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公游于纪,得金壶,乃发视之,中有丹书,曰:“食鱼无反,勿乘驽马。”公曰:“善哉,如若言!食鱼无反,则恶其鳋也;勿乘驽马,恶其取道不远也。”晏子对曰:“不然。食鱼无反,毋尽民力乎!勿乘驽马,则无置不肖于侧乎!”公曰:“纪有书,何以亡也?”晏子对曰:“有以亡也。婴闻之,君子有道,悬于闾;纪有此言,注之壶,不亡何待乎?” ————————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上》
注释 1 景公:春秋时齐国的国君。 2 纪:原是春秋时期一个诸侯国,后为齐国兼并。 3 发:打开。 4 反:反复 5 晏子:名婴,春秋时齐国的国相,著名政治家和外交家。 6 闾:里港的大门。 7 驽马:劣马。 8 若:你。 9 恶:讨厌。 10 道:治国的道理。 11 鳋(sāo):鱼腥味。 12 不肖:没有才能的人。 13 《晏子春秋》:一部记载晏子言行的散文著作。 14. 何:为什么。
翻译
齐景公在原纪国的土地上游历时,捡到一个金壶,于是打开来看,里面有一张用朱砂写的纸条:“吃鱼不要反复吃,不要乘坐劣马。” 景公说:“有道理!就像你所说的!吃鱼不要反复吃,是因为不喜欢它的腥味;不乘坐劣马,是不喜欢它走不了远路。” 晏子回答说:“不是这样啊!吃鱼不要反复吃,是说不要用尽老百姓的力气。不要乘坐劣马,是说不要让没有才能的人在国君身边。” 齐景公说:“纪国有这样深刻的言语,为什么会亡国呢?” 晏子回答说:“有这样的言语也会亡国。我听说:君子有治理国家的好策略,一定会公行于天下。纪国有这样的言语,却藏在金壶里,不亡国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主旨
1.干什么都不要隐藏,否则干什么都不会成功,终将一事无成。 2.有法不实行,便像无法一样。 3.一个人如果只是将修身的格言置于座右,却并不打算实行,他就不可能获得长进;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将治国良策付诸实践,那么再好的国策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4.大道理不应该空挂在嘴上,而应该亲身去实践。
成语
“金壶丹书”指锦囊妙计。
转载敬请注明“
七色花学习网”
http://3w.7se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