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B 2、D 3、D 4、D 5、B
6、B
7、(1)我们听任苇叶般的小船在茫茫万顷的江面上自由飘荡。(2)何况我和你在江中和沙洲上打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以麋鹿为友。(3)假如不是为我所有的,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能拿取。
8、C 9、C 10、D 11、A(3分)C(2分)D(1分)
12、①虚实相生(一语双关),既实指离城“六七十公里”“一个僻远的山壑”里的一个小山寨,又虚指这个蛮荒、落后而带有原始色彩的山寨;②引人入胜,用“谷底”修饰“人家”,引起读者的注意和好奇心。
13、①山妹:清纯、美丽、勤劳、天真、快乐,爱唱山歌。②三爸:辛勤种地,疼爱子女,说话细碎、缠绵;爱听山歌,恪守山寨,落后保守。
14、①“怎么也挥不去,驱不散……”这里的省略号表达“山妹”对于前一天听到了“长岭上那排绿色的帐篷”里传来的“轻快,跳跃,委婉,深沉”的流行歌曲,现在仍然萦绕在耳际的那种兴奋、回想、思念的喜爱之情(或“远方的气息,让山妹入迷了”)。
②“踌躇着……”这里的省略,联系全文来看,表达了“山妹”极其矛盾的心理:一是跟随“三爸”守在山寨种田(守住农耕文明),还是像“搭谷者”以及“山寨的后生”那样走出大山(向往现代文明);二是情愿坚守住唱山歌,还是唱那富有时代特色的另“一阕韵律”的歌。15、①以数量论成果容易掩盖存在的问题 ②不能够反映科学发展的真实情况 ③宏观上的数字多寡、增减并没有太多实际意义
16、①看电影、读书成为大学生文化消费的主流。②大学生通过网络和电影院观看电影占九成以上。
17、【写作提示】这则作文材料出自顾晓蕊《更向山水觅知音》,材料中的三句话提供了三个不同的立意方向。第一, “诗意生活”。如材料第一句话所说,“庄周梦蝶”的典故,虽然是一个虚幻的梦境,却体现了人们对诗意生活的向往。由此立意:①梦落江南,守一方冬雪的温情;②梦回江南,盈一袖暗香;③梦飞大草原,和雄鹰比翼;④情迷九寨沟,掬一捧沁透悠然禅意的碧水;⑤给心灵留一片净土;⑥舻有淡然尔雅的人生;等等。第二, “松树”“天人合一”。材料第二句“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这便是‘天人合一’”。中国文化讲的是“人与自然合谐”。可以从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之一谈起,例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西方文化则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等等。第三, “抛开与聆听”。材料第三句“有时我们过于执着一念,烦恼如杂草丛生,不如抛开心中的羁绊,去聆听那自然的清音”。写作中紧紧抓住 “烦恼”“私念”“羁绊”,以及“抛开”“聆听”等关键词,以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为本,组织安排作文题材。①不要被名利所累,让灵魂回归;②生活为贵,名利为轻;③看淡名利,才能不被世俗所累;④专注于自己喜好的事,心无旁骛而乐此不疲;等等。
转载敬请注明“
七色花学习网”
http://3w.7se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