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集锦 >> 小学试题 | 初中试题 | 高中试题 | 专项练习 | 其它
站内搜索: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试题集锦 >> 高中试题 >> 阅读文章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题20160425

来源:七色花学习网 作者:七色花学习网 发布时间:2016-08-10 查看次数:965
 
第Ⅰ卷(30分)
一、(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押解(jiè) 熨(yùn)帖 撒(sā)手锏 怀瑾握瑜(yù)
B、枯槁(gāo) 虔(qián)诚 闷(mën)葫芦 呱(gū)呱而泣
C、监(jiàn)生 滂(pāngf)沱 煞(shā)风景 博闻强识(zhì)
D、恫吓(xià) 濡(rú)奍 打擂(lèi)台 前合后偃(yǎn)
2、下列词语中,书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浸渍 桀獒 满腹经伦 水泄不通
B、膜拜 坐落 沸反盈天 雍容大度
C、废弛 遴选 平心而论 委屈求全
D、脉博 喋血 摧枯拉朽 殒身不恤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或熟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A、现在少数媒体放着有重要新闻价值的素材不去挖掘,反倒抓住某些明星的一点逸闻就笔走龙蛇,这种做法真是令人费解。
B、来到公司的第一天,我好像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做,忙得头昏眼花。已经过了下班时间,我一个人还在七手八脚地忙活着。
C、一个远涉重洋、寄身美国、茕茕孑立的中国弱女子,要控告有钱有势的美国地头蛇是何等艰难!
D、真是天有不测风云,这家伙说时来运转就时来运转了,我们这些做朋友的怎能不替他高兴呢!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活动中,我市市容不仅变得更加整洁,更加美丽,而且市民也变得更守规范,更讲文明。
B、市场上有些口罩虽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空气中的粉尘进入呼吸系统的问题,但它本身带有的挥发性气体会对人体产生伤害。
C、钟南山院士认为雾霾是引起肺癌的一大诱因,由此他呼吁国人别再拿雾霾当玩笑,应尽快采取治理措施。
D、以往春运中,总是存在一些旅客担心买不到火车票而见票就买,等到星临出行前才办理退、改签多余车票。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文字,完成5---7题。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可乐也 信:确实 B、感慨系之矣 系:随着
C、终期于尽 期:期望 D、不能喻之于怀 喻:懂得,明白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②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
B、①当其欣于所遇 ②某所而母立于兹
C、①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②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D、①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②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一部分文字,王羲之着眼“死生”二字行文。
B、选文第二段,承上文“乐”字而来,谈“欣”谈“怏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然后急转,谈得意总有尽头,人生总有尽头,从而导出本文正题“死生”二字。
C、转入“死生”这一正题后,作者否定了在当时的士大夫中很有市场的庄子的“一死生”“齐彭殇”的观点,很有积极意义。
D、文章结尾处,作者以旷达的话作结,有无穷的逸趣。
三、(1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王及善,洺州邯郸人。父君愕,有沉谋。高祖入关,率军与君廓偕来,拜君愕大将军,封新兴县公,累迁左武卫将军。从太宗征辽,领左屯营兵,与高丽战驻跸山,死于阵,赠左卫大将军、幽州都督、邢国公,陪葬昭陵。
及善以父死事,授朝散大夫,袭邢国公爵。皇太子弘立,擢及善左奉裕率。太子宴于宫,命宫臣掷倒,及善辞曰;“殿下自有优人,臣苟奉令,非羽翼之美。”太子谢之。高宗闻,赐绢百匹。除右千牛卫将军,帝曰:“以尔忠谨,故擢三品要职。群臣非搜辟,不得至朕所。尔佩大横刀在朕侧,亦知此官贵乎?”病免。召为卫尉卿。垂拱中,历司属卿。山东饥,诏为巡抚赈给使。拜春官尚书。出为秦州都督、益州长史,加光禄大夫,以老病致仕。
神功元年,契丹扰山东,擢魏州刺史,武后劳曰:“逆虏盗边,公虽病,可与妻子行,日三十里,为朕治边,使为屏蔽也。”因延问朝政得失,及善陈治乱所宜,后悦曰:“御寇末也,辅政本也,公不可行。”留拜内史。来俊臣系狱当死,后欲释不诛,及善曰:“俊臣凶狡不道引亡命污戮善良天下疾之。不剿绝元恶,且摇乱胎祸,忧未既也。”后纳之。卢陵王之还,密赞其谋。既为皇太子,又请出外朝,以安群臣。
及善不甚文,而清正自将,临事不可夺,有大臣节。时二张怙宠,每侍宴,无人臣礼,及善数裁抑之,后不悦曰:“卿年高,不宜侍游燕,但检校阁中。”遂乞骸骨,犹不许,改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卒,年八十二,赠益州大都督,谥曰贞,陪葬乾陵。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四十一》有删改)
【注】掷倒:古代杂技的一种,表演时倒行而舞。垂拱:武则天主政时的年号。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子宴于宫 宴:宴会厅 B、除右千牛卫将军 除:拜官授职
C、来俊臣系狱当死 系:被拘禁 D、时二张怙宠 怙:依仗
9、下列对于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俊臣凶狡不道/引亡命/污戮善良/天下疾之。
B、俊臣凶狡/不道引亡命/污戮善良/天下疾之。
C、俊臣凶狡不道/引亡命污/戮善良/天下疾之。
D、俊臣凶狡/不道引亡命污/戮善良/天下疾之。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及善因为父亲为国捐躯的军功被授予朝散大夫,并袭邢国公爵。
B、高宗听说王及善对太子敢于进谏,赐绢百匹。后来又提升他任三品要员,特许他佩带大横刀在身边侍卫。
C、二张由于受武后厚宠,在侍宴时全然没有做臣子的礼节,王及善多次指责他们,武后很生气,但并未罢免他的官职。
D、武则天特别看重王及善,破格提拔他为魏州刺史,王及善奉命前往治理边庭,政绩卓著,因此被升迁为内史。
第Ⅱ卷(非选择题120分)
四、(24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公虽病,可与妻子行,日三十里,为朕治边,使为屏蔽也。
(2)及善不甚文,而清正自将,临事不可夺,有大臣节。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塞 下 曲
戎 昱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爣爣①。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自有卢龙塞②,烟尘飞至今。
[注]①爣爣(qīnqīn):马跑得很快。②卢龙塞:古地名。
(1)请概括首联描写的“塞下”环境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表现女主人公每天都早起晚睡、辛勤劳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对屈原《离骚》的特点做了这样的概括:“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密在《陈情表》的结尾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明自己的忠贞之情。
五、(11分)
14、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5分)
有人说,写文章只该顺其自然,不要在一字一语的小节上太多留意。只要通体看来没有错,即使①________________。如果留意了那些小节,医治了那些小毛病,那就像个规矩人似的,四平八稳,无可非议,然而②________________。文章的活力和生气全仗信笔挥洒,没有拘忌,才能表现出来。你下笔,多所拘忌,就把这些东西赶得一干二净了。③________________,可是不能一概而论。至少学习写作的人不该把这个话作为根据,因而纵容自己,下笔任它马马虎虎。
15、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请根据下面的图示把中秋节的有关情况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0个字。(6分)

六、(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双白老人
于德北
①按算双白老人已经90高龄了,论辈分我应该称他曾祖爷爷。二十年前,他曾到我的家。里来过一次,是给我的祖父看病。他看我祖父的病气太重,就开了一大盆的药给我祖父吃。祖父吃了他的药,气色红润,也不那么剧烈地咳了,减少了许多痛苦。
②双白老人是个中医。他的老家在德惠,却常住在云南的一个小寨子里。说常住,其实也不过是定居地,他的大半生是在行走中度过的。
③他从云南往东北走,三年左右走个来回。从云南到东北,又从东北到云南,往来行医,随吃随住,一日不短,三日不长。偶尔在病人家一住半年的时候也有,却保着人家的性命,救着人家的病痛。
④双白老人吃素,饮食十分清淡。他每日离不开酒,却注意节制,每晚三盅,不多喝,也不少喝,喝时不用劝,不喝了谁劝也没有用。
⑤他一辈子没结过婚,因而没有儿女。他曾对我的祖父说,他想收一个徒弟,把自己的一生所学都教给他。但这个徒弟收得十分考究,十分挑剔,十分严格。由于他的一生云游行医,并没有多少时间认真地坐下来考察一个人,一个可以让他接受的姑娘或小伙子。他曾对我的祖父说:“若能从亲戚中选一个聪慧、好学、本分的孩子也未尝不可。”祖父就向他推荐了我。我那时八九岁的年纪,淘气淘得不得了。双白老人把我叫到祖父床前时,我的整个身心都在航模的最后工艺制作中。所以,当他问我喜不喜欢像他一样当一个中医时,我脱口而出:“不喜欢。”我不知道双白老人为什么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⑥说起来祖父的病,已有三年之久,他得的是肺癌,这与他早年拼命赌博过于劳累有关。祖父初病的时候还恐于死亡,主动调理自己。可当他觉得生命无望的时候,曾固执地回老家独居了一段日子。后来听乡下的堂叔、表哥们说,那是昏天黑地的一段日子,祖父每天沉浸在牌局上,胜多败少,直至累吐了血。双白老人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来到我家的。他脸色红润,双目炯然,一把过胸的胡须如雪样白。圆口布鞋,一袭灰色的褂子。他的牙齿,晶莹剔透,像宝石一样闪闪发光。他和我的祖父同吃同住,并用大盘给祖父配了色彩驳杂的中药,内有蝎子、蜈蚣、白花蛇、蟾蜍、蜘蛛等毒物,令人毛骨悚然。双白老人想尽各种方法让我的祖父服药,每日陪他下棋,散步。双白老人比我家祖父大十余岁,是我祖父的堂叔,但在我看来,祖父要比双白老人苍老很多。双白老人和他在一起,倒像一个晚辈在服侍长辈。
⑦我记得祖父每次服药之后都剧痛难忍,双白老人说那是药毒和病毒厮杀的结果,如果疼痛日减一日,就是说药毒战胜了病毒,祖父的病也会渐渐好起来。
⑧双白老人为我祖父医病,是我亲眼所见癌症可治的病例。看着祖父一天一天爽朗起来的面容,全家人有说不出的高兴……
⑨在一个暴雨如注的夜晚,双白老人接到一封信。他读信时,面色惨白,额头鬓角尽是虚汗。读罢信,他匆匆地整理行囊,对我祖父做了一些简单的交待,就消失在茫茫的雨夜深处。
10如来得突然一样,他走得也如此突然。如果说双白老人不来到我家,如果说他不给我祖父的病带来希望,那么一切都将十分平常而平淡。但他传奇般的离去给我们留下了难以体会的痛苦。我们眼看着祖父日益枯萎下去,而我们却束手元策。这是怎样的煎熬很难为外人所知,难以言这。看着祖父瘦小的身躯平躺在棺材里,这形象是我少年时期不能忘怀的忧伤。
11我很想念双白老人,真的,现在我长大了,我很想对他说:“我想学习中医!”
16、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第二段中,作者写双白老人“大半生是在行走中度过的”,突出他云游行医行踪漂泊不定的职业特点。他根据病人的病情来确定自己的住行,既表现他以病人为重的医德,也突出了他从事中医以救死扶伤为己任的具有神秘感的“老神仙”形象特征。为后面情节做铺垫。
B.最后一句“我想学习中医!”来得迟了一点,给了我们失望。在现代中医备受排斥和漠视的情况下,这篇小小说引起了我们的深思、反省。
C.双白老人想收一个徒弟,祖父向他推荐了“我”,但我想到自己对中医根本不感兴趣,所以拒绝了老人的请求。
D.双白老人开的都是些很普通的药,却治好祖父的肺癌,既表现他的医术高明,在结构上也使小说达到高潮
E.文章最后提到,“我”的祖父去世了多年,“我”已经长大了,才想学习中医。“我”终于体会到中医的价值,想学习和继承了,但却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一一祖父的去世和多年的经历,这过程是痛苦而又曲折漫长的。
17、作者对双白老人的外貌描写十分精当,对其作简要分析。(6分)
18、找出小说结构上的两条线索,并结合文本具体说明。(6分)
19、⑤段说“我”不喜欢当中医,⑩段又说“我想学中医”,前后矛盾。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谈谈你的理由。(6分)
七、(60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古时有孟母三迁、精忠报国等故事,也有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诸葛亮《诫子书》:“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还有古代学人的家训集,如著名的《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等。
今日中国的家庭教育,基本上还是由长辈传授家中的经验、人生的历程给晚辈学习。然而社会变迁速度越来越快,晚辈从长辈训诲中学到的资讯,不见得于今日社会合宜,或需要进一步的转换,这也造成了中国家庭教育的许多问题。
请以“我的家教”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感情真挚,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转载敬请注明“七色花学习网http://3w.7seha.com
您读过此篇文章后的感受是:
0
0
0
0
0
0
0
0
欠扁 支持 很棒 找骂 搞笑 扯淡 不解 吃惊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更新  
·2017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
·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高中语文必修五模块综合测试题
·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四单元阶段测试
·高中语文必修五第四单元检测题
·2017年1月泰安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检测题
·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二单元阶段测试
·爱的生命的乐章---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检
·人生的五彩梦---高中语文必修五单元检测题
·2017年1月泰安市高中二年级语文期末考试题
·《唐诗宋词》第四单元检测题
·《唐诗宋词》第三单元检测题
·《唐诗宋词》第二单元检测题
·《唐诗宋词》第一单元检测题
阅读排行  
·山东省2008年夏季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四单元阶段测试
·2010年高校招生考试语文(山东卷)参考答案
·2010年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全国1卷)
·2010年高校招生考试语文(全国1卷)参考答案
·2010年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山东卷)
·定和是个音乐迷---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
·2008年山东省高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活着---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
·林肯中心的鼓声---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
·看松庵记---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四单元检测题
·高一语文单元检测示范卷(一)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 | 鲁ICP备11027593号| 联系邮箱:llcycy@126.com | 在线QQ:877049710 | Copyright 2025 | 版权所有 3w.llcy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