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集锦 >> 小学试题 | 初中试题 | 高中试题 | 专项练习 | 其它
站内搜索: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试题集锦 >> 高中试题 >> 阅读文章

2015年岱岳区高中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来源:七色花学习网 作者:七色花学习网 发布时间:2016-01-24 查看次数:1102
 
第Ⅰ卷(选择题 共39分)
一、(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吮(shǔn)吸 邂逅(hòu) 庇(pì)护 如椽(chuán)之笔
B、旌(jīn)麾 煤屑(xiè) 憎(zēng)恨 卓(zhuó)有成效
C、蛮横(hèng) 熟稔(rěn) 霎(shà)时 含情脉脉(mò)
D、客栈(zhàn) 模(mó)样 累(lěi)及 挈(xié)妇将雏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窈窕 诬蔑 手榴弹 安兵束甲
B、靡烂 禁锢 迫击炮 豁然开朗
C、拮据 点缀 座右铭 浩首穷经
D、警戒 贵胄 战利品 浅尝辄止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________着的一个上简单事实。
②无论国际风云如何________,我国坚持和平共处的五项基本原则不变。
③这些老照片是他用近十年的时间千辛万苦才________到的。
A、掩盖 变幻 搜集 B、掩盖 变换 收集
C、掩饰 变幻 收集 D、掩饰 变换 搜集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侦察人员认为,这两个案件表面看没什么牵扯,实际上却藕断丝连,应做认真分析。
B、在《病榻杂记》中,季羡林郑重其事地请求辞去人们送给他的三个称号-----“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和“国宝”。
C、莫言小时候生活在山东农村,他热爱家乡一草一木,现在他虽然生活在城市了,可是情随事迁,家乡的一切仍让他魂牵梦绕。
D、在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善于虚张声势地把大家的自信心树立起来。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未来10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将有大约40%左右进入蓝领岗位就业,成为知识型工人、知识型农民和知识技能型商业服务人员。
B、为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从现在起到年底,国家大剧院宣布将承办31场精心策划的演出。
C、短期出国游学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正规高端的海外研修平台,使其获得国际一流水准的大学课程体验,并有助于个人素质。
D、专家提醒,家长应尽量避免给孩子购买颜色特别鲜艳的玩具,因为这些玩具可能会诱发孩子血液系统、呼吸系统的疾病。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知道你们是怎样说话的,”我说,“介是只要你们肯开车子就行。”
B、“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出自苏轼的诗送安秀才失解西归。
C、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也不知道。
D、建文(1402年)四年,惠帝的叔父燕王朱棣(dì)起兵攻陷南京,自立为帝。
7、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
B、余嘉其能行古道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C、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D、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 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
8、对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是( )
A、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雷鼓大震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朝济而夕设版焉
D、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邻之厚,君之薄也
9、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卿与子敬、程公便在前发
B、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C、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D、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余船以次俱进
10、下列各句中,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
B、田横,齐之壮士耳 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
C、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亮见权于柴桑
D、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3题。
张飞字益德,涿郡人也,少与关羽俱事先主。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先主从曹公破吕布,随还计,曹公拜飞为中郎将。先主背曹公依袁绍、刘表。表卒,曹公入荆州,先主奔江南。曹公追之,一日一夜,及於当阳之长阪。先主闻曹公卒至,弃妻子走,使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先主既定江南,以飞为宜都太守、征虏将军,封新亭侯,后转在南郡。
先主入益州,还攻刘璋,飞与诸葛亮等溯流而上,分定郡县。至江州,破璋将巴郡太守严颜,生获颜。飞呵颜曰:“大军至,何以不降□敢拒战?”颜答曰:“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飞怒,令左右牵去斫头,颜色不变,曰:“斫头便斫头,何为怒邪!”飞壮而释之,引□宾客。飞所过战克,与先主会于成都。
益州既平,赐诸葛亮、法正、飞及关羽金各五百斤,银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其馀颁赐各有差,以飞领巴西太守。曹公破张鲁,留夏侯渊、张邻守汉川。邻别督诸军下巴西,欲徙其民于汉中,进军宕渠、蒙头、荡石,与飞相拒五十余日。飞率精卒万余人,从他道邀邻军交战,山道迮狭,前后不得相救,飞遂破邻。邻弃马缘山,独与麾下十余人从间道退,引军还南郑,巴土获安。先主为汉中王,拜飞为右将军,假节。章武元年,迁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进封西乡侯,
初,飞雄壮威猛,亚于关羽,魏谋臣程昱等成称羽、飞万人之敌也。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先主常戒之曰:“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飞犹不悛。先主伐吴,飞当率兵万人,自阆中会江州。临发,其帐下将张达、范强杀飞,持其首,顺流而奔孙权。飞营都督表报先主,先主闻飞都督□有表也,曰:“噫!飞死矣。”追谥飞曰桓侯。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先主闻曹公卒至 卒:通:“猝”,突然
B、飞所过战克 克:胜利
C、尽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 恤:忧虑
D、飞犹不悛 悛:悔改
12、填入下列句子“□”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何以不降□敢拒战? 引□宾客 先主闻飞都督□有表也
A、而 以 之 B、乃 为 而 C、而 为 之 D、乃 以 而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飞字益德,涿郡人。年少时和关羽一起追随刘备。关羽年长,张飞像对兄长一样侍奉他。刘备跟着曹操打败吕布,回到许都,曹操封张飞为中郎将。
B、张飞占据水边摧毁桥梁说:“我就是张飞,可以来和我决一死战。”敌人没有一个敢靠近。于是刘备逃过一劫。后来刘备封张飞为宜都太守、征虏将军、新亭侯。
C、张飞呵斥严颜为什么不投降,严颜说我们州只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的将军。张飞让身边的人把严颜拉出去砍头,严颜丝毫不惧。张飞很欣赏,于是放了他。
D、刘备警告张飞不要鞭打士兵之后又让他们在身边。后来张飞营帐的都督上表报告张飞的死讯,刘备看了之后说:“唉张飞死了。”追谥张飞为桓侯。
第Ⅱ卷(共111分)
三、(29分)
14、把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5分)
(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荀子·劝学》)(3分)
(2)披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韩愈《师说》)(5分)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陶渊明《归去来兮辞》)(3分)
(4)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左丘明《烛之武退秦师》)(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2分)
(1)吾尝终日而思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2)_________________,不能十步;_________________;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3)_________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________________,不仁;失其所与,不知;_________________,不武。(左丘明《烛之武退秦师》)
(5)韩愈《师说》中,有关师生关系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1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有人认为结尾一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包含着悲观消极的思想,你是否同意?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述理由。
四、(6分)
17、下面的漫画,内涵深刻、丰富。请拟写一个能揭示其内涵的标题,然后说说理由。要求:标题不超过6个字,不得以“无题”或“写字”为标题),然后说说理由。(4分)

(1)标题:          (1分)
(2)理由:  (3分)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古树·家园
                                梅 洁
    在秦巴山东麓的山涧里,在我奶奶两间土墙草屋的东侧土路边,有一颗巨大的女贞子树。乡下人不叫它女贞子,叫它白蜡树。白蜡树的树径很粗,两三个大男人都环抱不住。白蜡树的树干龟裂着、扭曲着、挺拔着,树身上长了许多馒头大小的树包,像爬着许多静默的龟。奶奶说,那树活了六七百年了,有神灵的。
    每到夏天,白蜡树的阴影比几间房子都大,大人、孩子都喜欢在树下歇凉。我和妹妹,还有舅奶奶的孙子“福哥”,我们总爱在树下玩“抬轿子”“吹叫叫”的游戏。我们把白蜡树的叶子摘下来,卷成一个细筒,放在嘴里一吹,便发出很好听的声音,这是我们童年最好听的音乐;我们还做着各种各样的泥人,用柿树叶为泥人做衣服,然后,把穿着柿叶衣服的小泥人放进白蜡树靠地面的一个很深的洞里,小泥人有家了,扮小泥人爸爸妈妈的福哥和我,这时,便会豁着牙笑个不停。
    我们非常想知道树洞里的秘密,但我们不知那个树洞有多深,我们有些恐惧。我们一天天往树洞里放泥娃娃,也不知我们放了多少“娃娃”在里面。我们只是看见每天有长长一队的红蚂蚁从树洞里爬出来,很大的红蚂蚁,通体鲜红、透亮的红蚂蚁。奶奶严禁我们伤害那些红蚂蚁,奶奶说,白蜡树身上的任何东西都是神灵,都在保佑我们。
    有一天,躺在竹床上的我发现蚊帐顶上卧有一条蛇,一圈一圈,卧成一个漂亮的盘。我吓呆了!母亲搂住我压低声音说:别出声,那大蛇住在屋外的白蜡树上,它是来我们家串门,一会儿就会回去的……
    后来,我们到了上学的年龄。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城里教书的父亲,接母亲和我们弟妹进城了,此后,我再没有回到乡下。
    再后来,就听说那棵白蜡树被砍伐了,它的树干被锯成一截截,拉到土高炉去“大炼钢铁”了。当它的树身被投进火焰时,发出一声声暴烈的巨响,使烧它的人毛骨悚然……
与白蜡树一起被砍伐的还有一棵金冈华栎树。华栎树长在去外婆家的路上,华栎树的年龄比白蜡树还要长,树径比白蜡树还要粗,树上有六七个笸箩大的鸟窝。因树的博大雄奇,人们就以它命名一条山岭,叫“华栎树岭”。不知从哪个朝代开始,“华栎树岭”便成为一个地名,人们在说到一个人家时,总是说:“华栎树岭杨家”或“华栎树岭陈家”等等。
    华栎树被砍伐也是因为“全国大炼钢铁”。人们说,华栎树被砍的时候,几百、几千只鸟在天空盘旋,哀鸣长达几个小时,后来,它们便不知去向……
    这几年,我频频从京城回故乡。每每到乡下看到奶奶当年的土墙草屋(1958年父亲被打成右派、开除公职遣返农村后,父母、弟妹也在这座土墙草屋里住了20年,那时奶奶已去世好几年了),我就倏忽忆念起那棵古老的白蜡树,那婆娑笼盖的树荫、那通体透亮的红蚂蚁、那盘旋的大蛇、那树洞里的泥娃娃、那树底下我和福哥天天吹响的“叫叫”……所有的物什都穿越时空,刹那间来到我的眼前。
    人们告诉我,白蜡树所在的村子原本住着好几百人,而眼下这里已没有几家人了。奶奶那一代、父母那一代都已离世,甚至我们这一代也有许多人走了,连儿时一起吹“叫叫”的福哥也走了好几年了。年轻一些的搬家的搬家,移民的移民,打工的打工,出嫁的出嫁,只剩下六七个老人在这里度最后的时光。
    如今,白蜡树的村子寂寥了,华栎树岭落寞了。
    我总在想,人与树,在千年的岁月里,筚路蓝缕,相依相伴。古树、老井、石碾,原本都是家园的象征,是岁月的符号,是人类精神的所在。那么,是千年古树的消匿让村落一天天在消失吗?
18、本文的题目是“”,从全文来看,古树和家园之间有什么关系?(4分)

19.文中作者回忆的画面充满着温馨与和谐经,请结合文本,说说人与自然的“和谐美”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20 .怎样理解画线句“如今,白蜡树的村子寂寥了,华栎树岭落寞了”的含意。(4分)
                                   
21.文中作者表达了哪些情感?请联系全文加以概括。(6分)

六、(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当代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幼年时曾学艺于书艺高手武岩和尚。和尚答应只供笔墨,空纸五元一张却要从自己这里购买。欧阳家并不富裕,每次只好怀揣母亲咬牙节约的五元钱去练字。可和尚只写一个字,就抽出一张纸让欧阳写。欧阳想,五元钱一张纸一个字,太昂贵了。在这种重压下,他学习格外用功。直到老和尚悄然离去,小欧阳才知道原来老和尚其实一文钱也没有收,他是和母亲一道做戏给自己看的。欧阳先生后来回忆往事,感慨地说:“轻易得来的东西,人们往往不珍惜。”
    生活中我们没有珍惜的东西太多了,也许正是由于得来太容易。请将“珍惜 ”后面的横线填上内容,并以此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
要求:①要写出真情实感。②要采用“夹叙夹议”写作手法。③不得抄袭或套作。

感谢talhz投稿
转载敬请注明“七色花学习网http://3w.7seha.com
您读过此篇文章后的感受是:
0
0
0
0
0
0
0
0
欠扁 支持 很棒 找骂 搞笑 扯淡 不解 吃惊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更新  
·2017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
·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高中语文必修五模块综合测试题
·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四单元阶段测试
·高中语文必修五第四单元检测题
·2017年1月泰安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检测题
·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二单元阶段测试
·爱的生命的乐章---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检
·人生的五彩梦---高中语文必修五单元检测题
·2017年1月泰安市高中二年级语文期末考试题
·《唐诗宋词》第四单元检测题
·《唐诗宋词》第三单元检测题
·《唐诗宋词》第二单元检测题
·《唐诗宋词》第一单元检测题
阅读排行  
·山东省2008年夏季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四单元阶段测试
·2010年高校招生考试语文(山东卷)参考答案
·2010年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全国1卷)
·2010年高校招生考试语文(全国1卷)参考答案
·2010年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山东卷)
·定和是个音乐迷---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
·2008年山东省高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活着---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
·林肯中心的鼓声---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
·看松庵记---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四单元检测题
·高一语文单元检测示范卷(一)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 | 鲁ICP备11027593号| 联系邮箱:llcycy@126.com | 在线QQ:877049710 | Copyright 2025 | 版权所有 3w.llcy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