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C(guī---jūn) 2、B (A、付---附,C、驰---弛,D、爱---暧) 3、D
4、C(“雪上加霜”比喻一再遭受灾难,损害愈加严重。不用于指坏人。)
5、A(B、语序不当,把“目前”移到“合作”后面。C、搭配不当,可以把“加大”改为“提升”。D、成分残缺,可在句末加“的责任担当”。)
二、
6、B(次:处所,地方。)
7、B(“所”放在动词前,构成名词性“所”字结构,译为“……的人”“……的事物”。A介词,在/介词,从。C、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到达,这里是“得到”的意思。D、用来……的/……的原因。)
8、A(“其”指曲水)
9、B(“感慨于时光易逝,而自己不能建功立业”不正确。)
三、
10、B(访:询问,探访。)
11、A(第一个“于”介词,向;第二个“于”介词,比。B、连词,表转折;C、副词,于是;D、连词,表目的。)
12、A(①有才能;④是想法;⑤志同的人相聚)
13、A(“上王导的小儿子”不当,原文为“从子”,“从小就有很好的声誉”也不恰当,原文是“幼讷于言,人未奇之”。)
四、
14、(1)年幼时不善于说话,人们都不认为他(才能)出众。(2)于是就把女儿嫁给他做妻子。(3)曾经和志趣相同的人在会稽山北的兰亭安闲相聚。
15、示例:
游子思归乡: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
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
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
16、(1)月有阴晴圆缺 千里共婵娟(2)千锤万凿出深山 粉身碎骨浑不怕
五、
17.点题(或“照应题目”)(1分),奠定了全文的热烈、深情的感情基调(2分),给读者以悠远的时间感,引出下文对儿时听蝉的描写(1分)。
18.运用了拟人、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答出两种即可);将小鸡、小猫、小花狗的沉默与蝉的鸣叫形成对比,反衬蝉的热切;整散句结合,富有音韵美。(每点2分)
19.蝉声中包含了潇洒、低回、激越的感情,教我们学会恬淡、勤恳和拙朴地生活,教我们拥有活得爽快、死得坚强的生活态度。(一点1分,两点2分,三点4分。)
20.①对蝉的喜爱与赞美。②赞美勤恳、质朴的农人和淳朴的民风。③对民族性格中的恬淡安乐与坚强抗争的颂扬。④隐含着对故乡和童年生活的思念。(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六、
21、③⑤④②①(3分)
22、示例:给你一块岩石,让你去想象高山的雄伟;给你一片云彩,让你去想象天空的辽阔。
23、(1)经济富裕(物质)。
(2)社会公平(公正)。
(3)良好心态(精神)。
七、作文
24、(略)
转载敬请注明“
七色花学习网”
http://3w.7se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