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B (擅:独占)
2、C (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A、乃:①副词,于是;②副词,竟,却。B、而:①连词,表修饰关系;②连词,表承接关系。D、焉:①代词,相当于“之”;②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
3、D (A、“看清了虞丘子的真面目”的说法于原文无据,“对他不再信任”说法错误,因为由后文他进荐孙叔敖后,“王以为令尹”可见庄王对他仍然信任。B、推荐孙叔敖只能说明他“进贤”而无法说明他“退不肖”。C、《诗经》中的原有诗句并不是用来评价樊姬的。)
【译文】
樊姬,是楚庄王的夫人。楚庄王登上王位之后,喜欢打猎,樊姬不断规劝楚庄王,可是楚庄王依然喜欢打猎,于是樊姬就不吃禽兽肉。楚庄王改正了过错,处理政事很勤敏。
楚庄王曾经上朝,散朝很晚。樊姬下殿来迎接他,问:“为什么散朝这么晚?也许饥饿疲倦了吧?”楚庄王说:“跟贤人在一起,就不知道饥饿疲倦了。”樊姬问:“大王所说的贤人是谁啊?”楚庄王说:“是虞丘子。”樊姬听了,掩着嘴荚起来。楚庄王问:“你笑什么呢?”樊姬说:“虞丘子算是贤臣了,但不能说是忠臣。”楚庄王问:“为什么这样说呢?”樊姬说:“我伺候大王十一年了,派人到郑国、卫囚寻求贤女献给大王,现在比我贤良的有两人,跟我并列的有七人,我难道不想独占大王的爱宠吗?我听说堂上女子多,就可以用来观察她们的才能,我不能固守私情蒙蔽国事,想让大王多见到一些人,了解别人的才能。我听说虞丘子担任楚国丞相十余年,推荐的不是自己的子弟就是同族的兄弟,没有听说他推荐贤人斥退不贤的人,这样做是蒙蔽国君而堵塞贤人进身的路。知道贤人不推荐,这是不忠;不知道那些人是贤人,这是不智。我笑这些,不也是适宜的吗!”楚庄王听后很高兴。
第二天,楚庄王把樊姬的话告诉丁虞丘子,虞丘子离开座位,不知道怎么回答。于是让出自己的房子,派人去迎接孙叔敖,把他推荐给庄王,楚庄王让孙叔敖担任令尹,治理楚国三年,楚庄王得以成为霸主。楚国史书这样记载:“庄王成为霸主,是樊姬的功劳。” 《诗经》上说:“早晚温文又恭敬,祭神祈福见诚笃。”说的就是这些情况。
颂:樊姬谦让,没有嫉妒。推荐美人,跟自己在一起。非议讽刺虞丘子挡住了贤人进身的路。楚庄王听从她,成就了楚国的霸业。
感谢talhz投稿
转载敬请注明“
七色花学习网”
http://3w.7se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