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集锦 >> 小学试题 | 初中试题 | 高中试题 | 专项练习 | 其它
站内搜索: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试题集锦 >> 高中试题 >> 阅读文章

鲁教版高一必修一第四单元达标测试

来源:七色花学习网 作者:七色花学习网 发布时间:2016-02-25 查看次数:1133

一、 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瑕疵 遐想 狡黠 自顾不暇
B、菱角 棱角 崚嶒 壮志凌云
C、邂逅 污垢 诟病 苟且偷生
D、勋章 陨落 驯服 殒身不恤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渔船 隧道 遮敝 满腹狐疑
B、挟持 疲弊 峰颠 鼎足之形
C、帷幕 包札 干犯 虚实难料
D、仰慕 警戒 坍落 遗之千金
3、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1)战士们的三只小船就奔着东南方向,箭一样飞去,不久就________在中午水面上的烟波里。
(2)我感觉到引擎________了,感觉到他爬上了车子的前座。
(3)女人们到底有些________。过了两天,四个青年妇女聚在水生家里,大家商量。
A、消释 启动 藕断丝连 B、消失 启动 藕断丝连
C、消释 起动 牵肠挂肚 D、消失 起动 牵肠挂肚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不孚众望,公司一定会凭借产品的优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的成绩。
B、某市两家报社相继推出的立体报纸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更多的立体报纸呼之欲出,可能会成为当地报业的一种发展趋势。
C、中国古典家具曾经非常受消费者青睐,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市场上却没有了踪影,而在全球崇古风气盛行的今天,它又渐入佳境了。
D、这位专家的回答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实在没想到这个困扰我两年的问题他却理解的那么轻松。
5、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警方对报案人员称围观者坐视不管表示愤慨。
B、经过艰苦工作,4月19日,邯郸农业银行金库盗窃案犯罪嫌疑人任晓峰在连云港市一出租房内被成功抓获,同时缴获部分赃款。
C、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知识的价值日益显现,人类进入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利益的分成,并已开始向科技工作者身上倾斜。
D、医改方案是否公正,是否公平,是否完善,将直接影响到国人的生活质量,这就需要制订方案时要尽可能地集思广益,要尽可能从不同的方案中选出最优方案。
二、课外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
吴主以太子亮幼少,议所付托,孙峻荐大将军诸葛恪可付大事。吴主嫌恪刚愎自用,峻曰:“当今朝臣之才,无及恪者。”乃召恪于武昌。恪将行,上大将军吕岱戒之曰:“世方多难,子每事必十思。”恪曰:“昔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夫子曰:‘再思可矣。’今君令恪十思,明恪之劣也!”岱无以答,时咸谓之失言。
诸葛恪至丹阳,移书四部属城长吏,令各保其疆界,明立部伍;其从化平民,悉令屯居。乃内诸将,罗兵幽阻,但缮藩篱,不与交锋,俟其谷稼将熟,辄纵兵芟刈,使无遗种。旧谷既尽,新谷不收,平民屯居,略无所入。于是山民饥穷,渐出降首。恪乃复敕下曰:“山民去恶从化,皆当抚慰,徙出外县,不得嫌疑,有所拘执!”臼阳长胡伉得降民周遗;遗旧恶民,困迫暂出,伉缚送诸府。恪以伉违教,遂斩以徇。民闻伉坐执人被戮,知官惟欲出之而已,于是老幼相携而出,岁期人数,皆如本规;恪自领万人,余分给诸将。吴主嘉其功,拜恪威北将军,封都乡侯,徙屯庐江皖口。
虞喜论曰:夫托以天下,至重也;以人臣行主威,至难也。兼二至而管万机,能胜之者鲜矣。吕侯,国之元耆,志度经远,甫以十思戒之,而便以示劣见拒;此元逊之疏,机神不俱者也!若因十思之义,广咨当世之务,闻善速于雷动,从谏急于风移,岂得殒首殿堂,死于凶竖之刃!世人奇其英辩,造次可观,而哂吕侯无对为陋,不思安危终始之虑,是乐春藻之繁华,而忘秋实之甘口也。昔魏人伐蜀,蜀人御之,精严垂发,而费祎方与来敏对棋,意无厌倦。敏以为必能办贼,言其明略内定,貌无忧色也。况长宁以为君子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蜀为蕞尔之国,而方向大敌,所规所图,唯守与战,何可矜己有馀,晏然无戚!斯乃祎性之宽简,不防细微,卒为降人郭循所害,岂非兆见于彼而祸成于此哉!往闻长宁之甄文伟,今睹元逊之逆吕侯,二事体同,皆足以为世鉴也。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再思可矣 再:第二次,文中指两次
B、但缮藩篱 藩篱:屏障,文中指防御工事
C、皆如本规 本规:本来规矩,文中指法令条文
D、造次可观 造次:仓促,文中指仓促之间的应对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吴主以太子亮幼少 恪以伉违教
B、乃召恪于武昌 闻善速于雷动
C、于是老幼相携而出 兼二至而管万机
D、知官惟欲出之而已 今睹元逊之逆吕侯
8. 下列句子中,全都说明诸葛恪“朝臣之才”的一项是( )
①今君令恪十思,明恪之劣也 ②遗旧恶民,困迫暂出,伉缚送诸府 ③老幼相携而出,岁期人数,皆如本规 ④兼二至而管万机,能胜之者鲜矣 ⑤以十思戒之,而便以示劣见拒 ⑥世人奇其英辩,造次可观
A、①②④ B、②⑤⑥ C、③④⑥ D、④⑤⑥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既要接受管理天下大事的托付,又要以大臣的身份行使君主的权威,因此吕岱告诫诸葛恪做每件事都要“十思”,诸葛恪认为他失言,看轻了自己的才能。
B、诸葛恪在丹阳任职时,让所属各自严密防守疆界,却不与山越交兵,而是想方设法安抚教化山民,吴王虽然曾认为他刚愎自用,但是对这些做法还是比较认同的。
C、拒绝吕岱的“十思”告诫是诸葛恪的疏漏,不广泛地征询了解当时社会的事务,不能采纳善言听取谏议,更是错上加错,难免丧身殿堂,死于凶恶小人的刀下。
D、世人注重诸葛恪的仓促之间的应变才能,但不考虑安危,不思虑始终,难以辨识凶兆和灾祸发生的成由,这也是为后世借鉴的地方。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令各保其疆界,明立部伍;其从化平民,悉令屯居。
(2)是乐春藻之繁华,而忘秋实之甘口也。
(3)二事体同,皆足以为世鉴也。

(二)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
第二次冒险
退休教授安道持是个言语不多的人,然而谈及他1944年春的遭遇,就会激动得滔滔不绝,我们也会听得入迷。
那是在大规模反攻的前夜。盟军向德军控制的法国诺曼底地区空投了伞兵,安道持就是其中之一。不幸,他在远离预定地点好几英里的地方着陆。那时候差不多天亮了,那些记熟了的标志,他一个也找不到,也见不到自己的伙伴。
他懂得,必须马上找地方隐蔽起来。在熹微的晨光里,他看见不远处有一个小小的、红色屋顶的人家住宅。他不知道住在里面的人是亲盟国的呢,还是亲德国的,但是,总得碰碰运气。他朝那住宅奔去,一边温习着出发前刚学的几句法语。
听到敲门声,一个年约三十岁的法国妇女——她长得并不漂亮,但是眼光善良而镇定——开了门。她的丈夫和三个幼小的孩子坐在饭桌旁边,惊慌地盯着他。
“我是一个美国兵。”伞兵说,“你们愿意把我藏起来吗?”“赶快,你得赶快!”做丈夫的说着就把美国兵推进壁炉边的一个大碗橱里。
几分钟后,六个德国冲锋队员闯了进来。他们已经看到这个伞兵的降落,这是附近唯一的房子。他们搜查地也很彻底,转眼之间就把这个伞兵从碗橱里拖了出来。
无须履行手续,德国人依照惯例,把女主人的丈夫当场枪毙。女主人和孩子放声大哭起来。如何处置俘虏安道持,德国兵却有一场争议。由于谁也说服不了谁,只好暂时把他推进一间棚屋里,把门闩了。
棚屋后面,有一个小小的窗口,越过田野就是树林。安道持蜷身挤出窗口向树林奔去。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逃跑几乎是没有希望的。他刚跑进树林,就听到周围追兵的叫嚷声。他们有条不紊地搜索着。抓住他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但伞兵没有失望。他一回头又跑进田野,穿过院子。院子里躺着那个被害者的尸体。这个美国兵再次敲响了他们家的门。
女主人很快地走出来。她脸色苍白,泪流满面,笔直地注视着这个美国青年的眼睛。他刚才的到来,使她失去了丈夫,孩子们失去了父亲。
“你愿意把我藏起来吗?”他问。
“当然,快!”她毫不迟疑地把他关回壁炉的碗橱里。
德国冲锋队员再也没有到这户农家搜查。
11.“言语不多”的安道持为什么讲到那回遭遇就“滔滔不绝”?文中对法国夫妇的简短的语言描写,反映了他们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从当时的情况来看,逃跑几乎是没有希望的。”安道持在千钧一发之际从哪些情况判断出“逃跑几乎是没有希望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既然“这是附近唯一的房子”,德国冲锋队员为什么没有再次到这户农家搜查?(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题“第二次冒险”的含义是什么?(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运用
15、下面一则征稿启事六处画线部分中有三处语言表达不当,请找出来并作修改。
激扬文字指点侨乡《蓬江时评》版征稿启事
为把本报《蓬江时评》版打造为江门侨乡建言献策、针砭时弊的思想高地和舆论前沿①,同时建立起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沟通的桥梁,现实心实意地邀请广大读者就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大小话题②,向本报赐稿。稿件要求富有建设性和理性③,长度以不超过1000字左右为宜④。
一个有活力的城市,必是思想活跃的城市,江门要发展,离不开民间智库的添砖加瓦,离不开政府层面的高瞻远瞩⑤。当你的智慧成为江门的建设成果时,你就无愧于“城市公民”的身份!欢迎有识之士赐稿⑥。
投稿方式:769727769、800727(QQ);jmrb@163.com(邮箱)。一经采用,即付稿酬。
本报编辑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请以“沙漏”为开头写一段话,表达你对“沙漏”的理解(不少于5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
1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珍珠
蚌壳城的夜有多长?
不再思量,不再思量,
我已摆脱苦闷与忧伤。
如果被昔日的泪水淹没,
我的生命就不会闪光。
请根据此诗所包含的哲理,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不少于800字。

感谢talhz投稿
转载敬请注明“七色花学习网http://3w.7seha.com
您读过此篇文章后的感受是:
0
0
0
0
0
0
0
0
欠扁 支持 很棒 找骂 搞笑 扯淡 不解 吃惊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更新  
·2017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
·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高中语文必修五模块综合测试题
·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四单元阶段测试
·高中语文必修五第四单元检测题
·2017年1月泰安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检测题
·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二单元阶段测试
·爱的生命的乐章---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检
·人生的五彩梦---高中语文必修五单元检测题
·2017年1月泰安市高中二年级语文期末考试题
·《唐诗宋词》第四单元检测题
·《唐诗宋词》第三单元检测题
·《唐诗宋词》第二单元检测题
·《唐诗宋词》第一单元检测题
阅读排行  
·山东省2008年夏季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四单元阶段测试
·2010年高校招生考试语文(山东卷)参考答案
·2010年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全国1卷)
·2010年高校招生考试语文(全国1卷)参考答案
·2010年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山东卷)
·定和是个音乐迷---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
·2008年山东省高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活着---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
·林肯中心的鼓声---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
·看松庵记---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四单元检测题
·高一语文单元检测示范卷(一)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 | 鲁ICP备11027593号| 联系邮箱:llcycy@126.com | 在线QQ:877049710 | Copyright 2025 | 版权所有 3w.llcy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