园喂养的23只老虎因感染禽流感病毒而死亡。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2013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当选人覆盖了工人、农民、武警、教师等行业和领域,解读这份名单,我们可以清晰地辨认出去年中国社会的热点和脉搏。
B.让坝上地区的人们讨厌多年的西北风,如今恰恰给当地带来了实惠,迎风转动的“大风车”不仅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而且还带来了绿色能源——风电。
C.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表示,环保总局将重点研究如何利用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结果来制定相应的污染治理、环保税收、生态补偿等环境经济管理。
D.在昨天下午举行的旅游产品说明会上,市旅游局向省内外多家主流媒体的代表重点介绍了奥林匹克水上公园、莒县博物馆、五莲山景区等我市旅游产品的新形象。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儒家思想的当代省察
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它“既不是统治思想,也不是大众的行为规范,更不是全社会自觉认同、自觉实践的价值准则。同时,它也缺乏一个阶层或者群体作为载体。”客观而言,由于儒家思想失去了滋养其生存、发展的自然经济基础,因此也就基本失去了造血再生的功能,作为价值体系,它的边缘化是必然的,尤其是它的那些具有浓厚自然经济色彩和等级观念的内涵必然同当代社会渐行渐远。科学与民主精神的匮乏,是其边缘化的主因,而那些在传统社会具有先进性的理念,比如民本思想,也被民主等现代意识所超越。尽管儒家思想与传统社会专制政治并不等同,但历史上儒家思想依靠专制制度而广泛影响社会生活也是客观事实。整体而言,已无法对时代重大问题进行积极回应的儒家思想,其边缘化是不可避免的。
对儒家思想边缘化的判断,并不意味对其影响力的全盘否定。源远流长的儒家思想,契合了中华民族进入文明社会的文明演进特点,通过对浓厚的血亲—宗法关系的把握,它将集中体现血缘意识的伦常关系,也即社会生活中最普遍、最亲密的关系予以归纳概括、层层推演,使之发散至社会生活各领域,以其“伦理—政治”体系,深刻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价值理性、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在历史的演进中,它的诸多理念已融入民族的血脉当中,作为受到“称道和景仰的集体意识”,“保存在传统文化之中并流衍而为文化传统”,从而具有持久的影响力。
儒家思想对于当代社会,既包含积极合理的因素,也具有应否定舍弃的内容,两者交融共生。例如,在儒家思想中,反对“率兽食人”之暴政、强调“民为贵”的民本主义与“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等级观念和“牧民”思想共存共生。这种共生意味着:儒家思想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并不是边界清晰、易于切割的对立面,它们不是互相否定、互相排斥的关系,而是一种思想体系中相互呼应、彼此补充的两种特质。所谓积极性与消极性的分野,是一种基于时代性的判断,在儒家思想的产生发展之际,就其思想体系的构建者而言,这些“积极”与“消极”的区别并不存在。在此意义上,儒家思想的积极方面是附带着消极内容的积极,而消极方面则是伴随着积极内涵的消极,积极方面与消极方面具有某种同质化的属性,如同一个苹果的酸甜两种味道,它们同源于自然经济基础这个苹果的内核,都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特定价值内涵。正是这个内核,导致儒家思想的积极性和消极性共生、交融。
现代化进程中,在缺乏对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科学认识的氛围下,衍生出一种对传统文化的膜拜情绪:试图通过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的发掘来满足转轨时期社会主体的精神需求,希望以传统的文化资源来搭建当代的心灵家园,赋予儒家思想以“化现代”的使命。鉴于儒家思想影响力的持久,不可否认,它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承担这个使命。但任何一种传统文化,不论它的影响力多么持久深远,构成它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与审美情趣的核心理念却都是产生于过去,而不是当代。因此,它的某些内涵必定会和当代社会不相兼容,必须认识到,儒家思想的一些观念,诸如“民本”、“和合”等,由于和当代社会的一些主流价值观念,如“民主”、“和谐”具有某些风格相近的“形似”,如果对这种“形似”不加以辩证的分析,这种经过包装的、“现代化”的儒家思想既不可能实现“化现代”的任务,也无法实现自身真正的现代化。
5、关于儒家思想边缘化的原因,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儒家思想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自然经济,在当今社会条件下,儒家思想本身已基本失去了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B、儒家思想价值体系中,那些具有浓厚自然经济色彩和等级观念的内涵,只能会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
C、儒家思想缺乏科学与民主精神,它的一些在传统社会具有先进性的理念,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现代意识所超越。
D.儒家思想在历史上广泛地影响了社会生活,靠的就是专制制度,这样的历史客观事实足以证明它与当今社会的不相兼容。
6.对儒家思想积极性和消极性的认识,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儒家思想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共生共存,是同一种思想体系中相互呼应、彼此对立的两种特质。
B.儒家思想在产生发展之际,并不存在积极性和消极性的区别,基于时代性的判断才有了二者的划分。
C.儒家思想的积极性和消极性同源于自然经济基础这个内核,两者因此而具有某种同质化的属性。
D.儒家思想的积极性和消极性表现为共生、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而无法截然分清。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项是( )
A.儒家思想就其对当代社会的影响来看,既表现出边缘化的趋势,又体现出持久性的特点。 B.传统文化资源不能用来搭建当代的心灵家园,因为它们的某些内涵必定和当代社会不相兼容。
C.现代化进程中,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的认识,应该加以辩证分析,不应该带有情绪化倾向。
D.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只有引入具有时代精神的文化血液,才能完成对儒家思想进行扬弃的任务。
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 ,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使怒去,归告怀王。怀王怒,大兴师伐 秦。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亡卯,遂取楚之汉中地。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魏闻之,袭楚至邓。楚兵惧,自秦归。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如楚,又因厚币用 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自屈原沉汨罗后百有余年,汉有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过湘水,投书以吊屈原。
贾生名谊,雒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臵门下,甚幸爱。孝文帝召以为博士。
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禧①,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 ,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注】①禧:福。祭神后的祭肉。祭天地五田寺,皇帝不自行,祭还受福,即受禧。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
A.屈平既绌 绌:受到指责 B.齐与楚从亲 从:通“纵”,合纵
C.使于齐,顾反 顾:还 D.故令贾生傅之 傅:教育,教导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愿得张仪而甘心焉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B.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
C.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 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
D.遂取楚之汉中地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10.下列对上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国令张仪离间齐楚的关系,破坏两国的联盟,是为了便于各个击破,这是秦国一贯采取的连横政策。
B.因为楚国与齐国断绝了交往,所以当楚国有难时,齐国也不救助楚国,而魏国也乘机来偷袭楚国。
C.李商隐的“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一诗,既再现了上文第⑤段的内容,又对孝文帝进行了批评。
D.怀王骑马堕马而死,贾生认为自己作为太子的老师应该承担责任,哭伤过度,郁闷成疾而死,令人惋惜。
第Ⅱ卷( 共70分)
四、(16分)11.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然后用斜线(/)给画线部分断句(3分)
嗟呼,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取鸡鸣狗盗之力哉?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王安石《读孟尝君传》)
1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5个小题,10分)
(1)悟已往之不谏,____________。实迷途其未远,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去来兮 (2)女也不爽,____________。士也罔极,____________。(诗经〃氓》)
(3)此地有崇山峻岭,____________,又有清流激湍,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4)千古江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万里悲愁常作客,____________。艰难苦恨繁霜鬓,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6)乱石穿空,惊涛拍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时多少豪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五、(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春天里的村庄
田遇春
①三月的日子,风,呼啦啦地吹得树枝摇曳不定,云彩如漂。那伴随着冬天的寒冷一夜间被吹得飘飘袅袅遁去,阳光走出阴冷的日子,把一颗炽热的心挂在窗口,一脸的笑意写在蔚蓝的天空,一身的轻松洋溢在春风里。
②融进焦枯的原野,才发现小草的生命已经萌动。挤进街道,热情的春风已把人们的冬衣卸去,流动着一条彩色的河流。臃肿沉闷的冬天悄然离我们远去,青春亮丽的色彩涌动着一股激情的热流,燃烧的不仅是一轮春阳,生命的激流都在燃烧,放射出压抑后的奔放。
③我被春风吹进村庄,才发现已是一个姹紫嫣红的青春季节。梅花已在春雪飞舞的日子凋谢,变成了爱情的果实挂在枝头。接踵而至的是桃花,经不住春天帅气的诱惑,探出一颗粉红娇艳的脸庞,一个媚眼激荡在村庄的早晨。润润的雨丝从远方而来,是倾慕芳菲的骄丽,还是为桃花增添亮色,谁也无法知晓,只有春雨知道,只有桃花知晓。一夜春风过,朵朵桃花红。几只蜜蜂经不住桃李芬芳的诱惑,风情万种地远道而来,拥抱在花丛中,亲吻在花蕊里。丛丛翠竹傲然向上,拥抱着白墙青瓦,伸进红桃白梨丛中,在风的推搡下,摩肩接踵地嬉戏于其中;嫩黄的柳絮起舞在水边,与深红的木瓜花、粉红的桃花、白色的梨花各显芳容,把一个农家院装扮得五彩缤纷,春色满园。菜园里翠绿的青菜郁郁葱葱,一个年轻的姑娘正舞动着一把长柄水瓢,飘洒的伞形水网在夕阳下七彩光亮,跳跃着珠圆滴露,菜园子倏忽间青翠欲滴,生机盎然。几个妇女蹲在溪边洗着青菜,说着家长里短。浓浓的生活气息弥漫在碧水花间。
④我正悠然地坐在春天的田埂上,用发现美的眼光欣赏这一切。怦然心动的是偶然的发现,让我责怪平时的孰视无睹。任何事物只要用心发现,都有动人之处。
⑤村庄的春天自有特色,山村的春色比城市更具青春。冰冷的水泥建筑对春天的降临无动于衷,生硬的水泥路面并不会欣赏春天的到来,一脸的阴沉犹如借债不还。车流吐出的尾气把春天的气息驱赶得一干二净,人们只有从彩色的人流中来判断春天的到来。
⑥田野的风光依然诱人。一望无际的绿,勃发的生命力显示了春的力量,春天一路高歌,在高山之巅,在河水之畔,在田野乡村,天地之间流动着暖暖的春意,浓浓的色彩,流进了村庄,流进了田野,流进了河流,流进了人们心里。花开了,水暖了,树活了,草醒了,人们的心情特别地好。农家最为勤劳,早早地就忙在田野上,肥料堆积在庄稼地里。
⑦走进春天,心里顿时温暖起来。人们都希望生活就像春天一样,桃红柳绿,姹紫嫣红;但春天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该来她就来了,发号施令无济于事。心中的春天是要靠自己创造的。把那些莫名的心烦意乱之事抛在春天的阳光里,人生得意只有一二,不得意岂止八九。开心的事少,烦心的事多,油盐柴米酱醋茶,这就构成了生活,一个囊括了酸甜苦辣咸的五味瓶,伴着你我走过一生。
⑧我在三月明媚的村庄边上顿悟出冬夏秋无法理解的含义。我在桃红柳绿的季节里把心里的絮语倾洒在村边沟旁菜园里,让心里洒满春天的阳光,让丝丝春雨浸润心田血液;让思想随着烂漫的春光铺洒在字里行间,伴随着春天的脚步朗朗地走进生活的空间。在你经历过无数个春夏秋冬以后,对生存的意义会有更多的解析,也会更加深刻和赋有哲理。
⑨春天的村庄富有浪漫,更富有自由和诗意。与城市的春天有天壤之别。她是那么散淡、恬静。毫无喧闹嘈杂,就这样悄悄地绽放。村庄的天空是明净的,那是简单纯朴的生活熏染了这片天空。在那个晚霞万丈的夜晚,春天就这样走进村庄。没有大惊小怪的诧异,也不会像诗人一样浮想联翩,一切含义都蕴藏在朴实平淡之中。
14.从全文看,作者描绘的春天里的村庄具有哪些特点?(4分)
15.文章第⑤段描写城市的春天,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16.结合语境,赏析下面的语句。(3分)
一个年轻的姑娘正舞动着一把长柄水瓢,飘洒的伞形水网在夕阳下七彩光亮,跳跃着珠圆滴露。
17.作者说“在你经历过无数个春夏秋冬以后,对生存的意义会有更多的解析”。结合文本,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生存的意义”的理解。(4分)
六、(4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如果你简单,这个世界就对你简单。
——莫言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拟标题;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
转载敬请注明“
七色花学习网”
http://3w.7se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