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集锦 >> 小学试题 | 初中试题 | 高中试题 | 专项练习 | 其它
站内搜索: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试题集锦 >> 其它 >> 阅读文章

“人”字的结构是互相支撑---语言的运用区检测题答案

来源:七色花学习网 作者:七色花学习网 发布时间:2017-03-01 查看次数:870

 
第一单元“人”字的结构是互相支撑
1、A(“中外学者”错。)
2、C(文中没有谈到对汉学的危害,也没有比较两种危害,属于无中生有)
3、C(未然说成已然,国学已经变成了在中国的汉学,汉学也变成了在中国的国学不正确,原文是说如任其发展下去,国学将会变成在中国的汉学)
4.C(初州兵三万,悉取给于度支。侑一岁而赋入自赡其半,二岁而给用悉周,请罢度支给赐。而劝课多方,民吏胥悦,上表请立德政碑。)
5.B(朔还指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6.C(认为应宽大为怀理解有误,原文是说殷侑主张对助逆的王廷凑宽容,而对李同捷则要专力讨伐。)
7.(1)殷侑一直站立着不动,(直到)宣布朝廷的旨意完毕,可汗责备他傲慢,扬言要扣留他而不让他回朝。
[5分;译出大意给2分;宣谕(宣布命令;晓谕)、倨(傲慢)、宣言(扬言,宣扬)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凡是有关朝廷的得失,(殷侑)都加以陈述论奏,(终)因言辞激烈切直,而被调出京城任桂管观察使。
[5分;译出大意给2分;悉(都,全)、以(因,因为)、出(出任,一般指京官外调)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注意:①关键词与大意不重复扣分;②关键词译成近义词也可;③关键词翻译从严,大意翻译从宽。
8、主要运用侧面描写(或从听觉的角度)(1分),通过写诗人听到漏报三更、鼠出犬行等声音(2分),从侧面描写出枕不成眠的情景,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悲凉。(2分)(意思对即可)
9、通过叙写壮年想报国而无门,晚年欲长寿而不得,转而要纵情山水,(3分)表达了诗人的超脱之意和愤激之情。(3分)(意思对即可)
10、(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3)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11、(1)答D给3分,答E给2分,答A给1分,其它不得分。(A、“一只宋代青花瓷瓶”不准确,从文末可知,那只所谓的“宋代青花瓷瓶”只是普通的青花瓷瓶。B、“而真心对麻大娘孝顺起来”错,从全文看,儿女们孝顺麻大娘是建立在那只“宋代青花瓷瓶”上的,并不是真心孝顺。C、“但也算理解娘的做法。特别是麻大最懂娘的心思,抢先要接娘跟他到市里去住”错,从文中儿女的做法来看,他们并没有理解娘的做法,麻大也不是“最懂娘的心思”,只是想抢先讨得娘的欢心而已。)
(2)①没有孝心。麻大娘住的是“昏暗”“走风漏气”的屋子,睡的是“铺着破芦苇的土炕”,靠“每天出去捡垃圾”维持生活,衣服、被褥多年没有人洗;而麻大兄妹有在市里工作的,有在县里工作的,但他们没有去赡养自己的亲娘。(2分)②贪图钱财。一听说自己父亲留下了宝贵的青花瓷瓶,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卖了;母亲丧事刚办完,兄妹们就“迫不及待取出娘珍藏的那个青花瓷瓶,话不过两句,就吵闹起来”。(2分)③虚伪势利。麻大兄妹知道娘手里有只值50万的青花瓷瓶后,竞相孝顺起来,其目的不言龙凤呈祥喻,都想表现自己的孝心,将来能多分遗产。(2分)
(3)①秃顶老头的出现,为小说设置了悬念。(2分)②这一人物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合理地勾连了前后文,使小说的脉络自然合理。(2分)③这一人物起到深化主题、画龙点睛的作用。结尾秃顶老头的话,揭开了青花瓷瓶故事的真相,也点出了应该尽心赡养老人的社会问题,从而突出了小说的主旨。(2分)
(4)示例一:赞同这种做法。这种做法其实是无奈而有效的办法。(2分)①麻大娘早年丧夫,一人孤独地生活,而麻大兄妹对她不闻不问,说明他们没有尽到赡养老人的义务。(2分)②麻大兄妹日子过的都不错,但没有人顾及自己的亲娘,而让娘穿破衣、睡冷炕、捡垃圾,这是丢失了起码的良心。(2分)③秃顶老头用假青花瓷瓶帮麻大娘赢得了儿女的赡养,说明麻大兄妹是贪财的,对待这样无情无义的人,用这种方法让他们表现出孝顺之心,做得对。(2分)
示例二:反对这种做法。这种做法带有欺骗性质,是不可取的。(2分)①儿女不孝,是很公人痛心,但用欺骗的方式取得所谓的“孝顺”,并不能使麻大娘真正地开心。(2分)②用这种方法取得儿女养老成功了,但带有欺骗性质,会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不利于社会的诚信建设。(2分)③这样做会使儿女有被耍的感觉,并不能使他们真正醒悟,达不到教育儿女的目的。(2分)(只要观点正确,理由充分,能自圆其说,即可酌情给分)
12、A(可圈可点:kě quān kě diǎn 文章精彩,值得加以圈点,形容表现好,值得肯定或赞扬;不瘟不火:bù wēn bù huǒ 瘟:戏曲沉闷乏味;火:比喻紧急急促。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荡气回肠: dàng qì huí cháng 荡:动摇;回:回转。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玉成其事: yù chéng qí shì 玉成:成全,内含客气的意思。成全那件事情;瓜田李下: guā tián lǐ xià 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不赞一词: bù zàn yī cí 一句话也不说。)
13、C(A、句式杂糅,“本着……为原则”杂糅。可改为以“以……为原则”或“本着……的原则”。B、搭配不当,“学习”与“素养”搭配不当。D、成分残缺,去掉“由于”或“使得”。)
14、(1)班长,张明的母亲病了,他得陪他母亲去看病,下午的球赛不能参加了,他要我跟你说一声,并要你通知李扬顶他上场,好不好?
(2)李伯伯,今天下午有一场球赛,原是张明上场的,但他母亲病了,他得陪他母亲去看病,不能参加了,他要我通知李扬顶他上场,请您一定转告李扬,务必准时参加,谢谢您!(4分)
15、李阿姨:大明啊,你真辛苦,每天晚上12点多,我们都睡了,你还在练琴呀!
王大明:李阿姨,对不起,我只顾自己准备参加钢琴考级,没有想到影响了你们的休息,我以后一定注意。(4分)
16、本次活动由团委组织,要求服务性社团和文艺性社团参加,服务性社团与环卫工人进行角色换位后召开心得座谈会;文艺性社团在活动期间跟踪摄影、照相,然后组织主题展示。
17、略
参考译文
殷侑,陈郡人。殷侑年幼时,立志努力学习。等到长大成人,通晓经书。贞元末年,凭借精通《五经》科举登第,他精通历代礼制沿革。元和年间,多次升迁后任太常博士。当时回纥请求和亲,朝廷于是命令宗正少卿李孝诚奉命出使宣布朝廷的旨意,让殷侑任副职。到达回纥的朝堂后,可汗起初接待殷侑一行唐朝使者时,摆出了大量手持兵器的士兵,还要唐朝使者向他称臣而且他也不予答拜。殷侑一直站立着不动,(直到)宣布朝廷的旨意完毕,可汗责备他傲慢,扬言要扣留他而不让他回朝。同行的人都很恐惧,殷侑对回纥的使者说:可汗是我们唐朝的女婿,要坐着接受唐朝使臣的礼拜,是可汗失礼,而不是我们使臣傲慢。可汗畏惧他的直言,最终不敢胁迫。后来殷侑升任谏议大夫。凡是有关朝廷的得失,他全都加以陈述论奏,(终)因言辞激烈切直,而被调出京城任桂管观察使。(后又)召入任卫尉卿。文宗即位不久,沧州李同捷叛乱,而王廷凑也帮助叛逆者,打算派兵攻打镇州,(文宗)下诏叫五品以上官员到都省共同商议对策。当时皇上坚决要打败叛贼,宰相不敢有异议,唯独殷侑认为王廷凑在河朔再次叛乱,虽然他依附凶恶之徒,但仍没有明显的表露,朝廷应暂且容忍,专一讨伐李同捷。文宗虽未采纳殷侑的建议,但是还很赞赏他。太和四年,加授他检校工部尚书、沧齐德观察使。当时大的战乱之后,遗弃的尸骸遍野,荒寂没有人烟。殷侑刚到任,只有一座空城而已。殷侑过艰苦的生活,吃清淡的食物,和士卒同劳共苦。一年以后,流民们用襁褓背负婴孩返回。殷侑上表请求借贷耕牛三万头,来提供给流民,于是皇帝下诏度支赐给他绫绢五万匹,用来购买耕牛供给流民。数年之后,这一带人口增长,粮食还有了盈余,人们也都不再逃亡了。当初,这里有州兵三万,全部靠度支供应给养。殷侑治理一年而赋税的收入就能自己供应给养的一半,两年后给养费用全部自给自足,(殷侑)请求度支停止供给。殷侑还多方面鼓励百姓耕地种田,当地的百姓和官吏都很高兴,上表请求为他立德政碑。因功加授检校吏部尚书。六年,殷侑被召入授任刑部尚书,充任郓曹濮观察使。自从元和末年以来,朝廷收复了李师道十二州,又将其分为三个潘镇。因朝廷致力于安抚不驯服的官兵,所以将赋税的收入,全部留在地方用于供养其军队,连一贯钱一尺帛,也不上交朝廷。殷侑认为除军需之外财物有多余,却仍不上交赋税,那就是非法行为,于是上表请求自太和七年起,每年向上交纳两税、榷酒等钱十五万贯、粟米五万石。开成三年(殷侑)去世,(朝廷)追赠他司空的官衔。

转载敬请注明“七色花学习网http://3w.7seha.com
您读过此篇文章后的感受是:
0
0
0
0
0
0
0
0
欠扁 支持 很棒 找骂 搞笑 扯淡 不解 吃惊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更新  
·普通高中同步练习册语文(必修1)飞向太空的
·普通高中同步练习册语文(必修1)包身工答案
·普通高中同步练习册语文(必修1)短新闻两篇
·普通高中同步练习册语文(必修1)记梁任公先
·普通高中同步练习册语文(必修1)小狗包弟答
·普通高中同步练习册语文(必修1)记念刘和珍
·普通高中同步练习册语文(必修1)鸿门宴答案
·普通高中同步练习册语文(必修1)荆轲刺秦王
·普通高中同步练习册语文(必修1)烛之武退秦
·普通高中同步练习册语文(必修1)大堰河---
·普通高中同步练习册语文(必修1)普通高中同
·普通高中同步练习册语文(必修1)沁园春
·舟中对月---诗词鉴赏专项训练答案
·溪上遇雨(二) ----诗词鉴赏专项训练答案
·朝中措(次韵同官约瞻叔兄及杨仲博约赏郡圃
阅读排行  
·岁暮①[唐]杜甫(2010安徽高考试题诗词鉴赏答
·晚秋---2011高考江西卷现代文阅读训练答案
·审丑---现代文阅读训练答案(2011年山东高考
·冷风暖香----语文阅读专项训练答案
·“衣食足”应“知书趣”现代文阅读参考答案
·严冬海猎---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答案
·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倔强的仙人掌(答案)
·心境防割---现代文阅读答案
·小驼羊救孩子----语文阅读专项训练答案
·家有斑鸠----语文阅读专项训练答案
·忆冼星海--现代文阅读理解答案
·《含山店梦觉作》《宿渔家》对比阅读赏析答
·蔷薇几度花(答案)
·漓江情韵----语文阅读专项训练答案
·船之梦---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答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 | 鲁ICP备11027593号| 联系邮箱:llcycy@126.com | 在线QQ:877049710 | Copyright 2025 | 版权所有 3w.llcy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