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引领】
1、熟读文章,理清文章脉络,概括出主要内容
2、把握文章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预习学案】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但是一定要读,这叫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机不可失:
⑵聪明绝顶,目空一切,这是北大学生容易犯的毛病。
目空一切:
⑶我讲这些话不是无的放矢,而是有感于当前文学的某种缺陷和某种失落。
无的放矢:
2、本文作者向青年提出哪些建议?请摘录三条。
⑴
⑵
⑶
【课堂学案】
【合作解疑】
(一)1、“我设想此时此刻的你们,一定是在巨大的欢欣之中感到了某种沉重”一句中“沉重”指的是 。
2、“你们将以此为营养,充实并塑造自己”中“此”指的是 。
3、文中提到的鲁迅和李大钊都是中国文化的伟人,联系本文,你认为他们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4、文中说“我第一要劝你们,是做书呆子。只有先做呆子,然后才能做聪明人”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二)读文章,回答问题:
1、北大是无数莘莘学子向往的地方,从全文来看,你认为它的魅力表现在哪些地方?
2、作者在本文中告诉北大学生,进入北大应该做些什么?(用不超过20字概括)
3、文章题目说“富有的是精神”。为什么说“在精神方面,北大是富有的”?
4、面对北大97级中文系新生,作者告诉了他们如何学习中文?
5、“我设想此时此刻的你们,一定是在巨大的欢欣之中感到了某种沉重”中“欢欣”指的是 。
【精讲点拨】
【拓展延伸】
(一)阅读同步练习册第86页《开学致辞》回答问题。
(二)
1.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中心。
一个好用心机的人容易产生猜忌,于是会把杯中映出的弓影误认为蛇蝎,甚至远远看见石头都会以为是卧虎,结果内心充满杀气;一个心胸豁达的人往往带着平和,即使遇见凶残得像老虎一样的人也能把他感化得像海鸥一般温顺,听到聒噪的蛙声也会把它当作美妙的乐曲,结果到处就会是一片祥和之气。
2.仔细揣摩下面两个语段的内容和写法,再仿写一个语段。
有一个人去应征工作,随手将走廊上的纸屑放进了垃圾桶,被考试官看到了,他因此得到了这份工作。
——原来获得赏识很简单,养成好习惯就可以了。
有个小弟在脚踏车店当学徒。有人送来一部坏了的脚踏车,小弟除了将车修好,还把车子擦拭得漂亮如新。车主将脚踏车领回去的第二天,小弟被挖到他的公司当了领班。
——原来出人头地很简单,吃点亏就可以了。
【当堂检测】
见《学业达标分层检测14》(分层检测卷第44页)
参考答案:
【预习学案】
1、⑴好进机决不可放过,失掉了不会再来,比喻机会难得。⑵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眼里无人。⑶比喻说话做事不看对象,没有明确的目的。 2、⑴学习是不能投机取巧的,一靠积累,一靠思考。⑵抓紧时间读书,一边读书,一边思考,让自己的大脑活跃起来。⑶古今中外都读,分门别类地读。
【课堂学案】
(一)1、百年的沧桑,百年的奋斗,百年的期待,一下子也都拥到了你们的面前。
2、本世纪全部伟大的精神财富,以及这一世纪无边无际的民族忧患的洗礼。
3、围绕着“做人和做学问的统一,爱国和敬业精神的统一”来答即可 6、这句话的含义是启发人们要孜孜不倦地去读书,积累知识,“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书读多了,有了一点的知识储备,才能使自己聪明起来。
(二)1、历史悠久、人才辈出、精神富有。
2、学习做人,研究学问,做人第一,研究学问第二。
3、因为北大虽然物质贫乏但精神丰富,北大出过许多学者和革命者,有一代又一代的老师,他们都有着值得我们永远敬重的精神,作为北大学生在北大将接受本世纪全部伟大的精神财富,以及这一世纪无边无际的民族忧患的洗礼。
4、抓紧一切时间学习,广泛涉猎中外著作,包括文学、历史学、哲学、语言学等方面的著作;不仅要学好本国语言(包括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也要学好外国语,学毛笔字,识别繁体字;深入感受文学中的优秀部分,最有价值的部分,接受人类崇高精神的陶冶;把文学当做事业去创造、去发展、去发扬光大。
5、“欢欣”指的是考上北大,将接受本世纪全部伟大的精神财富。
【拓展延伸】
(一)见同步练习册
(二)1.做人要心胸豁达,心平气和。(或:做人不要心存猜忌,煞费苦心。或:做人要心胸豁达,不要心存猜忌。)
2.略
转载敬请注明“
七色花学习网”
http://3w.7se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