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集锦 >> 小学试题 | 初中试题 | 高中试题 | 专项练习 | 其它
站内搜索: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试题集锦 >> 高中试题 >> 阅读文章

泰安市2016年高一期末语文试题

来源:七色花学习网 作者:七色花学习网 发布时间:2016-07-09 查看次数:974
 
201607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24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们取道麦努夫运河,这样,我就再也看不到西边支流上美妙的棕榈林了。这条支流毗邻利比亚沙漠,阿拉伯人封锁了支流西岸。出了麦努夫运河我们继续溯流而上。左边是穆格托姆山峰,(甲)________。很快,透过山峰与沙丘之间的空隙,(乙)________;我们离塔尖还有八十里之遥。在以后的近八个小时的航程里,我一直立在甲板上(凝望/凝视)塔群。随着船儿越来越近,塔群显得越来越大,直插云宵。尼罗河变成了一个小海,沙漠与绿州连成一片,棕榈林、无花果林、开罗的圆顶清真寺和宣礼塔历历在目。远处萨卡拉赫的塔群仿佛是硕大无比的水库,尼罗河从中(奔流/奔腾)而出。这一切形成了(一幅/一副)举世无双的壮丽画卷。
1、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或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棕榈(lǚ) 直插云宵 B、溯(sù)流 历历在目
C、毗(bǐ)邻 硕大无比 D、仿佛(fú) 沙漠绿州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凝望 奔流 一副 B、凝视 奔腾 一幅
C、凝望 奔腾 一幅 D、凝视 奔流 一副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右边是利比亚沙漠高耸的山丘 我们看到了金字塔尖
B、利比亚沙漠高耸的山丘在右边 我们看到了金字塔尖
C、右边是利比亚沙漠高耸的山丘 金字塔塔尖近在咫尺
D、利比亚沙漠高耸的山丘在右边 金字塔塔尖近在咫尺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最舒服的莫过于在哪家豪华餐馆里美美地吃上一顿,然后声明自己一穷二白,这样就可以把自己交到警察手中。
B、“陪同”林黛玉走进贾府,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豪华富贵的场景、性格各异的人物,更会为语言大师的精彩描写拍案叫绝,惊诧不已。
C、正是在以“物欲”为核心的传统发展观的驱使下,科技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高峰,人对自然的破坏也发展到无出其右的地步。
D、绵绵青山环抱如屏,万竿翠竹,郁郁葱葱,鸟鸣叶间;一湾清水,碧波荡漾,鱼翔浅底:绝美的景色让我发痴如醉,久久难以释怀。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
A、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分广场陈列、遗骨陈列、史料陈列三大部分绘成,由建筑大师齐康教授设计。
B、网络为教育资源的共享增强了便捷通道和学习乐趣,学生可以登录各类教育网站获取所需资讯。
C、一个人的成就有大有小,水平有高有低,决定这一切的因素可能很多,但最根本的还是学习。
D、“村官”小刘深夜时分才回到宿舍,一进门就看到老王书记和他的朋友“葡萄大王”还在聊天。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是生存?还是毁灭?”莎士比亚的这句名言揭示出一个最基本的哲学命题,那就是人的生存价值是什么。
B、“以前觉得国学都是些高深的学术研究,”一位市民告诉记者说:“听了谢教授的讲座,才发现它能教给我们很多为人处世的方法。”
C、在我的印象里,江南小镇的模样依然停留在戴望舒的诗歌里:油纸伞、雨巷、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等……
D、如果你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那里有两家饭店,一家是麦当劳,另一家是不知名的当地小店(有本地风味的食物),你会到哪一家去吃饭?
7、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王勃,字子安,唐代诗人,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为四杰之首。
B、曹禺,中国杰出的现代话剧剧作家,原名万家宝,是中国现代话剧史上成就最高的剧作家,其代表作品有《雷雨》、《日出》、《茶馆》、《北京人》。
C、欧亨利,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美国现代短篇小说创始人,与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D、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前四史”之一。
8、下列文言句式的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A、①洎牧以谗诛 ②灭六车者六国也
B、①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②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C、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②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D、①为降虏于蛮夷 ②莫不欲求忠以自为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9、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族:灭族
B、杳不知其所之也 杳:深远
C、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辇:车子
D、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弦:弹弦
10、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A、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B、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C、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D、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1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使:①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②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B、之:①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②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C、而:①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②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D、于:①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②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12、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句“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交代了阿房宫的修建背景,并从国家兴亡、朝代更替的视角与高度引出下文的描写和议论。
B、文章第二段写阿房宫里的美人之多和对从六国掠夺来的珍宝的极不珍惜,目的是揭露秦朝统治者荒淫奢靡的生活,为下文的议论埋下伏笔。
C、本文作为一篇具有代表性的赋体文章,综合运用了排比、夸张、对偶、比喻、比较等多种表现手法,从而使语言形象生动,极具表现力。
D、本文借古讽今,提醒唐朝以后的统治者应充分认识到奢侈无度必然导致国亡族灭的道理,表现出了一个正直文人心系天下的高尚情怀。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4分)
三、(24分)
13、翻译下列句子。(10分)
①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5分)

②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5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上
董颖
万顷沧海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
摩挲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
(1) “镜天飞雪一双鸥”历来为人称道,请从修辞的角度加以赏析。(4分)

(2)三、四两句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王羲之在《兰亭集序》国描写集会的环境非常优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茂林修竹,______________,映带左右。”
(2)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表明自己“喝贪泉的水仍觉心境清明,虽处困境却依然保持乐观的情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赞叹刘裕当年北伐时的恢弘气势。
四、语言表达。(12分)
16、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则新闻的主体内容。(不超过20字)(4分)
【英国《泰晤士报》5月30日报道】联合国日前警告说,土耳其与叙利亚的边境可能爆发新的人道主义危机,“伊斯兰国”组织两年来在该地区最大的攻势使16.5万难民被困。该圣战组织27日发动了一次突袭,用7枚自杀式汽车炸弹攻入了阿勒颇以北叛军控制的最后阵地,并包围了马里亚,目前那里的战斗仍在继续。
联合国难民署表示非常担忧被困在日益缩小的叛军地盘的数千人。马里亚医院的医生们呼吁外界提供援助。援助机构警告说,难民面临着绝望的境地,人们对生存感到极度恐慌。联合国方面说:“逃难的平民陷入了交火地带,并且面临着医疗、食物、水和安全方面的挑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列文段中有两处语句空缺,请根据前后文意的连贯性,做出合理的填充。(4分)
我想,教任何功课,(1)____________。假如学生进入这一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而学生所以要学要练,就为要进入这样的境界。给指点,给讲说,却随时准备少指点,少讲说,最后做到不指点,不讲说。这好比牵着孩子的手教他学走路,(2)______________。我想,在这上头,教者可以下好多功夫。
答:(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
18、以下是小张恳请恩师郑先生为自己批改文章的书信的正文,其中有多处词语使用不得体,请找出四处并加以修改。(4分)
郑老师,咱们分别时您送我的礼物,我一直惠存着。多年来也一直谨记您的教诲,坚持写作。今有几处疑问,特致函垂询,并将拙作奉上,望恩师拜读后不吝赐教。您的指导对我的写作有些许帮助,感激之情,无以言表,他日将光临贵府,当面致谢。
答:(1)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心灵的栖息地
肖复兴
①我的孩子小的时候,我常带他去的地方是美术馆。那时候,他很爱画画,许多个星期天,我们都是徜徉在美术馆里。
②北京的美术馆在闹市区中,但走进美术馆,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凉爽了下来,喧嚣被遮挡了,阳光被遮挡了,温柔的光线只能透过天窗细微地折射进来,那情景像是走进浓荫匝地的树林,让你的身心沁透着一种清新凉爽的感觉,仿佛滤就得澄净透明。
③在美术馆里,我和孩子一起看过李可染的牛,吴作人的骆驼,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看过吴昌硕的山,林风眠的花,郑板桥的竹,看过八大山人的傲骨铮铮的莲;也看过伦勃朗的肖像、莫奈的睡莲、米罗点彩的抽象和毕加索夸张的变形……
④走在那里,我们不说话,但心里涌出的话却有很多很多。那些美术大师和那些绘画,都在向我们说着许许多多的话,碰撞在我们的心头,像水流激荡在礁石上,迸溅出湿润的雪浪花。
⑤如今,我的孩子已经长大,他没有学成绘画,但美术并没有离他而去,却是铭刻进他的生活和生命里。那些缤纷美好的色彩永远挥洒在他的眼前,那些绘画所洋溢的生命气息,永远流动在他的心里。我问过他:你后悔吗?他摇摇头:毕竟我是真诚地喜爱过绘画。不见得所有喜爱绘画的人都能会画画,但美术培养了我的素质,让我懂得了一些怎样去欣赏美、珍惜美。
⑥我带孩子进音乐厅听音乐,是很晚的事情,到了孩子读中学的时候。起初,他不大喜欢去,他说他听不大懂那些没有一句歌词的交响乐。到音乐厅去,不如买盘磁带又可听音乐又可看歌词。我对他说,听磁带和到音乐厅听音乐是两回事,这就和看画家的原作,同看画册里复印的画是两回事一样。这就和走进开阔的原野,同走进公园人造景观里是两回事一样。
⑦许多事必须身临其境,人才会明白而变得聪明一点。在这个世界上,人心越来越浮躁,情感越来越粗糙,道德越来越动摇,信仰越来越苍白。是因为我们刚刚经历着从政治时代走进商业时代这样新旧交替的阶段,我们渐渐变得只会低下自己的头看得越来越实际、实惠与实用,而忘记了应该仰起头来看看头顶的蓝天;我们已经折断了自己飞翔的翅膀,而成为只会匍匐在地的爬行动物;我们把音乐在内的一切艺术已经削足适履只适合世俗的口味。
⑧但是,我告诉我的孩子,也告诉我自己:在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染上了功利甚至铜臭色彩,包括艺术在内,只有音乐除外。真正的音乐不靠语言,不靠外在的一切东西,只靠心灵。一切的艺术,只有在音乐的面前,人和音乐一样通体透明。好的音乐,并不在乎你真的能听懂听不懂,而在乎你是否真心去感受;好的音乐,让你的心净化,让你的精神飞翔,让你的眼泪纯净得露珠儿一样晶莹,让你觉得你的周围再物欲横流、再污浊窒息、再庸俗不堪……毕竟还有着美好与神圣的存在。
⑨在越来越繁华热闹的都市里,商厦会越建越多,饭店会越建越多,酒吧和咖啡馆会越建越多……美术馆和音乐厅不会很多。但它们两个是城市的双胞胎,对于一座城市来说的作用是不可取代的。在繁忙之余,在嘈杂之时,在污染之际,在种种诱惑与侵蚀扑面而来包围之中,走进美术馆和音乐厅,会让我们的心稍稍沉静下来、纯净下来,起码暂时得以逃脱和安歇,是同走进商厦、宾馆、饭店、酒吧、咖啡馆里绝对不一样的感觉与感受。
⑩因为常到美术馆和音乐厅这样两个地方去的人,和常到饭店酒吧歌厅洗脚房去的人,和常到银行证券交易所的人,内心深处泛起的涟漪是不一样的。
19、第②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4分)

20、赏析文两处画线语句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4分)
(1)像水流激荡在礁石上,迸溅出湿润的雪浪花。
(2)我们已经折断了自己飞翔的翅膀,而成为只会匍匐在地的爬行动物
21、第⑥段中作者为什么坚持带孩子进音乐厅听音乐?请简要概括其中的原因。(4分)

22、文章的结尾提到三类人,作者为什么认为他们“内心深处泛起的涟漪是不一样的”,谈谈你的认识。(6分)

六、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如果不喜欢,那就去改变它。”
有人说:“即使不喜欢,也要让自己去适应。”
面对不喜欢的事物,你会怎么办?
请根据你的亲身经历和体会,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①必须符合文体要求;②立意自定;③标题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转载敬请注明“七色花学习网http://3w.7seha.com
您读过此篇文章后的感受是:
0
0
0
0
0
0
0
0
欠扁 支持 很棒 找骂 搞笑 扯淡 不解 吃惊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更新  
·2017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
·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高中语文必修五模块综合测试题
·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四单元阶段测试
·高中语文必修五第四单元检测题
·2017年1月泰安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检测题
·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二单元阶段测试
·爱的生命的乐章---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检
·人生的五彩梦---高中语文必修五单元检测题
·2017年1月泰安市高中二年级语文期末考试题
·《唐诗宋词》第四单元检测题
·《唐诗宋词》第三单元检测题
·《唐诗宋词》第二单元检测题
·《唐诗宋词》第一单元检测题
阅读排行  
·山东省2008年夏季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四单元阶段测试
·2010年高校招生考试语文(山东卷)参考答案
·2010年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全国1卷)
·2010年高校招生考试语文(全国1卷)参考答案
·2010年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山东卷)
·定和是个音乐迷---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
·2008年山东省高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活着---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
·林肯中心的鼓声---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
·看松庵记---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四单元检测题
·高一语文单元检测示范卷(一)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 | 鲁ICP备11027593号| 联系邮箱:llcycy@126.com | 在线QQ:877049710 | Copyright 2025 | 版权所有 3w.llcy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