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专区 >> 文学常识 | 节日由来 | 神话传说 | 历史人物 | 其它
站内搜索: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资料专区 >> 其它 >> 阅读文章

二桃杀三士

来源:网络 作者: 发布时间:2010-09-08 查看次数:1888

    那是齐景公时期。齐景公已经是晏子服务的第三个国君了。此时的晏子经过多年的官场摸爬滚打,在齐国的地位是相当地巩固。

   当时齐国有三位著名的勇士: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他们人人武艺高强,勇气盖世,为国家立下了赫赫功劳,俨然是齐国武将里的明星。这三人意气相投,结为异姓兄弟,彼此互壮声势。由于自恃武艺高,功劳大,他们非常骄横,不把别的官员放在眼里,甚至对晏子也不够尊敬。

   晏子是看在眼里,忧在心里。这些莽夫如果势力越来越大可不是好事啊,他们可不讲究什么礼仪伦法,将来出什么祸患就不好了。晏子他老人家拜见齐景公,把心里想法一说,齐景公虽然觉得除去三位勇将未免可惜,可是晏子的话也有道理,而且晏子那时太有权威了,齐景公也不好驳人家的面子:“得,您老就看着办吧!”

   晏子准备停当后,由齐景公宣来三位猛将,说要赏赐他们。

   三人听说国君有赏,当然兴冲冲地前来。到了殿前,却看见案上有一个华丽的金盘,盘子里是两个娇艳欲滴的大桃子,一阵芬香扑鼻而来。三个勇士顿时流下了口水。 晏子不慌不忙地对他们说:“三位都是国家栋梁、钢铁卫士。这宫廷后院新引进了一棵优良桃树,国君要请您们品尝这一次结的桃子。可是现在熟透的只有两个,就请将军们根据自己的功劳来分这两个桃子吧。”晏子露出一副很为难的样子。

   三将中,公孙接是个急性子,抢先发言了:“想当年我曾在密林捕杀野猪,也曾在山中搏杀猛虎,密林的树木和山间的风声都铭记着我的勇猛,我还得不到一个桃子吗?”

   说完他上前大大方方取了一个桃子。

   田开疆也不甘示弱,第二个表白:“真的勇士,能够击溃来犯的强敌。我老田曾两次领兵作战,在纷飞的战火中击败敌军,捍卫齐国的尊严,守护齐国的人民,这样子还不配享受一个桃子吗?”他自信地上前取过第二个桃子。

   古冶子因为不好意思太争先,客气了一下,不料一眨眼桃子就没了,怒火顿时燃烧他的脸庞,“你们杀过虎,杀过人,够勇猛了。可是要知道俺当年守护国君渡黄河,途中河水里突然冒出一只大鳖,一口咬住国君的马车,拖入河水中,别人能吓蒙了,唯独俺为了让国君安心,跃入水中,与这个庞大的鳖怪缠斗。为了追杀它,我游出九里之遥,一番激战要了它的狗命。最后我浮出水面,一手握着割下来的鳖头,一手拉着国君的坐骑,当时大船上的人都吓呆了,没人以为我会活着回来。像我这样,是勇敢不如你们,还是功劳不如你们呢?可是桃子却没了!”“哐啷”一声,他拔出自己的宝剑,剑锋  闪着凛凛的寒光。 前两人听后,不由得满脸羞愧,“论勇猛,古冶子在水中搏杀半日之久,我们赶不上;论功劳,古冶子护卫国君的安全,我们也不如。可是我们却把桃子先抢夺下来,让真正大功的人一无所有,这是品行的问题啊,暴露了我的贪婪、无耻。”两个自恃甚高的人物,看重自己的荣誉,比生命还重要。此时自觉做了无耻的事,便羞愧难当,于是立刻拔剑自刎!两股鲜血,瞬间便染红了齐国的宫殿。

   古冶子看到地上的两具尸体,大惊之余,也开始痛悔:“我们本是朋友,可是一会的功夫,他们死了,我还活着,这就是不仁;我用话语来吹捧自己,羞辱朋友,这是无义;觉得自己做了错事,感到悔恨,却又不敢去死,这是无勇。我这样一个三无的人,还有脸面活在世上吗?”于是他也自刎而死。

   区区两个桃子,顷刻间让三位猛将都倒在血泊之中,齐景公也有些伤怀。他下令将他们葬在一起。

转载敬请注明“七色花学习网http://3w.7seha.com
您读过此篇文章后的感受是:
0
0
0
0
0
0
0
0
欠扁 支持 很棒 找骂 搞笑 扯淡 不解 吃惊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更新  
·2018自主招生个人陈述范文(一)
·2018自主招生个人陈述范文(二)
·2018自主招生个人陈述范文(三)
·甘站三尺讲台 愿做“四有”教师
·房屋买卖合同
·My favourite season Read and write 观课报
·《张衡传》观课报告
·2017高考考试大纲文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
·个人房屋租赁合同实用版
·治疗前列腺癌药方
·继续教育补考答案
·教师文明礼仪网上测试题及答案
·《望月怀远》赏析
·继续教育学分考试题补考答案
·教师个人年终总结
阅读排行  
·XX年元旦联欢会开场词
·鲁迅笔下的“长妈妈”
·《金壶丹书》翻译及主旨
·精彩顶真对联
·与诸葛亮有关的诗词
·初一新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古诗名句中描写日(或带日字)的句子
·古诗名句中描写冬(或带冬字)的句子
·古诗名句中描写月(或带月字)的句子
·古诗名句中描写“雪”(或带“雪”字)的句子
·“年”的别称
·情绪影响健康的谚语或俗语
·修辞中的顶真及作用
·朱自清《匆匆》教学设计(A、B案)
·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听课心得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 | 鲁ICP备11027593号| 联系邮箱:llcycy@126.com | 在线QQ:877049710 | Copyright 2025 | 版权所有 3w.llcy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