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 “语”,应为告诉。
2、D ①说的话;②字;③读;④说。
3、C ①②均为承接连词,于是;③像;④按照。
4、A 本文涉及苏轼读《汉书》的方法,但主要记载了苏轼对《汉书》的熟练背诵这一奇事。
5、(1)(朱载上)想留下来,但已等候得很疲倦了;想离开,又已经通报过姓名。
(2)两人坐定之后,别的话说完了。
(3)已经亲手抄过三次了。
【译文】
负责农业的官员朱载上曾经到湖北黄冈设署办公,当时苏东坡因为贬谪住在黄冈,但他不认识朱载上。朱载上的朋友有一次在苏东坡面前吟诵朱载上的诗句“官闲无一事,蝴蝶飞上阶”,苏东坡听后吃惊地问:“这诗是什么人写的?”朱载上的朋友就把作者朱载上给苏东坡作了介绍。苏东坡连连称赞激赏,认为这句诗透彻地表达了一种幽静清雅的情趣。几天后,朱载上前去拜见苏东坡,于是两人结为知己。从这以后,朱载上经常获得登门拜见苏东坡的机会。偶然有一天朱载上去拜见苏东坡,到了苏家门口,负责接待拜客的人已经通报了访容的名字,可是苏东坡过了好长一段时间还不出来见客。朱载上想留下来等,对等待见面又感到倦怠;想要离开,可是自己作为访客名字已报了进去。像这样犹豫不决了好长一会儿,苏东坡才出来见客,向朱载上表达了让他久等的愧疚致歉之意,并且解释说:“我刚才要了却一些每天必做的功课,耽搁了知闻有无访客的事。”两人坐了下来,说完了一些别的话题,朱载上问道:“刚才先生说的每天必做的功课是什么呢?”苏东坡回答说:“抄写《汉书》。”朱载上不解地问道:“凭先生的天纵之才,打开书看一遍,能够因此一辈子忘不了,怎么用得着手抄呢?”苏东坡说:“不是这样的,我读《汉书》,到这段时间总共经过三次手抄了。起初时是从每一段史事摘抄三个字作为题签,第二次摘抄二个字,现在第三次摘抄一个字。”朱载上听后起身离开座位问道:“不知道先生摘抄成的书册是怎么样子的,冒昧地希望先生能教导我,可以吗?”苏东坡就让手下的老兵从书桌上拿来一册给朱载上,朱载上看了看,都不能明白其中的意思。苏东坡说:“你可以试着枚举题签中的一个字。”朱载上像苏东坡所说的那样做了,苏东坡应和着他说的那个字,把与那个字有关的《汉书》中几百个字的记述背诵了出来,没有一个字的差错或遗漏,凡是后来几次随意挑选的字,他都能像前面这样子把相关章节背诵出来。朱载上叹服了好长时间,说:“先生您真是有被贬谪的神仙的才份啊。”过了几天,朱载上把这件事说给自己的儿子朱新仲听,并且说:“ 东坡先生尚且像这样地用功,我们这样的中等天赋的人,难道能不勤奋读书吗!”朱新仲曾经用这件事来教育他的儿子朱辂。以上这些记载都是据我的叔父陈旸说的。
感谢talhz投稿
转载敬请注明“
七色花学习网”
http://3w.7se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