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集锦 >> 小学试题 | 初中试题 | 高中试题 | 专项练习 | 其它
站内搜索: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试题集锦 >> 高中试题 >> 阅读文章

2016年3月高一语文月考试题鲁教版必修三

来源:七色花学习网 作者:七色花学习网 发布时间:2016-04-01 查看次数:923
 
第Ⅰ卷(36分)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错误最多的一组是( )
A、象笏(hū) 扃牗(yŏng) 央浼(miăn) 先妣(pǐ)
B、逋(pū)慢 日笃(dǔ) 修葺(qì) 渗漉(lù)
C、坍(tān)圮(qǐ) 缧(léi)绁(xiè) 戏谑(xuè) 惺(xīng)忪(sōng)
D、熨(yù)帖(tiè) 栏楯(shǔn) 惨怛(dàn) 隽(jùn)永
2、下列词语中,书写错误最多的一组是( )
A、拔擢 安祥 撒手锏 姗姗可爱 凭心而论
B、喋血 恪守 哺其糟 茕茕孑立 先发治人
C、恶耗 斨灭 吓马威 殒身不恤 桀骜不驯
D、惶恐 祚薄 捂盖子 委屈求全 皇天厚土
3、下列填入横线中的句子最恰当的一组是( )
寂寞未必就是不幸,也可能是一种磨炼,甚至能使人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大凡有成就的人,▁▁▁▁▁▁▁有人了物质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动物生存,而人则生活。
① 往往是最有才华的人,又都是耐得住寂寞的人。 ②不一定是最有才华的人,而往往是耐得住寂寞的人。 ③你要了解生存与生活的不同吗? ④生活与生存这两个概念迥然不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
A、多年来,面对名利和诱惑,著名词作家阎肃一直坚守底线,一片冰心,始终高歌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体现出一名文艺老兵高尚的人格修养。
B、汉字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仍在使用的方块字体系,其象形功能不但便于人们的理解记忆,且衍生出美仑美奂的书法艺术,这是很了不起的。
C、多次饰演伟人形象的著名演员唐国强内心睿智而沉着,既有书生的儒雅又有帝王般的霸气,他的风度令人侧目而视。
D、每一首流传至今的民族歌曲,都蕴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每当这些耳濡目染的旋律在耳际响起,人们便回想起那流逝的岁月。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习近平索契之行创造了中国领导人赴境外出席国际赛事的新纪录,展示了中国高层崭新的形象,强化了俄罗斯民间对中国的友好和亲近。
B、据了解,春节期间,全国发多起较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多是驾驶人无证驾驶、超速、超载等不文明驾驶行为所导致的。
C、卓越与公平是高校招生的核心价值取向,在追求卓越的同时如何兼顾公平,是高校招生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
D、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初推出的为智能手机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或平板快速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故意内惑于郑袖 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C、为楚怀王左徒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D、臣以险衅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7、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明)②“离骚”者,犹离(离去)忧也③人穷(贫穷)则反本④疾痛惨怛(内心悲痛)⑤谗人间(离间)之⑥明道德之广崇(广大崇高)⑦治乱之条贯(条理)⑧举类(事物)迩而见义远⑨不获世之滋垢(污浊)⑩皭(洁白)然泥而不滓者也
A、①②④ B、③⑥⑦ C、②⑤⑩ D、⑧⑨⑩
8、选出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
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②娴于辞令③此不知人之祸也④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⑤父母者,人之本也⑥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A、①④/②/③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④/③⑤/⑥ D、①④/③⑤/②⑥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9---12题。(每小发,共12分)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
【注释】
② 游夏:孔子的学生子游、子夏,品格好,资质高。
③ 烝:淳厚
  ③谯周:人名
9、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父早亡,母何氏醮 醮:改嫁
B、从事白其书司隶 白:禀告
C、任黄皓而丧国 任:任凭
D、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 援:靠山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B、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C、齐桓得管仲而霸 某所,而母立于兹
D、华问其故,对曰 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
11、以下句子中,全部表现李密有才干的一组是
①奉事以孝谨闻 ②周门人方之游夏 ③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 ④有暇则讲学忘疲 ⑤乃迁汉中太守 ⑥数使吴,有才辩
A、②④⑤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①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密从很小就懂得尽孝道。他幼年丧父,母亲何氏再嫁,年仅几岁的李密深切地思念母亲,不能自己民,以至忧思成疾。
B、晋武帝读了李密婉拒朝廷征召的《陈情表》后,赞扬他是个名副其实的真名士,并答应了他的请求。祖母去世后,李密守丧期满,晋武帝再次征如他到洛阳担任太子洗马。
C、李密认为安乐公刘禅是个仅次于齐桓公的君主,理由是刘禅和齐桓公成败的原因是一样的。司空张华对他的这个见解很是信服。
D、借皇上东堂赐宴之机,李密赋诗一首,诗的末章表明了他想回家种田的愿望。晋武帝为此很生气,都官从事见机行事,马上奏请皇上免去李密的官职。
第Ⅱ卷(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和教材中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3分)
(2)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3分)
(3)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4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重阳日再到共城百源故居
邵雍
故国逢佳节,登临但可悲。
山川一梦外,风月十年期。
白发飘新鬓,黄花绕旧篱。
乡人应笑我,昼锦是男儿。
【注】①共城:今河南辉县。邵雍曾在共城居住,故称故居。
②昼锦:衣锦还乡。据《汉书•项籍传》载,秦末项羽入关屠城,有人劝其留居关中。项羽见秦宫已毁,思归江东,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后遂称富贵还乡为“衣锦昼行”,省作“昼锦”。
1.本诗的“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 分)
2.诗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 分)
15、填空。(6分)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李密《陈情表》)
(2)▁▁▁▁▁▁▁,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李密《陈情表》)
(3)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李密《陈情表》)
(4)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司马迁《屈原列传》)
(5)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司马迁《屈原列传》)
(6)▁▁▁▁▁▁▁,举类迩而见义远。(司马迁《屈原列传》)
五、语言运用。(12分)
16、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4分)
在人类文明进程里,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是关键的一步。一般而言,城的发展往往早于市。▁▁▁▁▁▁▁①,城墙、堡垒、护城河构成防御设施,封闭是其主要特征。市的功能主要是流通,交易场所、街道是主要设施,▁▁▁▁▁▁▁②。从城到市的变化,反映了由军事和政治意义的城镇向现代的经济、文化为主的城市的发展走向。
17、概括下面语段的主要信息,不超过18个字。(4分)
最近几年,农村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一是地膜、农药污染。农村大量推广地膜技术,废旧地膜不能及时清除,散落田间,导致白色污染。农民喷施农药后,农药瓶随手乱扔到水沟、机井里,导致水体污染。二是粮食、蔬果污染。现在农村白血病、心血管病等各种疑难病症增加,除了与个人饮食、生活习惯有关外,粮食、蔬菜里化肥、农药残留多也是重要原因。三是养殖污染,农村养殖户日见其多,一些人把畜禽粪便堆放在村口路旁,滋生大量蚊蝇,污染环境。四是焚烧秸秆污染。一到夏、秋收获季节,留在地里的麦茬、玉米秸都被一把火烧掉,浓烟四散,造成大气污染。因此,笔者认为,农村也应像城市一样,加大污染治理力度。
18、从下面的短语中挑选若干短语组成一副对联。要求:上下联各为本字,内容合理,符合对联的特点,不得拆分短语,不得重复使用短语。(4分)
乾坤/有声/万壑/处处/数峰/暮云/无语/立斜阳/月徘徊/松风清/含晚籁
(上联):
(下联):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维也纳的“金戒指”
谢冕
①自从那次访问维也纳,距今已八年多了。我不喜欢写浮光掠影的猎奇式的文字,到过一些地方极少留下笔墨。关于这座城市我竞写了两篇,这已有点例外了,但我似乎依然有话要说,我一直想着那座城市的魅力:它无疑是现代西方文明的结晶,但又古老,而古老中又透出青春之气。这是一座毫无龙钟之态的充盈着活力的历史名都。
②想起维也纳,就想起它保存完好的古建筑,这种对于各种艺术风格充满敬意的维护和修缮,表现出奥地利的坚定和自信。每次想起维也纳,想起它的这种对于自己文化传统的珍惜和尊重,我就会痛苦地想想我们曾经是多么轻率地对待我们自身的丰富,而又是多么浅薄地趋同于流行的时尚。
③我们在地下有那么多的埋藏,在地面又有那么多的堆积,可是,这个古老的民族却往往在自己的拥有面前举止失措。一方面,我们不遗余力地拆毁、捣碎包括古都北京这样经营了几个世纪的庞大城墙,从外城到内城,从巍峨的城门到金碧辉煌的牌楼,无一例外地拆个精光;另一方面,我们又乐此不疲地、兴致勃勃地制造假古董,从西游宫到封神宫,从“狮子楼”到三国城,以及随处都可以营造的连曹雪芹也没有说清在哪里的“大观园”。
④由维也纳的保护旧建筑,联想到维也纳的保护有轨电车,更是让人感慨。游维也纳能够坐上一趟有轨电车,在电车有节奏的行进中,领略沿线“建筑博物馆”如画轴般展开,那真是一次精神和文化上的享受。在奥地利这样发达的欧洲国家,像有轨电车这样陈旧的交通工具怎么会得到保护并生存了下来,这真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而事实却不仅是保存,有轨电车这一种被称为维也纳“金戒指”的内环线,已成为这座城市的骄傲和象征。为此,它吸引了源源不断的客人。
⑤世界上的城市我走的不多,我只知道香港也是保留了有轨电车的一个国际性大都会。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的中心之一,它的交通实现了全面的立体的现代化,但是,就在陆海空风卷电闪的奔驰中,居然保存了有轨电车这个慢吞吞的“老者”。尤为令人惊异的是,有轨电车穿行的竞是香港最繁华的黄金地段,其中包括中环、金钟、湾仔、铜锣湾这些堪称全港最忙碌、最多彩,也是最富有的地区。当双层电车敲打着铃声行进在被称为香港的华尔街的德辅道、金钟道和英皇道摩天大厦的密林中,那种现代与传统的完美融合造出的和谐真让人叹为观止。
⑥在香港居住的一段时间,我有充裕的时间可以游览海洋公园等旅游热点,但我不曾,也不愿,我若有闲暇便去乘坐有轨电车,而且总是登上电车的上层前端,取“古老”的角度看现代文明的丛林疯狂地耸起。香港有轨票价极为低廉,上车投币一元二角,便可乘坐全程,“一元二角”在港人的概念是连几棵小葱都买不到;而“全程”又是什么概念,它意味着你可以从港岛东北端一直乘坐到西南端,行程约七十五分钟,沿途经过的都是香港最热闹的街区,包括蔚蓝色的维多利亚海湾。在香港的日子,我把这种近乎免费的漫游当做最好的休闲活动。
⑦北京原先是有这种电车的。记得五十年代初到北京,有轨电车还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后来就如同反对一切旧物那样,一如既往而又义无反顾地把那路轨刨了,据说,城市因此就变得现代化了,也因此就赶上了发达社会了。而维也纳和香港(肯定还有别的重要的城市)依然保留了那“落后”的有轨电车。北京则是被刨得连一点痕迹都不留了。当然,我们据说也因此告别了“落后”。
⑧近来的心境变得有些“怀旧”起来。由此总是想,要是北京城里如今也还保留着有轨电车,要是这北京城也还保留着城墙和城门楼,我们也花上一元或不到一元的车资,从西直门那高大得让人震撼的门楼下登车,一路打着丁丁当当的铃,摇晃着穿过西四牌楼、西单牌楼,穿过正阳门的箭楼直抵天桥,一路上谈不尽古典的辉煌,看不尽醇厚的悠远,会是何等惊人的风情!
一九九五年十二月三十日于北京
(有删改)
19.简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20.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4分)
(1)我们在地下有那么多的埋藏,在地面又有那么多的堆积,可是,这个古老的民族却往往在自己的拥有面前举止失措。(2分)
(2)我若有闲暇便去乘坐有轨电车,而且总是登上电车的上层前端,取“古老”的角度看现代文明的丛林疯狂地耸起。(2分)
21.文章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请选择其中两处,结合文本具体分析。(4分)
22.作者以“维也纳的‘金戒指’”为题目有什么用意?(6分)
七、作文(60分)
23、请以“虚掩着的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感谢talhz投稿
转载敬请注明“七色花学习网http://3w.7seha.com
您读过此篇文章后的感受是:
0
0
0
0
0
0
0
0
欠扁 支持 很棒 找骂 搞笑 扯淡 不解 吃惊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更新  
·2017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
·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高中语文必修五模块综合测试题
·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四单元阶段测试
·高中语文必修五第四单元检测题
·2017年1月泰安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检测题
·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二单元阶段测试
·爱的生命的乐章---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检
·人生的五彩梦---高中语文必修五单元检测题
·2017年1月泰安市高中二年级语文期末考试题
·《唐诗宋词》第四单元检测题
·《唐诗宋词》第三单元检测题
·《唐诗宋词》第二单元检测题
·《唐诗宋词》第一单元检测题
阅读排行  
·山东省2008年夏季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四单元阶段测试
·2010年高校招生考试语文(山东卷)参考答案
·2010年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全国1卷)
·2010年高校招生考试语文(全国1卷)参考答案
·2010年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山东卷)
·定和是个音乐迷---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
·2008年山东省高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活着---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
·林肯中心的鼓声---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
·看松庵记---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四单元检测题
·高一语文单元检测示范卷(一)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 | 鲁ICP备11027593号| 联系邮箱:llcycy@126.com | 在线QQ:877049710 | Copyright 2025 | 版权所有 3w.llcy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