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 B、C、D三项皆为代词;A项为表推测语气的副词,大概。
2、A ①⑥意为“以……为师”;②⑤意为“学习”;③④意为“从师”。
3、C ①中“惑”是名词,疑惑;②中“惑”是形容词,糊涂;③中“所以”是表示“……的原因”,④中“所以”是表示“用来……的”。
4、C A项,众人:古义:一般人;今义:许多人。B项,小学:古义:小的方面;今义:教育初始阶段。D项,不必:古义:不一定;今义:没有必要。
5、D D项和例句都是宾语前置句。
6、(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具之所存,师之所存也。(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7、(1)(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不通晓句读的向老师学习,有疑惑的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有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2)喜好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
8、(1)为人师表诲而不倦
(2)韶华不为少年留
9、(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感谢talhz投稿
转载敬请注明“
七色花学习网”
http://3w.7se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