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 B项,“蝙”应读biān。 C项,“冠”应读guān。D项,“梓”应读zǐ。
2、C A项,精――经,拨――拔。B项,屈――曲。D项,杖――仗,截――节。
3、B (1)递进关系(2)假设关系(3)转折关系
4、C A项,句末应为句号。B项,句末应为句号。D项,“会这样的么”后应为问号和破折号。
5、B A项语序不当, “低廉的中国制造成本”应改为“中国制造的低廉的成本”。C项成份残缺,应在“其他各科加起来不到100分”后面增加“的成绩”。D项搭配不当,“演出乱世枭雄曹操的一生”应改为“表现乱世枭雄曹操的一生”。
6、C “标准官帽”的说法有误,文中无相关信息。
7、B A项,无中生有,原文第二段只提到“这种帽子很快就在民间流行了”。C项,用双翅区分官阶在宋代就有了。D项,颠倒因果,由原文“到了清初顺治帝入关后,由于收留了众多明朝的降臣,为笼络人心,就允许不少地方官员仍穿着明朝朝服,并戴明朝乌纱帽”可见,收留降臣、笼络人心为因,允许穿明朝朝服、带明朝乌纱帽为果。
8、C A项,原因推断错误,原因应是“这种帽子还未成为官职的象征”。B项,“玉饰越少,官职越小”不对,官职在六品以下的官员的乌纱帽上没有玉饰;“后来因为玉石价格昂贵,就不再使用了”于文无据。D项,“巩固清初政权”错,于文无据。
9、答:①从平淡(平静)、简单(简朴)生活中得到的人生欢乐(享受到的人生真味)。
②散步(安静的环境几乎不可得);吃饭(清淡的小菜几乎不可得);约会(清洁、清静的处所几乎不可得)〔评分标准:本题5分。第一问2分,只答“清淡的欢乐”,给1分。第二问3分,每点1分。〕
10、答“ ①引李觏的诗,意在表现失去清欢的惆怅和清欢难寻的悲哀(2分),进而引出下文——鼓励现代人追求清欢,做个能品味生活的人(1分)。
②引苏轼的诗,意在表现对清欢的追求体现了人的心灵品位(或“高雅性情”)(2分),从而与开头呼应,表达作者对清欢的喜爱与推崇(1分)。
〔评分标准:本题6分,每问3分。每问由思想内容与结构形式两个方面赋分。若认为引诗的目的只是“以彰文采”,最多给1分。〕
11、答: ①不过度追求物质生活,多讲究心灵的品味。②少一些世故,少一些机智,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性情)。〔评分标准:本题4分,每点2分。每一点答案表述不完全,不能得满分。〕
12、答: ①“清欢,不同于……不同于……也不同于……。”排比的使用,将“清欢”与自我放逐、尽情欢乐、无奈等情感体验区别开来,条理清晰,能够很好地引发读者的思考。
②“当一个人……或者……或者……或者……”排比的使用,将“什么是‘清欢’”用生活实例加以解释,阐释透彻,能够很好地引发读者的联想、思考与感悟。
③“生在这个时代,眼要清欢,找不到青山绿水……意要清欢,找不到智慧明心。”排比的使用,从各种感官的角度将“清欢”难寻论述得透彻、有力,语言明快流畅,富有节奏感。④“现代人的欢乐,是到……是到……是到……是到……”排比的使用,将现代人以浊为欢的生活描述得很真实,富于表现力,能够激发读者的思考,强化读者的认识。〔评分标准:。修辞原理,2分;结合作品分析,6分。〕
13、这四种人都是带着爱心和奉献精神在从事有创意有情趣的实践活动而且有成就感(做富有创造性或奉献爱心的事情的人最快乐)。
14、③⑥②④⑤①
15、(示例一)雨天路滑,谨慎驾驶。(从摩托车司机角度)
(示例二)雨天危险,保持车距。(从其他车司机角度)
感谢talhz投稿
转载敬请注明“
七色花学习网”
http://3w.7se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