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集锦 >> 小学试题 | 初中试题 | 高中试题 | 专项练习 | 其它
站内搜索: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试题集锦 >> 其它 >> 阅读文章

张益州画像记---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答案

来源:七色花学习网 作者:七色花学习网 发布时间:2017-01-17 查看次数:930
 
1.D(诘:追问)
2.C(A项,表递进,可译为“况且”;副词,可译为“将要”。B项,介词,可译为“因为”; 连词,表目的关系。D项,连词,可译为“即使”;可译为“虽然”)
3.D(画像)
4.B
5.C(张方平的看法)
6、(3分)D(D项的“传”都作名词,传记。A项,前“恶”作形容词,丑;后“恶”作动词,憎恶。B项,前“固”作形容词,长久,久远;后“固”是使动用法,使……坚固。C项,前“善”相当于动宾短语,做好事;后“善”作形容词,好的。)
7、(3分)C(C项的“为”都作动词,做。A项的“之”,前者作代词,指代百姓;后者作动词,去,到。 B项的“而”,前者作连词,表修饰;后者作连词,表转折。D项的“以”,前者作介词,相当于“用”;后者作介词,表原因,相当于“因为”。)
8、(3分)A(解答本题,可将个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以确定正误。题中,A项错误在于,“蜀地发生祸乱”“祸乱很快被平息”不合文章内容。
9、D (放下)
10、B(众言朋兴,朕志自定。外乱不作,变且虽起,既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竞。惟朕一二大吏)
11、B (朔,指每月农历初一。朔旦,农历每月初一,亦专指正月初一)
12、B(“第二年”的说法错误,原文是“又明年正月”,即摆放张公的像是第三年的事)
13、(1)敌寇由我来对付,不必劳苦你们了。(3分,注意“无”通“毋”、句式,句意通顺)(2)假如在法律之外任意胡来办事,靠武力来威胁平民,我不忍心去干的。(4分,注意句式,“以”“劫”“为”的翻译,句意通顺)
(3)甚至(更有甚者),还有一些人讯问他平生的爱好,以此推测他的为人(人品)(3分,注意“或”“诘”“想见”)
(4)有祸乱的苗子,没有祸乱的表现,这叫做将要发生祸乱。祸乱将发未发之际最难治理;既不能因为有祸乱苗子而操之过急,也不能因为还没有形成祸乱而放松警惕。(“是”“以”“弛”各1分,句意1分,计4分)
(5)敬重自家的长辈,而推广到敬重别人家的长辈,爱护自家的孩子,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天下可以运转于掌上了。(关键词:“老”“幼”“以及”,2分)
翻译文言首先要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本题中,第(1)句中的“是”作指示代词,指代上文的“有乱之萌,无乱之形”这种情况;“以”作介词,相当于“因为”;“弛”即松弛,在这里是“放松警惕”之意。第(2)句中的“老”,第一个作动词,尊重之意,第二个作名词,老人之意;第一个“幼”作动词,爱护之意,第二个“幼”作名词,小孩之意;“以及”是两个词,“以”作介词,相当于“把(这种尊重或爱)”,“及”作动词,施加、推广之意。

附:参考译文
宋仁宗至和元年秋天,四川一带人传说,敌寇将要侵犯边界,驻边军士夜里惊呼,四野百姓全都逃光。谣言流布,京城上下大为震惊。朝廷正准备命令选派将帅,天子说:“不要酿成祸乱,不要助成事变。虽然众人传说纷起,但我的主意已定,外患不一定会酿成,事变却会从内部兴起。这事既不可一味用文教感化,又不可以一味用武力解决。只需要我的一二个大臣去妥善处理。谁能够处理好这既需文治又需武功的事情,我就派他去安抚我的军队。”于是众人推荐说:“张方平就是这样的人。”天子说:“对!”张公以侍奉双亲为由推辞,未获批准,于是就动身出发。冬季十一月到达蜀地。到任的那一天,就命令驻军回去,撤除守备,派人对郡县长官说:“敌寇来了由我负责不必劳苦你们。”到第二年正月初一早上,蜀地百姓象往年一样庆贺新春,于是一直相安无事。再到了第二年的正月里,百姓相互商量要把张公的像安放在净众寺里,张公没能禁止得住。
眉阳人苏洵向众人说道:“祸乱没有发生,这是容易治理的;祸乱已成,这也容易治理;有祸乱苗子,没有祸乱的表现,这叫做将要发生祸乱,祸乱将发未发之际最难治理。既不能因为有祸乱苗子而操之过急,又不能因为还没有形成祸乱而放松警惕。这至和元年秋季的局势,就象器物虽已倾斜,但还没有倒地。只有你们的张公,却能在它旁边安坐,面色不改,慢慢地起身扶正。扶正之后,从容退坐,没有一点骄矜自得之色。替天子管理小民百姓,孜孜不倦,这就是你们的张公。你们是因为张公而得生,他就是你们的再生父母。再考张公曾对我们说道:‘老百姓没有不变的性情,只看上司如何对待他们。人们都说,蜀地人经常发生变乱,所以上司就用对待盗贼的态度去对待他们,用管束盗贼的刑法去管束他们。对于本来已经战战兢兢、连大气也不敢出的百姓,却用残酷的刑法去约束他们,这样百姓才忍心不顾自己这父母妻儿所依靠的身躯,而沦为与盗贼为伍,所以常常发生大乱。倘若以礼义来约束他们,用法律来差使他们,那么只有蜀人是最容易管理的。至于逼急他们而发生变乱,那么即使是齐鲁的百姓也会如此。我用对待齐鲁百姓的方法对待蜀人,那么蜀人也会把自己当成齐鲁之人。假如在法律之外任意胡来,用淫威胁迫平民,我是不愿干的。’啊,爱惜蜀人如此深切,对待蜀人如此厚道,在张公之前,我还未曾见过。”大家听了,一齐再重新行礼,并说:“是这样的。”
苏洵又说:“张公的恩情,记在你们心中;你们死了,记在你们子孙心里。他的功劳业绩,载在史官的史册上,不用画像了。而且张公自己又不愿意,你们以为如何?”众人都说:“张公怎么会关心这事?虽然如此,我们心里总觉不安。如今平时听得有人做件好事,一定要问那人的姓名及他的住处,一直问到那人的身材高矮、年龄大小、面容美丑等情况;更有甚者,还有人追问他平生的爱好,以便推测他的为人。而史官也把这些写在他的传记里,目的是要使天下人不仅铭记在心里,而且显现在眼前。眼里看得见,所以心里的铭记也就更加真切久远。由此看来,画像也不是没有意义。”苏洵听了,无法答对,就为他们写了这篇画像记。 转载敬请注明“七色花学习网http://3w.7seha.com
您读过此篇文章后的感受是:
0
0
0
0
0
0
0
0
欠扁 支持 很棒 找骂 搞笑 扯淡 不解 吃惊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更新  
·普通高中同步练习册语文(必修1)飞向太空的
·普通高中同步练习册语文(必修1)包身工答案
·普通高中同步练习册语文(必修1)短新闻两篇
·普通高中同步练习册语文(必修1)记梁任公先
·普通高中同步练习册语文(必修1)小狗包弟答
·普通高中同步练习册语文(必修1)记念刘和珍
·普通高中同步练习册语文(必修1)鸿门宴答案
·普通高中同步练习册语文(必修1)荆轲刺秦王
·普通高中同步练习册语文(必修1)烛之武退秦
·普通高中同步练习册语文(必修1)大堰河---
·普通高中同步练习册语文(必修1)普通高中同
·普通高中同步练习册语文(必修1)沁园春
·舟中对月---诗词鉴赏专项训练答案
·溪上遇雨(二) ----诗词鉴赏专项训练答案
·朝中措(次韵同官约瞻叔兄及杨仲博约赏郡圃
阅读排行  
·岁暮①[唐]杜甫(2010安徽高考试题诗词鉴赏答
·晚秋---2011高考江西卷现代文阅读训练答案
·审丑---现代文阅读训练答案(2011年山东高考
·冷风暖香----语文阅读专项训练答案
·“衣食足”应“知书趣”现代文阅读参考答案
·严冬海猎---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答案
·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倔强的仙人掌(答案)
·心境防割---现代文阅读答案
·小驼羊救孩子----语文阅读专项训练答案
·家有斑鸠----语文阅读专项训练答案
·忆冼星海--现代文阅读理解答案
·《含山店梦觉作》《宿渔家》对比阅读赏析答
·蔷薇几度花(答案)
·漓江情韵----语文阅读专项训练答案
·船之梦---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答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 | 鲁ICP备11027593号| 联系邮箱:llcycy@126.com | 在线QQ:877049710 | Copyright 2025 | 版权所有 3w.llcy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