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集锦 >> 小学试题 | 初中试题 | 高中试题 | 专项练习 | 其它
站内搜索: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试题集锦 >> 其它 >> 阅读文章

史记选读晁错同步练习册答案

来源:七色花学习网 作者:七色花学习网 发布时间:2017-02-22 查看次数:828
 
自主阅读
知识梳理
1、(1)zhǐ (2)cháo (3)biàn(或:pián) (4)ruán (5)jìn
2、①卻,通“隙”,嫌隙,裂隙。②卒,通“猝”,突然。③不,通“否”,没有。
3、(1)奇,意动用法,以……为奇。(2)善,意动用法,以……为善,称赞。(3)衣,名词作动词,穿(着)。
4、(1)古义:文章典籍学问;今义: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2)古义:秦汉时掌管图书的官名;今义:最高学位。(3)古义:利益,好处;今义:方便适宜,便利。(4)古义:遗憾;今义:怨恨。
5、(1)①凭借,介词;②用来……的办法;③把,让,介词;④因为,介词。(2)①写成,动词;②对,介词;③与后面的“所”合起来表示被动,介词;④处理,动词;⑤前一个“为”是介词,替,后一个“为”是动词,认为。
6、(1)状语后置句。(晁错)曾经在轵县张恢先生那里学习申不害和商鞅的刑名学说,与洛阳的宋孟和刘礼同学。(2)定语后置句。(晁错)屡次上书孝文帝,时常谈及削减诸侯势力的事情以及可以修改的法令制度。(3)被动句。计划才开始实施,突然遭到杀戮。
问题导引
1、【提示】①被派往齐向伏生学习《尚书》,他学习回来后上书讲述其所学,得到文帝的赏识;②晁错善于辩论,智谋出众,深得太子宠信,称他为“智囊”;③多次上书孝文帝,探讨削弱诸侯以及更改法令等事宜;④景帝时更改了许多法令制度;⑤挫败了丞相对自己的中伤;⑥向景帝提出削藩之策,在朝廷内外引起极大震动,诸侯以此为借口发动叛乱。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第⑥件事。
2、【提示】①削弱诸侯势力,触动了诸侯的根本利益;②晁错一介书生,将诸侯王对中央政权的危害看得透彻,却没估计到各诸侯王联合反叛会有怎样的后果;③为人过于严肃,又不能容忍别人的过错,一人立于朝廷之上,孤危无援;④只依仗皇上的宠信,有些有恃无恐;⑤其政敌伺机陷害;⑥他的削藩策略还不够成熟。
3、【提示】晁错父亲劝说晁错及劝说无效后自杀的情节,从侧面写出了晁错处境的艰难和危险,烘托了晁错的决心和大义凛然的气概,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4、【提示】晁错研究过《尚书》,深明治国之道,有远见卓识,又受景帝宠幸,所以他力排众议,主张削藩,改革创新,以国家利益为重,虽败犹荣。但作为一个政治家想要改革时弊,获得一个圆满的结局,还需要具备以下素质:①审时度势,准确把握形势,抓准契机;②外圆内方,坚持原则而又灵活处事,团结可以团结的力量;③稳健持重,不要急躁冒进,不要急于求成,而要讲究策略。(各抒己见,自圆其说即可)。
基础达标
1、 A(B项,疾:痛恨;C项,好:喜欢;D项,奇:以……为奇。.)
2、D(A项,都是介词,凭借;B项,都是承接连词,于是;C项,都是介词,趁机;D项,前一句,介词,表被动,被;后一句,介词,替。)
3、B(“卒”通“猝”,突然。)
4、B(都是“亲人”的意思。)
5、B(A项,古义:文章典籍学问;今义: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B项,与现代汉语词意相同。C项,古义:利益,好处;今义:方便适宜,便利。D项,古义:秦汉时掌管图书的官名;今义:最高学位。)
6、A(倾:压倒,超过。)
7、B(A、前一句,所字结构;后一句,地方。B、均为“于是,就”。C、前一句,凭借;后一句,拿,用。D、前一句,况且,而且;后一句,暂且。)
8、(1)我本当先杀了他再报告皇上,却先奏请,被这小子出卖,实在错误。(2)晁错担忧诸侯强大不能控制,所以建议削弱诸侯的封地,以尊崇京师,这是万世的利益。(3)对内堵塞了忠臣之口,对外替诸侯报了仇,我以为陛下不该这样。
9、B;
10、C;和亲政策最早始于汉代;
11、D;“将赤岭作为两国的边界”是金城公主的建议。
12、(1)有僧人把修习佛法作为职业,等到死了的时候尸体不放入棺材,只是把尸体送到近郊用来饲养鸟兽。像这样很多年,当地人称那些地方叫“黄坑”。(但:只是;以:介词,把;以:目的关系的连词,用来;积年:多年;各1分,句意1分)
(2)李暠风度仪容美好严谨,所到之处都被人称赞威严庄重,朝廷称赞他有宰相的声望,多次受封后作为武都县的地方长官,不久拜为太子少傅。(所历:所到之处,名词性短语;见:表被动;伯:地方长官;俄:不久;各1分,句意1分)
13、示例:焦裕禄是为人民拼死拼活谋福祉的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是为信仰无怨无悔作奉献的共产党人的光辉典范,是为祖国艰苦奋斗创新功的那一代人的精神符号。
参考译文
李暠,淮安王神通的玄孙,清河王孝节的孙子。李暠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侍奉母亲非常谨慎。唐睿宗的时候,多次升迁转任卫尉少卿。母亲去世离职,居丧期间因为悲伤过度骨瘦如柴,家人及关系密切的亲属从不曾看见他说笑。开元初年,任汝州刺史,管理严格简朴,州县一派肃然。和他的哥哥李昇、弟弟李晕,感情尤其深厚。李昇等人每个月从东都洛阳来探访李暠,悄悄地往来,州中人都不知道,李暠像这样清廉谨慎。不久任太长少卿,三次升职后任黄门侍郎,兼任太原府尹,同时任太原以北各军节度使。太原过去有个习惯,有僧人把修习佛法作为职业,等到死了的时候尸体不放入棺材,只是把尸体送到近郊用来饲养鸟兽。像这样很多年,当地人称那些地方叫“黄坑”。黄坑旁边有上千条饥饿的狗,它们吃死人的肉,因为伤害小孩及体弱者,远近的人们为此很忧虑,前后官员都不能禁止。等李暠到任后,广泛告诉明了礼法制度,规定时间不准再犯,派兵捕杀群狗,太原旧俗于是得以革除。过了很久,转任太常卿,过了十五日,任工部尚书、东都留守。
开元二十一年正月,皇帝下令说:“继承唐代以来的和亲政策,虽然吐蕃地势偏远;受命出使的人,必然是皇帝的亲信贤明的人。在当时这件事情很重要,礼节要比吐蕃要高,选择出使的人,都是在皇室内部才能杰出的人。工部尚书李暠体态柔和美善,识见意趣严明恰当,作为朝廷大臣的表率,是朝廷的楷模。金城公主已经到吐蕃和亲,大汉王朝不是没有能独自随机应答的人,对远在吐蕃的金城公主十分怀想,怎么能忘记呢,应该派遣使者持节前往吐蕃,准许按照标准规定出使吐蕃。”把公开以使节身份携带的一万匹礼物,私下以臣子觐见的两千匹礼物都用五彩装饰之后派遣出发。等到李暠回到唐王朝,金城公主建议今年九月一日在赤岭设立界碑,确定吐蕃、唐朝边界。设立界碑的时候,皇帝下令张守珪、李行袆与吐蕃使莽布支一同前往观看。不久,吐蕃派遣大臣跟随唐朝使者分别前往剑南和及河西、碛西,告诉边境州县:“两国和好,无相侵掠。”唐朝使者也像这样告诉边境州县。因为李暠出使完成使命,转任吏部尚书。当时吏部的委任文书印鉴与朝廷一般官衙的印鉴相同,使用起来很混杂,难以区分,李暠奏请依准司勋兵部印文例的时候,加上“官告”两个字,到现在依然这样运用。
李暠风度仪容美好严谨,所到之处都被人称赞威严庄重,朝廷称赞他有宰相的声望,多次受封后作为武都县的地方长官,不久拜为太子少傅。因病去世,时年六十多岁,赠益州大都督。
转载敬请注明“七色花学习网http://3w.7seha.com
您读过此篇文章后的感受是:
0
0
0
0
0
0
0
0
欠扁 支持 很棒 找骂 搞笑 扯淡 不解 吃惊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更新  
·普通高中同步练习册语文(必修1)飞向太空的
·普通高中同步练习册语文(必修1)包身工答案
·普通高中同步练习册语文(必修1)短新闻两篇
·普通高中同步练习册语文(必修1)记梁任公先
·普通高中同步练习册语文(必修1)小狗包弟答
·普通高中同步练习册语文(必修1)记念刘和珍
·普通高中同步练习册语文(必修1)鸿门宴答案
·普通高中同步练习册语文(必修1)荆轲刺秦王
·普通高中同步练习册语文(必修1)烛之武退秦
·普通高中同步练习册语文(必修1)大堰河---
·普通高中同步练习册语文(必修1)普通高中同
·普通高中同步练习册语文(必修1)沁园春
·舟中对月---诗词鉴赏专项训练答案
·溪上遇雨(二) ----诗词鉴赏专项训练答案
·朝中措(次韵同官约瞻叔兄及杨仲博约赏郡圃
阅读排行  
·岁暮①[唐]杜甫(2010安徽高考试题诗词鉴赏答
·晚秋---2011高考江西卷现代文阅读训练答案
·审丑---现代文阅读训练答案(2011年山东高考
·冷风暖香----语文阅读专项训练答案
·“衣食足”应“知书趣”现代文阅读参考答案
·严冬海猎---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答案
·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倔强的仙人掌(答案)
·心境防割---现代文阅读答案
·小驼羊救孩子----语文阅读专项训练答案
·家有斑鸠----语文阅读专项训练答案
·忆冼星海--现代文阅读理解答案
·《含山店梦觉作》《宿渔家》对比阅读赏析答
·蔷薇几度花(答案)
·漓江情韵----语文阅读专项训练答案
·船之梦---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答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 | 鲁ICP备11027593号| 联系邮箱:llcycy@126.com | 在线QQ:877049710 | Copyright 2025 | 版权所有 3w.llcy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