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麒麟, 昌黎棘城人也。父瑚,秀容、平原二郡太守。麒麟幼而好学,美姿容,善骑射。恭宗监国,为东曹主书。 高宗即位,赐爵鲁阳男,加伏波将军。父亡,在丧有礼,邦族称之。后参征南慕容白曜军事,进攻升城,师人多伤。及城溃,白曜将坑之,麒麟谏曰:"今始践伪境,方图进取,宜宽威厚惠,以示贼人,此 韩信降 范阳之计。勍敌在前,而便坑其众,恐自此以东,将人各为守,攻之难克。日久师老,外民乘之,以生变故,则三齐未易图也。"白曜从之,皆令复业,齐人大悦。后白曜表麒麟为 冠军将军,与 房法寿对为 冀州刺史。白曜攻东阳,麒麟上义租六十万斛,并攻战器械,于是军资无乏。及白曜被诛,麒麟亦征还,停滞多年。高祖时,拜给事黄门侍郎,乘传招慰徐兖叛民,归顺者四千余家。
寻除冠军将军、 齐州刺史,假魏昌侯。麒麟在官,寡于刑罚。从事刘普庆说麒麟曰:"明公仗节方夏,而无所斩戮,何以示威?"麒麟曰刑罚所以止恶盖不得已而用之今民不犯法何所戮乎若必须斩断以立威名当以卿应之。"普庆惭惧而退。麒麟以新附之人,未阶台宦,士人沉抑,乃表曰:"齐土自属伪方,历载久远。旧州府僚,动有数百。自皇威开被,并职从省,守宰阙任,不听土人监督。窃惟新人未阶朝宦,州郡局任甚少,沉塞者多,愿言冠冕,轻为去就。愚谓守宰有阙,宜推用豪望,增置吏员,广延贤哲。则华族蒙荣,良才获叙,怀德安土,庶或在兹。"朝议从之。
太和十一年,京都大饥,麒麟表陈时务.十二年春,卒于官,年五十六。遗敕其子,殡以素棺,事从俭约。麒麟立性恭慎,恒置律令于坐傍。临终之日,唯有俸绢数十匹,其清贫如此。赠 散骑常侍、 安东将军、 燕郡公,谥曰康。
(节选自《魏书·列传第二十八》,有删改)
阅读训练:
1.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麒麟曰/刑罚所以止恶/盖不得已/而用之今民不犯/法何所戮乎/若必须斩断以立威名/当以卿应之。
B.麒麟曰/刑罚所以止恶/盖不得已而用之/今民不犯法/何所戮乎/若必须斩断以立威名/当以卿应之。
C.麒麟曰刑罚/所以止恶/盖不得已而用之/今民不犯/法何所戮乎/若必须斩断以立/威名当以卿应之。
D.麒麟曰刑罚/所以止恶/盖不得已/而用之今民不犯法/何所戮乎/若必须斩断以立/威名当以卿应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 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B、古代表官职变动的词汇很丰富。如文中的“拜”和“除”指授予官职;“加”是加封,在原来的官衔上增加荣衔;“假”表临时的,代理的。
C、侍郎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代始以侍郎为三省(中书、门下、尚书)各部长官(尚书)的副职。
D、棺是外棺,即棺材的套棺,用以保护棺材。“椁”是装殓死人的器具,即棺材。上古贵族的墓里大多有棺也有椁。
3.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韩麒麟好学守义。韩麒麟幼而好学,善于骑射,性情仁厚。父亲去世时,他守丧有礼。
B.韩麒麟勇于进言。升城战役胜利后,韩麒麟向慕容白曜提出对待升城民众的看法,慕容白曜听从他的意见,组织安抚百姓,恢复旧业,因此齐人大悦。
C.韩麒麟宽政安民。其做法引来了从事刘普庆的一番劝导,但他对刘普庆的好意断然拒绝,致使普庆惭愧恐惧而告退。
D.韩麒麟恭顺谨慎。他临终时,家里只有俸绢数十匹,他让儿子用素棺殡葬,丧事从简,受到州郡宗族的称赞。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始践伪境,方图进取,宜宽威厚惠,以示贼人。(5分)
译:
(2)愚谓守宰有阙,宜推用豪望,增置吏员,广延贤哲。(5分)
转载敬请注明“
七色花学习网”
http://3w.7se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