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试题 >> 语文
站内搜索: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试题集锦 >> 初中试题 >> 语文 >> 阅读文章

2011年泰山区初中生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

来源:语文学习网 作者:语文学习网 发布时间:2011-06-02 查看次数:3033

说明:1.试题分为IlI卷,分值120分。

    2.把试题答案全部答在答题纸上。

1

一、基础知识(50)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倒坍(tān)    甲胄(zhòu)    断壁残垣(yuán) 奄奄一息(yǎn)

    B.黝黑(yǒu)    馈赠(kuì)    忧心忡忡(chóng) 一坏黄土(bēi)

    C.狡黠(xié)    憧憬(chōng)    妇孺皆知(rǔ)  风雪载途(zài)

    D.慰藉(jí)     桑梓(zǐ)       呱呱坠地(guā)  根深蒂固(d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韵一项是。

    A.旁鹜    趋之若骛    消逝    消声匿迹

    B.慰籍    一片狼藉    符合    随声附合

    C.荒僻    惊慌失措    重叠    险象迭生

    D.隐蔽    遮天敝日    臂膀    断壁残垣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

    B.暗淡的人间,茫茫的世路,就丢下我踽踽独行。

    C.体育测试时,李明考试成绩优秀,无独有偶,王新也获得了优秀。

    D.有的学生无视学校金科玉律,迷恋网上游戏聊天.实在令人担忧。

4.对下列各句中画线词语的感情色彩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的卖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婉转的    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

  ②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

  ③袁隆平气度不凡地提出了一个世界性的大课题一一杂交水稻。

  ④今天发生的事故不只是一次损失七名字航员的悲剧.而是美国整个太空计划的重大挫折。

A。①褒义    ②中性    ③中性    ④贬义

B.①褒义    ②贬义    ③褒义    ④中性

C、①贬义    ②贬义    ③褒义    ①中性   

D.①中性    ②中性    ③中性    ④贬义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小说家应尽可能把人物对话写得流利自然,生动活泼,____不能完全像实际说  话。____讲故事或作报告,____又决不能像日常说话那样支离破碎,____不写稿子,____应像一篇文章。   

    A.虽然      即使      B.尽管  可是    虽然 但

    B.尽管      虽然      D.虽然  相反    即使 

6.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日本地震发生后,中国人民无时无刻不关注着抗震救灾的进展情况。

    B.天渐渐转暗.墨似的乌云和倾盆大雨顿时从空中倾泻下来。

    C.因为我从小生活在泰安.所以石敢当的传说对我一点儿也不陌生。

    D.当奥运圣火在泰安传递时,让我们看到了无数感人的画面。

7.在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恰当的语句,正确的一项是

    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让我们学做荷花的事业吧,____;让我们学做莲叶的事业吧,____;让我们学做莲子的事业吧,____,让我们学做藕的事业吧,____。

  ①把寂寞留给自己    ②把芬芳献给他人

  ③以苦心孕育未来    ④以宽阔拥抱生活

    A.②①④③    B.①④③②    C.③②④①    D.②④③①

8。选出语言得体的一项是

    A.多年不见的老乡捎来了家乡的板栗.我推辞不了,最后只好笑纳了。

    B.尽管只是绵薄之力,但他费了很大的劲,我们应该感谢。

    C.我因临时有急事要办,不能光临贵校座谈会,深表歉意。

    D.这种陈词滥调的报告恐怕是没有人愿意恭听的。

9.下列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龚自珍观察落花飘零,想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②这些例子都说明了思考支配语言,语言表现观察。

③施耐庵在《水浒传》中三次写虎,为什么写得那么精彩呢?

④林黛玉观察落花飘零想到自己凄凉的身世,写出了《葬花词》。

⑥据说,施耐庵为了写出虎的细微特征.不仅翻山越岭,访问猎户,还亲自跑到深山老林里,观察老虑。  

    A.③⑤①④②    B、①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①②     D.⑤①③④②

10.下列句子使用标点符号有错误的一项是

    A.“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昵。”

    B.我平时叫她“阿妈”,连“长”字也不带;但到憎恶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

    C.“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他惊讶地叫道。

    D.哪一种办法省时间,我们能一眼看出第一种办法好,后两种办法都“窝了工”。

11.下面一段文字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选出完全正确的一项。

    古诗人形容泰山,说泰山“岩岩”,注解人告诉你,岩岩,积石貌。的确这样,山顶越发给你这种感觉。有的石头像莲花瓣,有的像大象头,有的像老人,有的像卧虎,有的错落成桥,有的兀立如柱,有的侧身探海,有的怒目相向。

  A.比喻,排比,对偶    B.比喻,排比,拟人

  c.比喻,排比,借代    D.比喻,反复,夸张

12.下面表述的课文相关内容,有错误的一项是

    A.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背影》一文,是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里第一次从正面刻画父亲形象的散文。

    B.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描写童年生活的散文,从标题可以看出文章    主要是写童年玩乐和读书的生活情景。

    C。毛泽东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一则新闻。阅读新闻,要注意新闻的六要素(即记叙六要素)一一时间、地点、人物、标题、导语和主体。

    D.莫泊桑.法国十九世纪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代短篇小说巨匠。《我的叔叔于勒》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伦理道德和价值取向。

13.下面对文学名著的点评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格列佛辩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虚构的情节和幻想的手法.揭露批判了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与罪恶。

    B.《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造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这部小    说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生活状况。

    C.《鲁滨逊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逊热衷于航海,性格坚毅。他在小人国、大人国历险    多年、吃尽千辛万苦,终于得到了可观的财富。

    D,《水游》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在“义”一这一点上却是共同的。晁盖劫取生辰纲是。“义”,宋江私放晁盖是“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也是“义”。

14.请选出下联中最好的一句,上联是“月送花香浮小院”。   

A.绿叶红花映山前               B.风摇竹影到幽斋

C、梦随春风到天明               D.风吹萤火到满园

15.学生刘鹏对长跑缺乏信心,老师用一句话鼓励他。下列不贴切的一项是

    A.只有不快的斧,没有劈不开的柴。    B,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C.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D.不怕慢,只怕站。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20题。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威,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公输盘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干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盘曰:“诺。”

16.下列说法锗误的一项是

    A.《墨子》一书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

    B.墨子:名翟.是春秋战国之际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C.先秦请子散文产生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主要的著作有《论语》《孟子》《墨    予》《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

    D.墨子的学说思想主要是兼爱非攻。

17.下面加点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公输盘不说:说话。

  B.知而不争,不可谓忠:谏诤,劝阻。   

  C.然胡不已乎:但是。

  D.胡不见我于王:引见。   

1 8.下面翻译句子有错误的一项是

    A.夫子何命焉为?    译文:先生您有什么见教呢?

    B.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译文:北方有一个侮蜉我的人.希望依靠您去杀了他。

    C.请献十金。    译文:请允许我献给你十金。

  D.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译文:您讲义气不杀一人却要杀众多的人。不能算是明白事理。

  19.墨子用激将法让公输盘说出“吾义固不杀人”,此句与下文中哪句话形成鲜明对比,从而使公输盘陷入自相矛盾之中,最终折服,放弃的错误行为。

    A.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 

    B.宋无罪而攻之  

    C.知而不争,争而不得   

    D.义不杀少而杀众

20.对课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墨子说理时直来直往,慷慨陈词,引对方进入自己的话题,从而批驳对方,达到了义正言辞的地步。

    B.课文记叙了墨子劝阻楚国进攻宋国的故事,生动地表现了墨子为了实现自己的主    张所进行的艰苦实践和顽强斗争的精神。

    C.墨子连用三个“不可谓”,从多方面揭露对方“义不杀少而杀众”的矛盾和“义”的虚伪性,从而使其无从辩解,只得折服。

    D.《公输》一文记叙了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当时,墨予听到楚国要攻打宋国的消息,    “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阻止了这场战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5题。   

    ①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②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③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④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盼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葳火焰的火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⑤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⑥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21.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从对南北两处的雪的描写来看,作者更为欣赏“江南的雪”。

    B.雪罗汉是江南的雪天中最值得珍藏的记忆,对塑罗汉的生动描写融进了作者对于    南方冬天的美好回忆。

    C.《雪》是鲁迅小说集《野草》中最为明朗的一篇。它的景物描写细致生动,用词准确。

    D.北方的雪似乎也有点儿振臀一呼却应者寥寥的寂寞,正是这种寂寞,作者更为欣赏“江南的雪”。   

22.对文章第②、③两段孩子们塑雪罗汉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写塑雪罗汉是孩子们快乐的游戏,突出江南的雪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

    B.“洁白”明艳”闪闪地生光”这些词语既以孩子的视角在观察雪,又融入了作者对江南雪的美好回忆。

  C.写雪罗汉,“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突出了江南雪“滋润美艳之至”的    特点以及江南雪景的生机盎然柔媚多姿。

    D.写雪罗汉,晴天消释“他”的皮肤,寒夜使“他”结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是为突出江南的雪又具有一种朦胧之美。

23.理解“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错误的一项是

    A。北方雪的特质之一是孤独,在这里还表现为死掉的雨的意思。

    B.北方的雪完成升华是与死亡联系在一起的,正是它的不屈和献身,让它成为雨的精魂——坚强和不屈的精魂。 

    C.北方的雪是孤独的,死掉的,而南方的雪平和恬静,所以作者更喜欢温润、宁静。

    D.作者用肯定的语气。赞扬了朔方飞雪追求自由的精神,同时对它的不幸寄予深切的同情,赞扬朔方的飞雪是雨的灵魂。

24.本文运用哪种表现手法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A.叙议结合    B.托物言志    C.象征手法    D.对比方法

25.下面都是作者所写的诗句,最能体现“朔方的雪”精神的一项是

  A.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B.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C.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D、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第Ⅱ卷

二、默写与运用(6)

()古诗文默写。(4)

 26.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27.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

28.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通过工整对仗表现洞庭湖壮观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当人们看到陈旧的事物日趋没落,新生的事物逐渐兴起时,自然而然地就会想起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包含着新陈代谢规律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你的理解仿写句子,话题自选如幸福、友谊、亲情等。(2)

30.适应是什么?适应是泰山悬崖上迎风劲舞的青松,是寒冬腊月里傲雪盛开的腊梅,是电闪雷鸣中高傲飞翔的海燕。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14)

    打造心灵的韧度

        刘福奎

    ①有则故事耐人寻味。一个失意的年轻人寻找成功的秘诀,哲人递给他一颗花生说:“用力挂捏它。”年轻人用力一捏,花生壳碎了,剩下了花生仁。哲人又让他用力搓搓,结果,红红的皮也被搓掉了,只留下了白白的果实。哲人再让他用力捏捏,年轻人迷惑不解,但还是照做了。可是,他怎么也捏不碎这花生仁。哲人语重心长地说:“虽然屡受打击与磨难,失去了很多东西,但始终都要有一颗坚强不屈的心,这样才会有美梦成真的希望啊!

    (A)其实每一个成功人士被磨砺“成型”的过程,大都并非坦途。(B)诸如职场失手、竞争败北、工作出错、进步受阻等等不顺心的事,会随时随地出现。(C)这恐怕是每个成功人士都经历过的,也是任何一个人成长道路上都可能遇到的。(D)不幸和挫折如同一块磨刀石。它可以磨掉人不够成熟、不够坚强的部分.去掉人的娇气和骄气,打造心灵的韧度,促使人更踏实、更坚定地前进。(E)如果不能用客观的眼光看待挫折和失败.稍遇不顺就自怨自艾甚至自暴自弃,就等于主动放弃了砥砺自己的机会,也放弃了进步的可能。

    ③其实艰苦的环境不一定就是人生的不幸,相反还会成为磨砺人生的砥石.它可以培养坚强的品质、意志和毅力,就像燧石只有在捶击下才能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罗曼·罗兰说:“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其实任何艰苦都只是相对的,如果能在艰苦面前无所畏惧、知难而上,努力打造心灵的韧度,就能从艰苦奋斗中享受最大的乐趣。

    ④“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只有经历了不幸、挫折、失败和痛苦的磨砺,真正打造了心灵的韧度,把不幸的命运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在生活中做到宠辱不惊,镇定白若。在面对突发情况时临危不惧,冷静处之,就能使自己始终不偏不倚、不疾不徐地朝着目标前行。

    ⑤人不怕痛苦,就怕丢掉坚强;人不怕磨难,就怕放弃希望。要想在人生的道路上有所建树,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为自己打造一颗坚强的心,勇于在艰难困苦中磨砺斗志,走好自己人生路上的每一步。

31.阅读全文,请写出文章的中心论点。(2)

  答:

32.请分析文章开头引述故事的作用。(3)

  答:   

33.文章第②段中有一句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请写出该句的序号并说说它的好处。(3)

答:

34,请针对文中罗曼·罗兰的观点,列举一个名人的事例,并作简要分析。(3)

  答:

3S。读了本文,你有怎样的启示。(3)

  答:.

四、写作(50)

36.我们在懵懂中走过了幼年,我们在无忧无虑中走过了童年.我们在热情的梦幻中走过了少年,而现在,我们在初中的拼搏中走到了今天。在过去的初中时光里,我们一路欢唱,一路拼搏,一路欣喜,一路感受,一路阳光……在我们稚嫩的记忆里,我们收获了无数美好的时光。那么,就用你的笔,记录或感慨这一路上美好的点点滴.让它们,成为我们心中最永恒的记忆。

    请以“记忆留住美好”为题写一篇文章,自选角度,自定文体,不少于600字。

转载敬请注明“七色花学习网http://3w.7seha.com
您读过此篇文章后的感受是:
0
0
0
0
0
0
0
0
欠扁 支持 很棒 找骂 搞笑 扯淡 不解 吃惊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更新  
·《窦娥冤》教学案
·泰安市 二0一一年初中学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
·泰安市2015初中学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
·泰安市2015初中学生学业考试语文答案
·2015年4月初中学生学业考试语文模拟题
·2015年一月岱岳区九年级语文期末考试题
·散步•同步练习
·2014年九年级语文(上)第六单元检测题答案
·泰安市二0一四年初中学生学业模拟考试语文试
·泰安市二0一四年初中学生学业模拟考试语文试
·2013年11月岱岳区八年级语文期中测试题
·2013年岱岳区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12年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题(201211)
·七年级周周清语文试题
·2012年初中招生语文试题
阅读排行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检测题答案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检测题答案
·2011年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题
·2013年岱岳区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11年八年级上学期期终考试语文练习题参考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中测试题答案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题答案
·2011年九年级上学期学期期终考试语文参考答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答案
·2009—2010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
·2011年泰山区初中生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
·2011年岱岳区毕业年级语文练习题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检测题答案
·2010—2011学年上学期七年级语文抽考试题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答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 | 鲁ICP备11027593号| 联系邮箱:llcycy@126.com | 在线QQ:877049710 | Copyright 2025 | 版权所有 3w.llcy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