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专区 >> 文学常识 | 节日由来 | 神话传说 | 历史人物 | 其它
站内搜索: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资料专区 >> 其它 >> 阅读文章

涵养

来源:七色花学习网 作者:七色花学习网 发布时间:2015-12-26 查看次数:937
    涵养,是指滋润养育;培养。大多指在修身养性方面而言,也指道德、学问等方面的修养。语出 宋 朱熹《答徐子融书》之四:“就平易明白切实处玩索涵养,使心地虚明。”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一:“言少不更事之人,无所涵养,而骤膺拔擢,以当重任,力绵才腐,凛凛危亡而曾不知畏也。”

释义

1、控制情绪的功夫
①《红楼梦》第八四回:“ 薛姨妈 只是又悲又气:气的是金桂撒泼;悲的是宝钗见涵养,倒觉可怜。”
②茅盾 《子夜》十六:“ 仲翁 ,佩服你,真有涵养!不是贵厂的工人在外边请愿么?”
2、修养
①宋代朱熹《答徐子融书》之四:“如看未透,且放下,就平易明白切实处玩索涵养,使心地虚明。”
②明 李贽 《与刘肖川书》:“公心肠肝胆原是一副,而至今未离青衿行辈,则时之未至,但当涵养以俟,不可躁也。”
③《明史·骆问礼传》:“陛下宜日居便殿,使侍从官常在左右,非向晦不入宫闱,则涵养薰陶,自多裨益。”
④朱熹《答徐子融书》:“如看未透,且放下,就平易明白切实处玩索涵养,使心地虚明,久之须自见得。”
3、道德修养
①宋代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一:“言少不更事之人,无所涵养,而骤膺拔擢,以当重任,力绵才腐,凛凛危亡而曾不知畏也。”
②明 唐顺之 《答张甬川尚书书》之二:“承示《大学》小传,盖发於涵养之真而多自得之说。”
③《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这也是自己素来的学问涵养,看得穿,把得定。”
4、滋润养育;培养
①《艺文类聚》卷四八引 南朝 梁 王僧孺 《除吏部郎启》:“而智效必其无取,尤怠忽焉已彰,不意涵养更滋,霶霈愈此。”
②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五:“桑麻千里,皆祖宗涵养之休。”
③《金史·许古传》:“ 河 南既得息肩,然后经略 朔方 ,则陛下享中兴之福,天下赖涵养之庆矣。”
④李清照《词论》:“又涵养百余年,始有柳屯田永者,变旧章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
5、积蓄、保持水分
《人民日报》1950.2.21:“封山育林为绿化荒山,涵养水源、防止水灾的治本方法。”

注重涵养

    涵养,使人严肃而不孤僻,使人活泼而不放浪,使人稳重而不呆板,使人热情而不轻狂,使人沉着而不寡言,使人和气而不盲从。每个人都是塑造自己的工程师。涵养,不是束缚,而是解放。机会在有准备的人身上才会发生作用…… 对于普通人而言,机会像小偷,来无影去无踪……懂得如何避开问题的人,胜过知道怎样解决问题的人。在这个世界上,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选择顺其自然,也许是最佳选择。胜出者往往不是能力而是观念!- 信念改变思维,思维改变心态,心态改变行动,行动改变习惯,习惯改变性格,性格改变命运。要改变命运,先确立信念!
    人们常常以“务虚”一词来概括理论和学术研究工作。这是从理论和学术的性质与内涵而言的,即它们一般都具有抽象性、概括性。不过,从方法论的层面来说,这项“务虚”的工作却不宜“虚”做,而需要脚踏实地、求真务实,注重涵养“实学”功夫。这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语言文字功底扎实。语言文字是思想和观点的载体。从一定意义上说,语言文字功底如何直接决定理论和学术研究的深度与水平。语言文字功底扎实,大致有两层意思:一是要求学者较好地掌握研读经典原著和撰写论文所需要的语言文字。这一点具有普遍适用性,而对于研究我国传统文化或西方文化、印度文化等的学者尤其重要。没有扎实的古文字功底,不熟练掌握英语、法语、德语、古希腊语、拉丁语、梵文等,仅从白话本、汉译本等第二手资料入手来做学问,固然也可以取得一定的学术成果,但不大可能成为学术大家。二是要求学者有比较高的语言文字驾驭能力,特别是讲究逻辑性和说“自己的话”。作为报纸理论版的编辑,笔者经常与学者的文章打交道,感到有的学者文字表达能力是很强的,但也有的学者这方面就不够讲究或比较欠缺:或者文章逻辑混乱,表达率性而为、缺乏规范性;或者充满了欧式的语言结构与笨拙的术语译名,不但使圈外人如堕五里雾中,就是圈内人也常常看不懂。著书为文不讲逻辑性,不会用“自己的话”来表明观点,说明缺乏基本的学术素养,其“学术成果”也就很难为人们所理解和认同。
    研究选题和论文写作具体实在。一些学者为文时喜欢宏大题目,著书时喜欢构建体系。应当说,有些论文和著作确实需要如此着手,但有的却不宜如此,否则就会成为大而无当的“水货”。这种贪大求全、华而不实的学风,是当代学术健康发展的一大公害。德国现象学家胡塞尔曾经说过:“哲学要善于将大钞票换成小零钱。”我国思想理论界也有一句名言:“一具体就深刻”。作为一流的学者,当然应有宏大的视野、远大的追求,但正所谓“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进行选题和写作时切口还是宜小一些、具体一些、实在一些。这两者之间并不是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研究方向切合自身实际。我国传统学术研究很注重价值取向问题。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为己”,就是从自身的实际和兴趣出发研究学问,通过治学求得真知、提高修为;“为人”,就是以学术为趋时媚俗、沽名钓誉的工具和手段。显然,我们今天应该倡导的是“为己”之学。在许多高校和科研机构,课题引导的治学方式普遍存在。通过做课题来做学问,好的一面是更有现实针对性,更能经世致用。但一些学者申报课题时并没有从自身实际出发,所申报的课题与自己的研究方向、研究兴趣等并不十分吻合,而是为了获得课题经费,或者是为了评奖、评职称等一些外在的因素。这样做,不仅难以保证课题研究成果的质量和水平、影响课题研究经费的优化配置,而且对学者自身的发展也是弊大于利的。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入手,健全学术评价和课题分配机制,引导学者研究自己确有专长、实感兴趣的课题和项目。[1]

做人涵养

1、不要自视清高
    天外有天,人上有人,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当别人把你当领导时,自己不要把自己当领导,当别人不把你当领导时,自己一定要把自己当领导.权力是一时的,金钱是身外的身体是自己的,做人是长久的。
2、不要盲目承诺
    言而有信种下行动就会收获习惯种下习惯便会收获性格种下性格便会收获命运——习惯造就一个人。
3、不要轻易求人
    把自己当别人——减少痛苦、平淡狂喜把别人当自己——同情不幸,理解需要把别人当别人——尊重独立性,不侵犯他人把自己当自己——珍惜自己,快乐生活能够认识别人是一种智慧,能够被别人认识是一种幸福,能够自己认识自己是圣者贤人。
4、不要强加于人
    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人生三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人之初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人到中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回归自然。
5、不要取笑别人
    损害他人人格,快乐一时,伤害一生生命的整体是相互依存的,世界上每一样东西都依赖其它另一样东西,学会感恩。感恩大自然的福佑,感恩父母的养育,感恩社会的安定,感恩食之香甜,感恩衣之温暖,感恩花草鱼虫,感恩苦难逆境。
6、不要乱发脾气
    一伤身体,二伤感情人与人在出生和去世中都是平等的——哭声中来,哭声中去。千万注意自己恋恋不舍,而别人早就是去意已决人生应看三座山:井冈山普陀山八宝山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事风平浪静牢骚太多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7、不要信口开河
    言多必失,沉默是金倾听是一种智慧、一种修养、一种尊重、一种心灵的沟通平静是一种心态、一种成熟。
8、不要小看仪表
    撒播美丽,收获幸福仪表是一种心情,仪表是一种力量在自己审视美的同时,让别人欣赏美心灵瑜伽——调适、修炼、超越.
9、不要封闭自己
    帮助人是一种崇高,理解人是一种豁达,原谅人是一种美德,服务人是一种快。乐月圆是诗,月缺是花,仰首是春,俯首是秋。
10、不要欺负老实人
    同情弱者是一种品德、一种境界、一种和谐心理健康,才能身体健康人有一分器量,便多一分气质人有一分气质,便多一分人缘人有一分人缘,便多一分事业积善成德、修身养性。[2]

感谢talhz投稿
转载敬请注明“七色花学习网http://3w.7seha.com
您读过此篇文章后的感受是:
0
0
0
0
0
0
0
0
欠扁 支持 很棒 找骂 搞笑 扯淡 不解 吃惊
相关文章
·六一儿童节祝福语 2010-05-30 20:20:33
·虚心竹有低头叶 傲骨梅无仰面花 2010-05-23 14:38:29
·方苞巧对对联 2010-05-23 14:35:40
·郑板桥巧对“寸土”联 2010-05-23 14:33:48
·个人工作总结 2010-02-25 21:21:36
·《望月怀远》赏析 2016-12-19 20:01:58
·李叔同处世语录 2010-05-23 10:53:07
·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2011-02-15 08:26:29
文章评论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更新  
·2018自主招生个人陈述范文(一)
·2018自主招生个人陈述范文(二)
·2018自主招生个人陈述范文(三)
·甘站三尺讲台 愿做“四有”教师
·房屋买卖合同
·My favourite season Read and write 观课报
·《张衡传》观课报告
·2017高考考试大纲文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
·个人房屋租赁合同实用版
·治疗前列腺癌药方
·继续教育补考答案
·教师文明礼仪网上测试题及答案
·《望月怀远》赏析
·继续教育学分考试题补考答案
·教师个人年终总结
阅读排行  
·XX年元旦联欢会开场词
·鲁迅笔下的“长妈妈”
·《金壶丹书》翻译及主旨
·精彩顶真对联
·与诸葛亮有关的诗词
·初一新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古诗名句中描写日(或带日字)的句子
·古诗名句中描写冬(或带冬字)的句子
·古诗名句中描写月(或带月字)的句子
·古诗名句中描写“雪”(或带“雪”字)的句子
·“年”的别称
·情绪影响健康的谚语或俗语
·修辞中的顶真及作用
·朱自清《匆匆》教学设计(A、B案)
·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听课心得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 | 鲁ICP备11027593号| 联系邮箱:llcycy@126.com | 在线QQ:877049710 | Copyright 2025 | 版权所有 3w.llcy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