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才子”李调元,乾隆年间中进士后,任广东学政。
内有一秀才,很不服气,说.“学政大人说,四川孩童也会意对,实不相瞒,我游学蜀中时,曾当面试过两人,请其联对,不料均若木鸡,无一以对。”李调元笑着问:“一试何人?”答:“一童孩。”问:“足下所出何对?”答:
远观重重宝塔,六角四面八方;
李调元又问:“童孩有何表示?”答“他伸手摇摇,表示不解,笑着跑了。”李调元说:“他伸手摇摇,就是联对了,所对应是:
近看平平玉手,五指两短三长。
秀才愕然。李调元又问:“二试又为何人?”答:“一农夫。”问:“足下所出何对?”答:
塔里点灯,层层孔明诸阁(葛)亮;又问:“农夫有何表示?”答:“他自顾自在池中采藕,一字未答。”李调元说:“农夫已经对了,可惜足下未领会过来,他对的是:
“池中采藕,节节太白理(李)长根(庚)”。那秀才听后,深施一礼,道一声:“名不虚传”。就退到角落去了。那些真心仰慕李调元才华的人,拍手叫好,至于那些谑意戏谑者,则是汗颜羞色,无地容身。
转载敬请注明“
七色花学习网”
http://3w.7se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