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 A项,“混”应读hùn B项,“仄”应读zè C项,“譬”应读pì。
2、D A项,“流览”应为“浏览”。B 项,“岐路”应为“歧路”。C项,“厮叫”应为“嘶叫”。
3、C 情趣:指性情志趣或情调趣味;情致:情趣,兴致。幽怨:隐藏在内心的怨恨;幽远:幽深。萧瑟:形容冷落,凄凉;萧索:缺乏生机,不热闹。衰落:事物由兴盛转向没落;衰弱:身体不强健、虚弱或事物不强盛。
4、B 第二个逗号改为分号。
5、C 应用“周而复始”。
6、.①北国的秋叶色彩鲜明、绚烂,光润水鲜,姿态美丽可爱。②北国秋叶自由而安详地离去,有一种深思熟虑的情调和超然的庄严。③北国的秋叶选择生命最美好的时刻告别,这是一种美丽的离去。④美丽的北国秋叶既让我体验到了北国浓浓的秋意,同时它的美丽和种种情味又冲淡了北国秋日的肃杀,使我不为季节的变迁而伤感。
7.感慨大自然正在死亡,并在死亡中求得更生;感慨宇宙永恒的变历。
8.(1)白杨树面对秋天的肃杀,一方面遵从自然的规律,干脆地接受死亡;另一方面,直到落叶飘尽,它也始终保持着绿色,保持着生命的活力。
9.①两篇文章都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热爱之情,但《故都的秋》流露出了孤独冷落与寂寞哀愁的情绪,而《北国秋叶》却借秋叶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对自由的赞美和对奉献精神的礼赞。
②与《故都的秋》喜欢选取清、静、悲凉的景物不同,作者笔下的秋叶充满生机与活力,色彩艳丽,对于离开树枝“表现出深思熟虑的情调和超然的庄严”,与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情感水乳交融。
10、深巷明朝卖杏花 接天莲叶无穷碧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流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11、少年比起老年来,正像是初升旭日之与将落夕阳,白纸一张之与经典一部,骏马飞奔之与老骥稳行,初春秧苗之与金秋硕果。
12、①改为“15名与会者”或“到会的15名团干部”;②在“建设”后加“作贡献”;③删去“当”或改为“在”;④“提高”改为“增强”。
感谢talhz投稿
转载敬请注明“
七色花学习网”
http://3w.7se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