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C(A、yàn---yè;B、fó----fú;D、“摩挲”一词有两种读音:一为“mā sa”,一为“mó suō”) 2、B(A、岐---歧;C、苍---沧;D、急---疾) 3、A(①原句是指两手有本领、技能,应用“功夫”;②原句是指因受到指责而心中难受,应用“委屈”;③原句两处都有转折意,故选用“但/而”)
4、D(A、 “寻章摘句”指读书时只注意摘录一些漂亮的词句,不作深入研究;也指写作时摘引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含贬义。B、“平地楼台”,比喻原来没有基础而白手建立起来的事业。C、用错对象。“不胫而走”形容传布迅速。此处应用“不翼而飞”。D、“马齿徒增”比喻自己年岁白白地增加了,学业或事业却没有什么成就。)
5、B(A、语序不当,C、搭配不当;D、句式杂糅)
6、A(B、冒号应改为破折号;C、两个顿号均应改为逗号;D、句末的问号应改为句号)
二、
7.B(几千年来,中华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无论表现为战争掠夺还是和平交往,其实质都是为了实现经济上的相互需要和满足,都有利于促进民族凝聚力的形成)
8.C(见第③段“形成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有关论述)
9.B(A中原经济繁荣和发展离不开少数民族;C、原文是“出于生计和民族的发展”;D、中原民族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也需要北方畜牧业经济的补充和支持)
三、
10、B(恨:遗恨,遗憾)
11、C(而,连词,修饰关系。A、前“之”,助词,取消独立性;后“之”,助词,的。B、前“以”连词,因为;后“以”,介词,凭借。D、前“其”,语气副词,表希望;后“其”,代词,它的。)
12、D
四、13、(1)你父亲做官,廉洁却喜欢周济别人,又好结交朋友。(3分)(2)死后丰厚的祭祀,还不如生前微薄的奉养。(3分)(3)常常为死囚求生路,还不免错杀,更何况是一些人常常想方设法把人处死呢?(4分)
14、(1)作者选择漂泊无定的杨花和声声哀啼的子规渲染了暮春时节的哀伤和惆怅。作者心中的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就融注在这两种意象中。(4分)(2)因为月照中天,千里可共,作者寄情于月,朋友见月就如同见作者,所以作者要“寄愁心与明月”。(4分)
五、
15.点明题旨,文章写的是吃喝之外的虚的东西;(2分)总领全文,全文内容是写饮食中虚的因素对食客的影响;(1分)引出下文对某种食品久远、美好的记忆。(1分)
16.环境:吃喝环境会影响吃喝味道,如三十多年前小酒楼青山、碧水、白帆就餐环境下吃的桂鱼就给作者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2分)心境:亲情的温暖、爱情的甜蜜会影响心情,影响吃喝的味道,如依偎在慈母的身边吃糖粥。(2分)处境(人生经历、遭际):处境不同味道不同,如少小离家的苏州人回到家乡之后品尝小吃,味道不如从前。(1分)制作工艺不如从前。(1分)
17.选取湖面上代表性事物;(1分)运用视听结合、俯仰视角结合、远近结合、动静结合多种描写手法;(任意2点得2分)句式对称、工整,语言表达富有表现力。(1分)
18.对当下追求高级宴会的行为的否定;对传统的美食文化的留恋怀念之情;对童年生活、亲人等记忆深处的情味的怀念。(1点2分)
六、
19、②⑤①④③(2分)
20.“科学家发现分散元素可独立成矿”或“科学家发现分散元素并非伴生元素”。(4分)
21、(1)负面信息的侵袭难以防范 (2)要重视网络道德教育(4分)
22、示例一《雨》:没有瀑布的飘逸/没有潭水的深沉/却以润物的无声告白/----什么是淡泊。示例二《梅》:没有牡丹的娇艳/没有兰花的幽香/却以傲雪的英姿展示/-----什么是风骨。
六、作文(略)
【翻译】
我不幸,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立志守节,家境贫困,她靠自己的力量操持生活,还要抚养我、教育我,使我长大成人。母亲告诉我说:“你父亲为官清廉,乐于助人,又爱结交朋友,他的薪俸微薄,常常所剩无几,说:“不要让钱财使我受累!”因此他去世后,没有留下可赖以生存的家产。我靠什么守节呢?我对你父亲有所了解,因而把希望寄托在你身上。从我成为你家媳妇的时候,没赶上侍奉婆婆,但我知道你父亲很孝敬父母。你自幼失去父亲,我不能断定你将来有成就,但我知道你父亲一定后继有人。我刚出嫁时,你父亲为他母亲守孝刚一年。岁末祭祀祖先,他总是流泪说:“祭祀再丰富,也不如生前的微薄奉养啊。”偶然吃些好的酒菜,他也会流泪说:“从前娘在时常常不够,如今富足有余,又无法让她尝到!”刚开始我遇到这种情形,还以为是刚服完丧不久才这样。后来却经常如此,直到去世。我虽然没来得及侍奉婆婆,可从这一点能看出你父亲很孝敬父母。”
“你父亲做官,曾经在夜里点着蜡烛看案卷,他多次停下来叹气。我问他,就说:‘这是一个判了死罪的案子,我想为他求得一条生路却办不到。’我问:‘可以为死囚找生路吗?’他说:‘想为他寻求生路却无能为力,那么,死者和我就没有遗憾了,何况去寻求生路而又办到呢!正因为有得到赦免的,才明白不认真推求而被处死的人可能有遗恨啊。经常为死囚求生路,还不免错杀;偏偏世上总有人想置犯人于死地呢?’他回头看见奶娘抱着你站在旁边,于是指着你叹气说:‘算命的说我遇上戌年就会死,假使他的话应验了,我就看不见儿子长大成人了,将来你要把我的话告诉他。’他也常常用这些话教育其他晚辈,我听惯了所以记得很清楚。他在外面怎么样,我不知道;但他在家里,从不装腔作势,他行事厚道,是发自内心的!唉!他是很重视仁的啊!因此我就知道你父亲一定会有好的后代。你一定努力啊!奉养父母不一定要丰厚,最重要的是孝敬;利益虽然不能遍施于所有的人,重在仁爱之心。我没什么可教你的,这些都是你父亲的愿望。”我流着泪记下了这些教诲,不敢忘记。
转载敬请注明“
七色花学习网”
http://3w.7se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