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D
2、D
3、略
4、示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二、5、(1)偏爱。(2)当面。
6、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太深了。
7、(1)从日常小事入手,以家比国,以已比君。(2)使用排比的方式,增强语势,有力地阐明了自己的观点。(3)语言委婉含蓄,使对方受到启发。(4)处处为国为君着想,晓以利害。
8、齐国有邹忌这样善于进谏的大臣,齐威王也善于纳谏。而宋昭公却一直被谄谀者包围,听不到谏言。
9、示例:给别人提意见要注意方式;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批评和建议;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阿谀奉承者蒙蔽;要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等。
10、(1)奖赏。 逃亡。(2)只有。 (3)、偷。 尚且。(4)、仿效。 严重。 (5)这样。 一起。
11、之:①代词,指惠、怀两公。②代词,指封赏。③助词,的。④代词,指介之推。
其:①代词,指跟随晋文公流亡而被赏赐的人。②代词,指跟随晋文公流亡而被赏赐的人。③代词,指介之推。④代词,指晋文公。
12、(1)晋文公赏赐跟他一起流亡的人,介之推自己没有谈禄位,禄位也没有给他。(2)既然指责他们的错误而又去仿效他们求封赏,罪过就更严重了。而且我口同怨言,就不能再吃他的俸禄了。 (3)你真能够这样吗?我和你一起隐居。(4)晋文公派人寻找他,没有找到,就把绵上作为他的祭田,说:“用这个来记下我的过失,并表彰这个善良的人。”
13、(1)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已力,不亦诬乎?(2)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3)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
14、略。15、(1)独享。(2)尽力做好分内的事。(3)追赶,追击。(4)击鼓(进军)。
16、大大小小的案件,我虽然不能一一了解清楚,也一定根据实情来处理。
17、战前鲁庄公的“鄙”表现在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上。
18、长勺之战胜利的根本原因在于鲁庄公取信于民,并能听从曺刿的指挥;泓水之战战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宋襄公自以为是,不接受子鱼的正确意见。
19、示例:相同之处是两人都重视观察敌情,善于捕捉有利战机。曺刿选择“齐人三鼓”后的时机发动进攻;子鱼主张趁“楚人未既济”的时机发动进攻。
20、表现了作者突见春色萌芽时惊喜的心情(语意相近即可)。
21、三、四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白雪描绘得美好而富有情趣,表现了它带给人的欣喜之感。白雪等不及春色的姗姗来迟,特意穿树飞花,装点出一派春色,突出了雪通人心的灵性。
三、22、略
转载敬请注明“
七色花学习网”
http://3w.7se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