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C 泰然处之 [tài rán chǔ zhī泰然:安然,不以为意的样子;处:处理,对待。形容毫不在意,沉着镇定。 漠然置之 [mò rán zhì zhī] 置:放。很冷淡地把它搁在一边。指对人或事态度冷淡,放在一边不理。 贬义。随遇而安 [suí yù ér ān] 随:顺从;遇:遭遇。指能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
2、D A、搭配不当,应将“起用”改为“启动”。B、成分残缺,应在“注重”后面加“把”。C、句式杂糅, “旨在……”和“以……为主要目的”两种句式取其一。
3、B “路途坎坷”照应上句的“恐惧和自卑”,“脚比路长”照应前文的“行动”并引出后文“到达远方”,A、C侧重于谈“目标”,偏离了话题“行动”;D与语段末句语意矛盾。
二、4、D 浼:沾染,污染。
5、B柳下惠,不羞污君,不辞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阨穷而不悯。与乡人处,由由然不忍去也。
6、(1)当商纣暴虐统治的时候,就住在北海海边,等待天下的清平。(得分点:“滨”“清”各1分,句意1分)
(2)我们慢慢地走吧。这是离开祖国的态度。(得分点:“迟迟”“道”各1分,句意1分)
三、7、C “人类便普遍认同人与自然对立的观念”与文意不符。由原文为“人与自然对立的观念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可知。
8.A(“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启示下”于文无据。)
9.D(遗漏条件。根据文意,人类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从自然界获取资源开展生产,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10.B 孝宗问有无列荐,正等以萍乡政绩对,乃迁国子监主簿。迁丞,转对,所言帝喜之
11、D 一般认为吏部为六部之首。
12、C “预测吴曦将来可能发动兵变”理解错误。根据文意,何异预测蜀地可能发生兵变,并没有具体预测到是吴曦发动兵叛乱。
13、①陛下同情饥民,救治病人,安葬死人,远方荒山僻岭,怎能得到实惠?(得分点:“闵念”“药”“殡”“遐”和反问句各1分,句意2分)
②何异自我推许很高,有善于作诗的名声,所著的《月湖诗集》流传世上。(得分点:“高自标致”“名”“行世”各1分,句意2分)
14、答A给3分.答D给2分,答E给1分;答其他不给分。(C“在麦克林托克的‘跳跃基因’理论的基础上”无中生有,B “为提出‘跳跃基因’这一概念,做了6年的准备工作”理解错误。文中提到的“6年”是她在提出“跳跃基因”这一概念后完全弄清跳跃基因的调控系统所花的时间。 E “痛苦”一说不准确。麦克林托克乐于为“跳跃基因”理论而不懈奋斗,就不能说这奋斗过程是痛苦的。可以说是“艰辛”的)
15、传统的基因观念认为,基因在染色体上是固定不变的,它们有一定的位置、距离和顺序,它们只可以通过交换重组改变自己的相对位置,通过突变改变自己的相对性质。(3分)而麦克林托克的“跳跃基因”理论认为基因在染色体上能够移动位置,基因可以从染色体的一个位置跳跃到另一个位置,甚至可以从一条染色体跳跃到另一条染色体。(3分)
16、①在内容上,交代麦克林托克的荣誉,突出其科学成就卓越。②在情感上,表达了对麦克林托克的赞美之情。③衬托了麦克林托克研究“跳跃基因”受到冷落的情况,也为后文她的“跳跃基因”获得认可埋下伏笔。(每点2分)
17、①荣誉加身,成就卓越。她是美国著名的植物学家、遗传免疫学家,获得过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她发现的“跳跃基因”是20世纪的最重要发现之一。②承受寂寞,执著奋斗。在众人的怀疑下,她选择沉默,坚持“跳跃基因”理论和研究,几十年后,她的理论终获认可。③她是美国科学界出类拔萃的女性科学家之一,是女性的骄傲。④淡然面对赞誉。当她获得诺贝尔奖后,她依然淡然。(每点2分;若答出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也可)
四、18、①必然要面对众人的注视 ②你不可以避开听众的视线来说话 ③克服这种视线压力的秘诀(符合上下文逻辑关系即可)
19、示例:两棵大树底下分别生出两株幼苗。幼苗一天天成长,长成小树。左边的大树竭力保护身下的小树,这两棵小树努力探出身子去亲近阳光。右边的大树牺牲了自己,它身旁的两棵小树茁壮成长,成为参天大树。
20、【写作提示】这则材料突出的是荷兰人民的品格在国家强盛中的重要意义,并且列举出了品格所涵盖的勤劳、正直、充满活力等内容。考生可以写一个国家、民族的优秀品格,也可以写品格对个人的意义与价值。
转载敬请注明“
七色花学习网”
http://3w.7se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