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扬州八怪”之首的郑板桥在山东潍县当县令时,从政廉洁,办事认真,每怀疑下面有贪污的,他都私访,弄个清楚,深受老百姓爱戴。
有一次,他接到碧云寺主持长老报告,说寺里香火钱不够开消,现在寺里连伙食开消也困难,很快就要断炊了,求衙门施舍资助一些钱款。郑板桥感到很奇怪,因为据他所知,这碧云寺香火甚盛,怎么现在寺里穷到了断炊的地步?一日中午,郑板桥去拜访这位老和尚。这个老和尚原来却是一个美食家,一向都是大鱼大肉吃着,现在正忙着作菜,刚把煎好的一碟五柳鱼放在桌上,就听到小和尚禀报:“长老!郑大人来访了。”
老和尚怕把吃鱼的秘密暴露,情急生智,把鱼扣在一口磬中,便急忙出门迎接客人。两人同至禅房喝茶,郑板桥喝茶时,闻到阵阵鱼香,又见到桌上反扣的磬,心中有数了。因为磬是和尚做佛事用的一种打击乐器,平日都是口朝上,今日反扣着,必有蹊跷。郑板桥坐近桌子,闻到一股油炸鱼香味儿,心里明白了,但是不好当面点明,小和尚献茶后,这时,老和尚说:“大人今日光临,不知有何见教?”
郑板桥有意开老和尚玩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说:“在下今日遇到一难题,特来向长老请教。”
老和尚连忙双手合十说:“阿弥陀佛,岂敢,岂敢。”
郑板桥笑了笑说:“今日友人出了一对联,上联是‘向阳门第春常在’,在下一时对不出下联,望长老赐教。”
老和尚不知是计,脱口而出:“大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今日怎么这么健忘,这是一副老对联,下联是‘积善人家庆有余’啊”。
郑板桥不由得哈哈大笑:“既然长老明示‘磬(庆)有鱼(余)’,我来得正巧,就来大饱口福吧!”说罢,走上前翻开磬,一盆油炸鲜鱼香味扑鼻,老和尚脸红耳赤,尴尬非常,再不敢求施舍钱款一事了。
转载敬请注明“
七色花学习网”
http://3w.7se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