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
一、1、(1)属于(2)对……感到诧异(3)文采和道理(4)聚、团结(5)以宾客之礼相待(6)通“攀”,牵,引(7)有的人(8)消失。文中指原有的特点完全消失了(9)相当(10)胜过,超过
2、(1)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2)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
(3)仲永(对诗文)的通达聪慧,是先天得到的。
(4)能够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
3、(1)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2)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3)余闻之也/久。
(4)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4、(1)三个阶段:①幼年天资聪慧; ②少年才能衰退; ③青年沦为常人。
(2) ①直接原因是其父“不使学”,把仲永当作赚钱的工具,荒废其学业,不能使其天赋用在学习上。 ②根本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进行后天的学习和教育。
(3)“受之天”是指人的先天条件好,即有天赋。“受于人”指人的后天学习和受到的教育。
(4)说明了人的天资与后天学习的关系,强调后天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
木兰诗
1、(1)对着 (2)只(3)买 (4)北方(5)战争(6)有余(7)穿(8)外城(9)怎么
2、(1)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2)将军和壮士出生入死,身经百战,有的战死沙场,有的胜利归来。(3)给森林木兰记最大的功,赏赐很多的财物。(4)雄雌两兔一起并排着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3、(1)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2)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3)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4、(1)木兰停机叹息,代父从军,奔赴战场,征战沙场,还朝辞官,会见亲人,讴歌英雄。
(2)意在表达战争的旷日持久与战斗的激烈悲壮。
(3)写征途,渲染悲凉气氛,借以烘托木兰思念亲人的感情;写战地生活,渲染紧张森严的气氛,借以烘托木兰的豪情壮志。(4)扑朔迷离。形容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孙权劝学
一、1、(1)对……说(2)推托(3)粗略地阅读(4)古时王侯的自称(5)到了……的时候(6)于是,就(7)擦擦眼(8)不再是
2、(1)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学问渊博的学者吗?(2)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一些历史罢了。(3)你现在(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已)不再是(当年)吴地的(那个)阿蒙了!(4)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然后告别而去。
3、(1)卿/今/当涂掌事。(2)蒙/辞/以军中多务。(3)及/鲁肃过寻阳。(4)孤/岂欲卿/汉经为博士邪!
4、(1)就学 论议。
(2)既感到十分惊讶,又由衷为吕蒙的进步感到高兴,惊异、赞许之态呼之欲见。(3)示例:①读书学习非常重要。 ②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 ③一个人即使基础差,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也能学到东西。
二、1、B “但”应解释为“只”。
2、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忙为借口(理由)来推托(或:吕蒙借军中事务繁忙来推托)。
3、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以鲁肃见到吕蒙时的惊异和钦佩之情,表现了学习使吕蒙有了巨大变化。(或答“对比”,以吕蒙学习前后的变化对比,表现其学习成效显著。)(意思接近即可)
4、现在人们常用“吴下阿蒙”比喻缺少学识才干的人。用“刮目相待”形容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口技
1、(1)适逢,正赶上 (2)设置,安放 (3)消失,停止(4)同时(5)稍微(6)夹杂(7)拉(8)一种(9)扬起、举起(10)几乎
2、(1)正赶上有一家大摆酒席,宴请宾客。(2)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3)其中夹杂着劈里啪啦的房屋倒塌声。(4)撤去围幕一看,(还是)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森林木罢了。
3、(1)京中/有/善口技者。(2)口技人/坐屏障中。(3)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4)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4、(1)这一句交代口技表演者名气大、技艺高。“善”字统领全篇,全文的内容情节都是围绕“善”来展开的。
(2)说明表演场地狭小、道具简单,衬托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二、1、口技 林嗣环
2、全场客人都静悄悄的,没有一个高声说话。
3、B “观众的孩子被吓得大哭”一项在本选文中没有出现,深夜孩子的哭声是口技表演者逼真的表演,并不是观众的孩子。
短文两篇
1、(1)竞跑,赛跑(2)黄河(3)向北(4)碰、撞(5)绳子(6)积水
2、(1)他很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边喝水。(2)他遗弃的手杖,化成了一片桃林。(3)共工发怒撞不周山,支撑天的柱子折了,系挂地的绳子断了。(4)天向西北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朝西北方移动。
3、(1)夸父/与日/逐走。(2)河、渭/不足,北饮/大泽。(3)怒而触/不周之山。(4)故/水潦尘埃/归焉。
4、(1)五个画面:逐走,入日----渴,饮于河、渭----北饮大泽----道渴而死----弃杖化邓林。(2)夸父是一个不怕困难,勇于探索;敢于挑战大自然;热爱光明,憎恶黑暗;有理想、有抱负、有牺牲精神的人。
(3)“怒”字表现了共工的豪气、勇敢,也反映出他性格的暴躁、刚烈。
狼
1、(1)紧跟(2)把(3)一起(4)困窘,处境危急(5)放松,文中指卸下(6)向前(7)像狗似的(8)闭眼(9)打洞(10)狡猾
2、(1)屠户又朝狼扔骨头,后得到骨头的那只停了下来,但先前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赶到了。(2)那个屠夫非常窘迫,害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3)这才明白前面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对方的。(4)狼也狡猾啊,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
3、(1)后狼止/而/前狼又至。(2)恐/前后受其敌。(3)禽兽之变诈/几何/哉?(4)场主/积薪/其中。
4、(1)过程:找柴堆做掩护,放下担子,拿起刀,为自己争取了主动。一跃而起,攻其不备杀死一只狼。又杀死了另一只狼。形象:有勇有谋、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形象。(2)①结尾的议论画龙点睛,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②结尾段既是对狼的可悲下场的嘲讽,也是对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的赞扬。
(3)示例:狼的形象:贪婪、狡诈、凶狠。这则故事讽喻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是要失败的。
转载敬请注明“
七色花学习网”
http://3w.7se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