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每小题3分,共12分)
1、C(A、熨yù,瑜yú;B、槁gǎo,闷mèn;吓hè )2、B(A、獒---骜,伦---纶;C、屈---曲;D、博---搏) 3、C (A、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B、七手八脚:形容大家一起动手,人多手杂的样子。D、天有不测风云:比喻人将会遇到什么糟糕情况无法预知。)
4、B(A、语序不当,关联词“不仅”应放在“我市市容”之前。C项“引起”与“诱因”重复。D项成分残缺,应在“车票”后补上“现象”一词。)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5、C(期:期限)
6、D(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A、因:介词,依,随着/连词,于是,就。B、于,介词,对于/介词,在。C、以:介词,因/介词,用。) 7、D(“旷达”“逸趣”等概括都与原文所抒发的情感不符。)
三、(每小题3分,共9分)
8、A (宴:设宴)9、A(俊臣凶狡不道,引亡命,污戮善良,天下疾之。)
10、D(“王及善奉命前往治理边庭,政绩卓著,因此被升迁为内史”,于原文无据。)
第Ⅱ卷(选择题 共120分)
四、(24分)
11、(1)你虽有病,可带妻子儿女出行,一天行三十里,躺着替朕治理边境,使它成为抵御敌人的屏障。(5分,妻子、日、卧、屏蔽,各1分,句意1分)(2)王及善不太懂文辞,但是清廉正直自我保全,遇事不改变志向,有大臣的节操。(5分,文、自将、临、夺,各1分,句意1分)
12、(1)特点:自然环境险恶;军情紧急。作用:为全诗营造了肃杀的氛围,渲染了边塞紧张的战争气氛,为边将的出场勾勒背景。(答“是为边将出场作铺垫”也可)
(2)颈联表现了对战争给边塞将士带来的苦难的同情,尾联表现了对从古至今延绵不断的战争的厌倦,全诗寄寓了诗人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意对即可)
13、(1)夙兴夜寐 靡有朝矣(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举类尔而见义远(3)臣生当陨首 死当结草。
五、(11分)14、①带着些小毛病也没关系。②文章也就缺乏活力,少有生气
。③这个话当然有道理。(5分,答出一处得1分,答出两处得3分,答答出三处得5分.语意相近即可。如有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5、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农历八月十五这天,人们常以吃月饼、赏明月、放天灯等形式,来表达自己期盼“花好月圆人团圆”的美好愿望。(6分)
六、(25分)
1:A E
小题2:“脸色红润,双目炯然”“过胸的胡须如雪样白”“牙齿,晶莹剔透,像宝石一样闪闪发光”等肖像描写写出了老中医有点神秘感又健康俊朗;(3分)“圆口布鞋”“灰色的褂子”,等服饰描写写出了老中医普通平常而又亲切。小说通过精当的外貌描写刻画了出一位有点神秘又显得亲切的老中医形象。(3分)
小题3:小说有三条线索。第一条以双白老人为线索。他是一位普通的中医——是一位有个性的中医——是一位医术高明的中医。(3分)
第二条线索是以“我”的心理发展为线索的。“我”不喜欢中医,但“我”希望双白老人治好祖父的病——“我”亲眼看见双白老人为祖父医治癌症有效果,因此“我”对双白老人寄予很大的期望——双白老人的离去使祖父活不过来,造成“我”的失望,长大后的“我”很想学习中医。(3分)
第三条线索是以祖父为线索。祖父的病重——双白老人为祖父治癌症,祖父一天一天好起来——双白老人因事离开,祖父不能救。(3分)(答出任意两条即可。一条3分
小题4:不同意。(1分)文章⑤段写的是“我”八九岁时的事情,当时“我”年幼无知,整个身心都在航模工艺制作中。当双白老人问“我”喜不喜欢当中医时,“我”根本没考虑,脱口而出:“不喜欢”。(3分)而文章结尾写的是“我”长大后的事情,“我”经历了亲眼看见祖父的病在双白老人医治下好转、双白老人的离去使祖父离开人世的过程。所以长大后的“我”想学习中医,用高明的医术,为人治病。(4分)
【参考译文】
王及善,洺州邯郸人。父王君愕。深沉有智谋。高祖率领义军入定关中的时候,他与王君廓率部万人来降,被拜为大将军,后被封为新兴县公,升迁左武卫将军。王君愕跟随太宗征辽东,兼领左屯营兵马,与高丽战于驻跸山,王君愕冲锋陷阵,力战而死。被赐予左卫大将军、幽州都督、邢国公,陪葬昭陵。
王及善因父死于王事而授朝散大夫,袭爵邢国公。高宗时,调任左奉裕率。太子在宫中宴饮时命宫内大臣倒行而舞,轮到王及善时,他拒绝说:“殿下自有乐官,臣只应当守自己的本职,这倒行而舞不是臣的任务。臣如奉命,恐怕不属对殿下辅佐之事。”太子道歉而让他离开。高宗听到此事后而特加奖慰,赐绢百匹。不久,又授右千牛卫将军,高宗对他说:“朕因为你忠心谨慎,所以授你三品要职。其他人非征召不能到朕的处所,卿佩带大横刀在朕身边,卿知道这个官尊贵吗?”不久,因病免职,后又起用任卫尉卿。垂拱年中(687),王及善任司属卿。当时,山东饥荒,王及善任巡抚赈给使。不久,任春官尚书,调任秦州都督、益州长史,并加授光禄大夫。因年老多病请求告老还乡。后来,契丹作乱,山东不安,又起用他为滑州刺史。武则天对他说:“逆贼侵犯边境,卿虽有病,可以带上妻子儿女每天走三十里,(慢慢地去上任),替朕治理好边境,使它成为抵御敌人的屏障。”趁此时武则天又询问朝廷得失,王及善详细陈述了治乱之宜十余条,武则天说:“那是小事,这才是根本大事,卿不可前去。”于是留在朝廷任内史。
来俊臣犯事被逮捕入狱,被有司判为极刑,武则天想赦免不杀他。王及善奏道:“来俊臣凶残狡猾,不合仁义,带领亡命之徒,诬陷杀戮善良的大臣,天下人都很痛恨他。臣认为如果不除掉首恶,恐动摇朝廷,祸患没有穷尽。”武则天接纳了他的意见。不久,武则天将要立庐陵王为太子,庐陵王回来后,王及善帮助他谋划。等到庐陵王成了太子,王及善又请太子到外朝来抚慰人心,武则天听从这意见。
王及善虽无学术,在职总是以清正自持,临事坚定不改变,有大臣之节。当时,张易之兄弟依仗受宠,每次内宴,都无人臣之礼。王及善多次上奏要制止这种行为,武则天不高兴,对王及善说:“卿已年高,不适宜参与这类游乐,只检校阁中事就可以了。”王及善上疏称病一个多月,武后没有过问。乞请还乡,仍未得到允许。圣历二年(699),拜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不到十天)就去世。享年八十二岁。(废朝三天哀悼,)追赠益州大都督,谥号为贞,陪葬乾陵。
转载敬请注明“
七色花学习网”
http://3w.7se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