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专区 >> 文学常识 | 节日由来 | 神话传说 | 历史人物 | 其它
站内搜索: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资料专区 >> 其它 >> 阅读文章

“由长音阶(大音阶)变成短音阶(小音阶)了”是什么意思

来源:网络 作者: 发布时间:2010-05-04 查看次数:2523

    人教社七年级下册第18课《竹影》一文中,有一句话比较难懂,就是:“院子里的光景已由暖色变成寒色,由长音阶(大音阶)变成短音阶(小音阶)了。”文中写到,此时,院子里落日的红光慢慢地沉下去,月亮在竹叶间放出清光来。所以作者把院子里的光景说成是暖色变成寒色,这是比较容易理解的。绘画中色彩有冷暖色调之分。暖色调是指红、橙、黄、紫红、咖啡色等,这些色彩给人以热情、奔放、温暖的感觉,。冷色调主要包括青、蓝、绿、蓝紫等色彩,这些色彩给人以冷静、文雅、稳重之感。这里的落日红光就是暖色,而月亮的清光便是冷色(寒色)了。

    而比较难理解的是“长音阶变成短音阶了”这一点。说比较难,那是因为许多老师对暖色调和冷色调多少有一些了解,但对长音阶和短音阶就所知甚少了。要理解音阶,首先要从调式说起。什么是调式呢,就是众多的的音,有一个是主音,其它的根据这个主音按一定音程关系,排列起来,这样一个体系叫做调式。调式的种类繁多,不仅仅是构成调式的音的关系不同,连数目也有区别,主要有世界各国遍用的大调式、小调式和我国的中国调式。

    大调式的简称叫做“大调”,也叫“长调”“长音阶”或“大音阶”。大调是由七个音构成的,它的主音与第三级音之间的关系是大三度关系,它的稳定音构成一个大三和弦,这就是大调式,大调式的色彩是明朗的和辉煌的,很开。用大调谱的曲子,旋律常显得庄严、肃穆、雄壮的特点,也可表现快乐、明朗、安详的情绪。如舒伯特著名的《军队进行曲》就是大调形式写的。

    小调式简称叫做“小调”,“短调”“短音阶”或“小音阶”,同样也是由七个音来构成的。小调的主音与Ⅲ级音之间的关系是小三度,因此小调的调性有一种柔和的感觉并带一些暗淡的色彩。小调谱曲,适合于表达悲哀、忧郁、思恋或怀念的感情。如夜曲,表达爱情的乐曲和哀乐,常用小调来写。

正因为“长音阶”常用来表现明亮、欢快的调子,“短音阶”常用来表现暗淡、忧郁、清冷的调子。所以在这里形容从“暖色”到“寒色”的光的变化,即由落日的红光到清冷的月光的变化是非常妥帖的。

从音乐的角度讲,“长音阶”常用来表现明亮、欢快的调子,“短音阶”常用来表现暗淡、忧郁、清冷的调子。这样形容正符合“暖色”到“寒色”的光的变化,即由阳光到月光。而“光景”本应该是视觉感知的,“长音阶、短音阶”是听觉感知的,这里用了“通感”的手法,也就是把诉诸视觉的东西写成听觉感知,意境很美。上学期学习《紫藤萝瀑布》一文时,我们曾研讨过类似的一句,即“……紫色的味道”,想起来了吗?
    文中的这句话,正是丰子恺作为一个音乐美术教育家的风格体现。

转载敬请注明“七色花学习网http://3w.7seha.com
您读过此篇文章后的感受是:
0
0
0
0
0
0
0
0
欠扁 支持 很棒 找骂 搞笑 扯淡 不解 吃惊
上一篇:西湖三杰
下一篇:皮影戏的来历
相关文章
·结婚仪式发言词(父亲) 2010-04-18 16:31:59
·结婚仪式之证婚词 2010-04-18 16:30:41
·结婚仪式新郎发言词 2010-04-18 16:29:09
·婚礼庆典主持人用语 2010-04-18 16:26:07
·新婚庆典主持人用语 2010-04-18 16:24:57
·新婚时的来宾致词 2010-04-18 16:23:57
·二桃杀三士 2010-09-08 15:19:05
·婚礼祝词(新娘单位领导) 2010-04-18 16:22:03
文章评论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更新  
·2018自主招生个人陈述范文(一)
·2018自主招生个人陈述范文(二)
·2018自主招生个人陈述范文(三)
·甘站三尺讲台 愿做“四有”教师
·房屋买卖合同
·My favourite season Read and write 观课报
·《张衡传》观课报告
·2017高考考试大纲文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
·个人房屋租赁合同实用版
·治疗前列腺癌药方
·继续教育补考答案
·教师文明礼仪网上测试题及答案
·《望月怀远》赏析
·继续教育学分考试题补考答案
·教师个人年终总结
阅读排行  
·XX年元旦联欢会开场词
·鲁迅笔下的“长妈妈”
·《金壶丹书》翻译及主旨
·精彩顶真对联
·与诸葛亮有关的诗词
·初一新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古诗名句中描写日(或带日字)的句子
·古诗名句中描写冬(或带冬字)的句子
·古诗名句中描写月(或带月字)的句子
·古诗名句中描写“雪”(或带“雪”字)的句子
·“年”的别称
·情绪影响健康的谚语或俗语
·修辞中的顶真及作用
·朱自清《匆匆》教学设计(A、B案)
·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听课心得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 | 鲁ICP备11027593号| 联系邮箱:llcycy@126.com | 在线QQ:877049710 | Copyright 2025 | 版权所有 3w.llcy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