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集锦 >> 小学试题 | 初中试题 | 高中试题 | 专项练习 | 其它
站内搜索: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试题集锦 >> 高中试题 >> 阅读文章

高中语文必修五第四单元检测题

来源:七色花学习网 作者:七色花学习网 发布时间:2017-02-01 查看次数:937
 以天下为已任
一、 积累•整合(9分,每小题3分)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面对各种难题,我国高层领导▁▁▁▁▁,积极推进战略资源保护工作。
②保持▁▁▁▁▁的心态生活无可厚非,但这样的人生无疑显得平淡,缺乏激情。
③当一个人处于危难中需要社会帮助时,人们却因善小而懒为,表现出▁▁▁▁▁的态度。
A、泰然处之 漠然置之 随遇而安 B、随遇而安 泰然处之 漠然置之
C、泰然处之 随遇而安 漠然置之 D、漠然置之 随遇而安 泰然处之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法国起用了公共卫生和医疗系统的白色计划,动员全部医护人员尽最大努力救治伤员。
B、山东注重开展专题教育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促进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结合起来,让专题教育的成果更有分量。
C、此次汉语演讲大赛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增强国际学生对海南人文环境、历史文化的了解,提高海南省国际学生汉语应用能力为主要目的。
D、所谓积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具有很高历史文化价值,对当今文化发展和社会和谐有积极作用,仍有人在继承和发展的文化遗产。
3、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有人说,一流的创意比不上三流的执行力。再美好的想法,不经过行动去实现,只是海市蜃楼而已。只有行动才能消除我们心中的恐惧和自卑。▁▁▁▁▁,坚持下去,终究会到达远方。
A、虽然前途未卜,但目标仍在
B、尽管路途坎坷,但脚比路长
C、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只顾风雨兼程
D、即使没有结果,也要斗志昂扬
二、感受•鉴赏(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孟子曰:“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不忍居也。思与乡人处,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也。当纣之时,居北海之滨,以待天下之清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伊尹曰:‘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曰:‘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此道觉此民也。’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与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内之沟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也。
  柳下惠不羞污君不辞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阨穷而不悯与乡人处由由然不忍去也。‘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故闻柳下惠之风者,鄙夫宽,薄夫敦。
  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孔子也。”
(选自《孟子•万章章句下》)
4、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非其君,不事 事:侍奉
B、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廉:廉洁
C、使先觉觉后觉 觉:开导
D、尔焉能浼我哉 浼:请求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4分)
A、柳下惠不羞污君/不辞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阨穷而不悯/与乡人处由/由然不忍去也。
B、柳下惠不羞污君/不辞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阨穷而不悯/与乡人处/由由然不忍去也。
C、柳下惠不羞/污君不辞/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阨穷而不悯/与乡人处/由由然不忍去也。
D、柳下惠不羞/污君不辞/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阨穷而不悯/与乡人处由/由然不忍去也。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当纣之时,居北海之滨,以待天下之清也。(3分)

(2)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3分)


三、思考•探究(5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9分,每小题3分)
人类的发展史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自人类诞生之日起,在与自然相处中,由畏惧自然到了解自然,再到征服自然、保护自然,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几经变幻,人类对自然的态度也不断发生变化。在古代,生产力的低下使先民们不得不敬畏自然,有限制地索取自然资源,这也使得文明得以延续;工业革命以后,人与自然对立的观念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这种忽视自然和人类的共同性、单纯夸大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的生态意识,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灾难。近期的雾霾天气更是引起我们对人类与自然应当如何相处的反思。只有增强生态意识,才能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才能探索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科学路径。
增强生态意识,建设生态文明,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相互制约。”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是以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坚持“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等于共产主义”,而这种思想的核心即要实现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强调人的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认为人的社会属性是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形成的,人的解放只能是在对自然规律认识的基础上去积极地顺应自然,等等。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为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指南。
增强生态意识,建设生态文明,需要认识到人与自然界的一体性。恩格斯曾指出,当人类向自然界进军的时候,切不可忘记,“我们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支配自然界,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这是因为,人与自然是一体的,对自然界过度的索取就等于伤害人自身。当前,沙尘暴、泥石流等灾害多发,其原因除了自然条件本身发生变化之外,生态环境遭受人为破坏也是原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一些人没有意识到人与自然的一体性,为了追求眼前利益而大量破坏植被造成的。因此,只有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界的一体性,才有可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有所成就。
增强生态意识,建设生态文明,需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人类为了生产满足自身需要的生活资料,必须通过劳动向自然索取,因此,向自然索取具有必然性。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环境污染严重,在这种严峻的国情之下,不向自然索取、放弃发展是行不通的,因为生产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但必须尊重自然规律,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只有这样才能在资源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相和谐。
  (选自蓝强《增强生态意识,建设生态文明》,有删改)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类从诞生之日起,便与自然相处,人类起初畏惧自然,后来逐渐了解自然,再后来懂得征服自然、保护自然。
  B.在古代,人类的生产力低下,人类敬畏自然,人类虽然只能从自然界有限地索取资源,但人类文明仍得以延续。
  C.工业革命以后,人类便普遍认同人与自然对立的观念,单纯夸大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导致严重的生态灾难的发生。
  D.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历史科学可以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自然史和人类史两者之间不可分割,相互制约。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启示下,人类意识到,如果现在不增强生态意识,就无法科学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B.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强调人的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其核心是实现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其高度重视自然主义。
  C.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指出,人的社会属性是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形成的,人类应认识自然规律,积极顺应自然。
  D.人类如果向自然界过度地索取,终会伤害自身,因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体的。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应意识到这一点。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现在沙尘暴、泥石流等灾害多发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自然条件发生变化,二是人们为眼前利益而大量破坏植被。
  B.人类为了获取自身需要的生活资料,必然要向自然索取,但这种索取应在资源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否则会破坏生态环境。
  C.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环境污染严重,现在,我国应努力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D.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是生产发展,人类从自然界获取资源开展生产,能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21分)
何异字同叔,抚州崇仁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调石城主簿,历两任,知苹乡县。丞相周必大、参政留正以院辖拟异,孝宗问有无列荐正等以萍乡政绩对乃迁国子监主簿迁丞转对所言帝喜之,曰:“君臣一体,初不在事形迹,有所见闻,于银台司缴奏。”擢监察御史。异奏与丞相留正旧同官,不敢供职,御札不许引嫌,遂拜命。
迁右正言。时光宗愆于定省,异入疏谏,不报。约台官联名,言奸人离间父子,当明正典刑,语极峻,又不报。丐外,授湖南转运判官。偶摄帅事,辰蛮侵扰邵阳,异募山丁捕首乱者,蒲来矢以众来降。寻为浙西提点刑狱。以太常少卿召,改秘书监兼实录院检讨官,权礼部侍郎、太常寺。
七月丙戌,西北有星白芒坠地,其声如雷,异曰:“戌日酉时,火土交会,而妖星自东南冲西北,化为天狗,蜀其将有兵乎?”丐祠,以宝谟阁待制提举太平兴国宫。后四年,吴曦果叛。起知潭州,乞闲予祠者再。
嘉定元年,召为刑部侍郎。五月不雨,异上封事言:“近日号令或从中出,而执政不得与闻其事,台谏不得尽行其言。陛下闵念饥民,药病殡死,遐荒僻峤,安得实惠?多方称提,不如缩造楮币;阜通商米,不如稍宽关市之征。”明年,权工部尚书。告老,抗章言:“近臣求去,类成虚文,中外相观,指为礼数,无以为风俗廉耻之劝。”以宝章阁直学士知泉州,从所乞予祠,进宝章阁学士,转一官致仕。卒,年八十有一。异高自标致,有诗名,所著《月湖诗集》行世。
   (选自《宋史•何异传》,有删改)
【注】①吴曦:吴曦曾与金人勾结,被封为“蜀王”。②封事:密封的奏章。古时臣下上书奏事,防有泄露,用皂囊封缄,故称。③称提:南宋时为防止纸币(交子和会子)贬值而采取的一种金融措施。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孝宗问有无列荐正等/以萍乡政绩对/乃迁国子监/主簿迁丞/转对所言/帝喜之。
 B. 孝宗问有无列荐/正等以萍乡政绩对/乃迁国子监主簿/迁丞/转对/所言帝喜之。
 C.孝宗问有无/列荐正等/以萍乡政绩对/乃迁国子监主簿/迁丞转/对所言帝喜之。
 D.孝宗问有无列荐/正等以萍乡政绩对/乃迁国子监/主簿迁/丞转对/所言帝喜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主簿”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文中,何异曾担任石城主簿。
B.“礼部”的主要职责是考五礼之用,管理科举考试、邦交之事等。
C.“刑部”的主要职责是审定各种法律、会同九卿审理“监候”的死刑案件等。
D.“工部”为六部之首,主要掌管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事。
12、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何异为官注意避嫌。何异被提升为监察御史,他因自己与丞相留正过去是同事,以避嫌为由推辞赴任,但御札不同意他推辞任职。
B.何异善于治理地方。他任萍乡知县时有所建树;他任湖南转运判官时,辰蛮侵扰邵阳,他采取措施逮捕祸首,蒲来矢率众前来投降。
C.何异料事如神。七月的丙戌日,有彗星坠地,声响如雷。他根据这一天象,预测吴曦将来可能发动兵变。四年后,吴曦果然叛乱。
D.何异敢于直言。嘉定元年,何异上书指出朝廷有些号令不能得到有效落实的问题,并提出减少印制纸币、稍微放宽关市征税的建议。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陛下闵念饥民,药病殡死,遐荒僻峤,安得实惠?(7分)
译文:
(2)异高自标致,有诗名,所著《月湖诗集》行世。(5分)
译文: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25分)
芭芭拉•麦克林托克:为“跳跃基因”孤军奋战
在近代遗传学的发展史上,有两项研究成果被公认为是20世纪的最重要发现:一项是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另一项则是公众并不熟知的“跳跃基因”。
与“DNA双螺旋结构”很快为其发现者詹姆斯·沃特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两位科学“大腕”带来诺奖殊荣不同,“跳跃基因”的发现者、美国女科学家芭芭拉·麦克林托克的命运却异常坎坷。
1902年出生的麦克林托克,是美国著名植物学家、遗传免疫学家,1927年在康奈尔大学农学院获得植物学博士学位后,终生从事玉米细胞遗传学方面的研究。她的“跳跃基因”学说指出:基因可以从染色体的一个位置跳跃到另一个位置,甚至从一条染色体跳跃到另一条染色体。
尽管“跳跃基因”的概念早在1938年就被麦克林托克提出,但是这一调控系统却是她自1944年起整整花了6年时间才完全弄清楚的。通过1950年发表的《玉米易突变位点的由来与行为》和1951年发表的《染色体结构和基因表达》两篇论文,她向世界科学界介绍了自己的研究。
然而,同行在了解麦克林托克的这项研究工作之后,却认为这个女人也许是发疯了。
根据她的理论,基因在染色体上能够移动位置,进行“转座”或“跳跃”,这在当时的遗传学家看来与已有研究完全“背道而驰”。
按照传统观念,基因在染色体上是固定不变的,它们有一定的位置、距离和顺序,它们只可以通过交换重组改变自己的相对位置,通过突变改变自己的相对性质;但是,要从染色体的一个位置“跳”到另一个位置,甚至“跳”到别的染色体上,那是科学家们从来没有想过的。
六年的心血,同行竟是不屑一顾,这让麦克林托克非常失望。而在此之前,她在当时妇女并不受重视的美国科学界,被公认为仅有的几个出类拔萃的女性科学家之一。42岁成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43岁当选为“美国遗传学会”首位女性主席,她的周围曾是一片赞扬之声。
因为“跳跃基因”的研究,人们开始用怀疑的目光看待这位一度享有盛誉的女科学家。朋友和同事大都渐渐疏远,麦克林托克几乎成了孤家寡人,经受了一生中最长时间的孤寂和苦闷。
20世纪60年代初,法国科学家雅各布和莫诺用大肠杆菌做试验,提出了乳糖操纵子模型,揭示了生物体内基因调控的机制。这对麦克林托克是一个很大的鼓舞。她认为乳糖操纵子模型与她的调控系统实在是太相似了,并为此专门写了一篇论文《玉米和细菌基因控制体系的比较》,以期引起科学界对她的重视。
然而,科学界很快接受了雅各布和莫诺的学说,他们两人也因此于1965年获得诺奖,但科学界仍然无视麦克林托克的“跳跃基因”。
麦克林托克开始保持克制和沉默,不再谈论自己的发现,也很少发表相关文章,只是默默埋头于自己的玉米遗传学研究。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进一步发展,科学家们在细菌、真菌乃至其他高等动植物中都逐渐发现了许多与麦克林托克“跳跃基因”相同或相似的现象。一系列的发现,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回头审视麦克林托克在玉米中的研究,并且开始惊讶于她超越时代的科学发现,以及她超越常人的意志力。
1976年,在美国冷泉港实验室召开的“DNA插入因子、质粒和游离基因”专题讨论会上,科学界明确承认可用麦克林托克的术语“跳跃基因”来说明所有能够插入基因组的DNA片段。
1983年,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金评定委员会终于把该年度的生理学和医学奖授予这位已是81岁高龄的科学家。由此,她也成为遗传学研究领域内第一位独立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
孤军奋战数十年的麦克林托克终于看到了自己的胜利,然而在周围人的赞许和仰慕之情纷至沓来之时,她却依旧淡然:“倘若你认为自己迈开的步伐是正确的,并且已经掌握了专门的知识,那么,任何人都阻挠不了你。不必理会人们的非难和品头论足。”
(摘自《中国科学报》 有删改)
14、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很快就因他们的这一重大发现而获得殊荣,而麦克林托克从发现“跳跃基因”到因之而获得殊荣,她等待了漫长的时期。
B、麦克林托克为提出“跳跃基因”这一概念,做了6年的准备工作,后来她撰写论文,向世界科学界介绍这一研究成果,但同行们一时无法接受她的理论。
C、雅各布和莫诺在麦克林托克的“跳跃基因”理论的基础上开展试验,提出了乳糖操纵子模型,揭示了生物体内基因调控的机制,麦克林托克深受鼓舞。
D、之所以说麦克林托克的“跳跃基因”是“超越时代的科学发现”,是因为科学家们发现与“跳跃基因”相同或相似的现象比麦克林托克晚了几十年。
E、这篇传记围绕“跳跃基因”,记叙了麦克林托克为“跳跃基因”理论而孤军奋斗的痛苦历程,传记以她的一段话语结尾,产生引人深思、令人回味的效果。
15、麦克林托克的“跳跃基因”理论与传统的基因观念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概括。(6分)
  
16、画线部分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17、作为科学家,麦克林托克有哪些令人敬仰之处?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认识。(8分)

四、应用•创新(74分)
(一)语言运用(14分)
1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7分)
在大众面前演讲,①▁▁▁▁▁。当然,并非每位听众都会对你报以善意的眼光。尽管如此,②▁▁▁▁▁,尤其是当你走到麦克风旁边站立在大众面前的那一瞬间。③▁▁▁▁▁,就是一面进行演讲,一面从听众当中找寻对自己授以善意而温柔眼光的人,而无视那些冷淡的眼光。
答:

19、观察下面的连环画,合理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讲述画面故事。要求:语言准确,语意连贯,不超过100个字。(7分)


(二)写作实践(60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路易十四曾经请教自己最贤明的大臣科尔伯特说:“为什么我可以控制像法兰西这样庞大而又著名的国家,却不能征服一个像荷兰这样的小国呢?”这位大臣回答说:“陛下,您可能忽略了,一个国家是否强盛,关键在于它的人民的品格,而不取决于它疆域的大小。荷兰虽然小,但人民勤劳、正直,而且充满活力,所以您要征服它是很困难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转载敬请注明“七色花学习网http://3w.7seha.com
您读过此篇文章后的感受是:
0
0
0
0
0
0
0
0
欠扁 支持 很棒 找骂 搞笑 扯淡 不解 吃惊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更新  
·2017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
·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高中语文必修五模块综合测试题
·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四单元阶段测试
·高中语文必修五第四单元检测题
·2017年1月泰安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检测题
·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二单元阶段测试
·爱的生命的乐章---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检
·人生的五彩梦---高中语文必修五单元检测题
·2017年1月泰安市高中二年级语文期末考试题
·《唐诗宋词》第四单元检测题
·《唐诗宋词》第三单元检测题
·《唐诗宋词》第二单元检测题
·《唐诗宋词》第一单元检测题
阅读排行  
·山东省2008年夏季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四单元阶段测试
·2010年高校招生考试语文(山东卷)参考答案
·2010年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全国1卷)
·2010年高校招生考试语文(全国1卷)参考答案
·2010年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山东卷)
·定和是个音乐迷---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
·2008年山东省高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活着---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
·林肯中心的鼓声---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
·看松庵记---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四单元检测题
·高一语文单元检测示范卷(一)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 | 鲁ICP备11027593号| 联系邮箱:llcycy@126.com | 在线QQ:877049710 | Copyright 2025 | 版权所有 3w.llcy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