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探究:
1、 文章先从树林子开始着手,呈现给我们一幅恣意的狂风图。接下来,作者从形状、声音方面对被风吹得乱了的垂杨、杨叶、芦苇进行了生动的描写,继续展现狂风大作的画面。写了几组自然物,作者的笔锋徒转,写了动物,写到了人。文章用了大量的篇幅进行景物描写来具体表现风雨之大之猛烈。
2、 同意这种说法。文章结尾,写孩子们“全趴在门缝,惊喜地叠着纸船,一只一只放出去……”由此看来,孩子们的脚下、门外,已是积水漫漫,否则又怎么可以放纸船呢?放船出去,说明雨来了,可以让船起航,文章题目为“风雨”,前面只说风,只有这句,却是道出了雨,大妙。前文中,对风中景物的细致描写,写得惊心动魄,仿佛直接把我们送到了一场疾风面前,一起天旋地转,很有力,很有视觉感和冲击感。结尾处的场景中描写与前面不同,孩子们天性活泼,看一切都是有趣,即便是暴风骤雨也阻挡不了快乐的游戏,至此,揪着读者心的这场风雨总算有了温暖的画面,可以松口气,合上书闭目回味了。。
3、 示例一:写垂柳,先写刚刚吹到垂柳,是线条全乱;次写风最强劲时柳条被“抛举在空中”,且“出奇地显出清楚”;最后写风过时柳条“随即就扑撒下来”。这样写,无生命的柳条似乎有了生命:它在风雨中欣喜若狂地舞蹈起来了。
达标测试:
1、 C
2、 (1)僵直(2)黑青(3)破裂
3、 例:一株花朵,可以骄傲地要花瓶中供人玩赏,也可以化作春泥以护花。
4、 A
5、 D
6、 D
感谢talhz投稿
转载敬请注明“
七色花学习网”
http://3w.7se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