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1-60题CADBD CBDAC BADCB DCAAB DBCAD BCABD BCADB DCABD ACDBA CBDCA BDCAD CDBAC
二、非选择题
61、(1)局面:百家争鸣。(1分)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或奴隶制崩溃,封建制逐步确立)。(1分)
(2)法家。(1分)理由:法家思想适应了各国确立封建制的需要。(2分)
(3)措施:材料二“焚书坑儒”;材料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共同作用:有利于思想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治。(1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62、(1)信息:铁农具和牛耕技术出现并推广。(1分)说明:当时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1分)
(2)支持。(1分)原因:商鞅变法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分)
(3)原因:商鞅变法规定按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的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触动了奴隶主旧贵族的利益,动摇了他们的统治。(2分)
(4)作用:商鞅变法使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2分)
63、(1)内容: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地方上推行郡县制。(3分)
措施:统一货币,使用圆形方孔钱;统一度量衡;开发东南、岭南等地的经济,兴修灵渠。(2分每点1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局面:诸侯国势力强大,威胁中央集权。(2分)汉武帝采取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允许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诸侯国越分越小,无力对抗中央;削去了许多诸侯国。(2分)
(3)措施:秦始皇:派蒙恬大举反击匈奴,夺回河套地区;修筑万里长城。(2分)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1分)
64、(1)长安:(填西安不得分)张骞;西域都护;海上丝绸之路。(4分)
(2)作用: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1分)
(3)佛教:(1分)西汉末年;(1分)联系: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佛教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2分)
(4)道教:(1分)佛教与道教的教义和主张适应了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1分)
转载敬请注明“
七色花学习网”
http://3w.7se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