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C(本文主要表达了为什么把唐宋八大家视为一个整体。A、B、D、主旨偏离。)
2. D(“唯一领袖”错,原文有苏轼“成为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一句)
3.C(“西昆体”并非柳开、王禹偁等提倡)
二、4、A 人终疑其游戏岐黄①,不尊不信,故凡患痘之家,非极险极逆时,医之所谢绝者,决不顾吾云谷也。
5.(3分)C(“晦日”指夏历(农历,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即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
6.(3分)A(B项,民众始终怀疑他没有把医学当作正经事做,所以凡是得了痘疹的人家,不是到了极其危险反常,别的医生拒绝治疗的时候,绝对不会找我的朋友云谷看病。C项,“艺术修养有米芾的风范”于文无据。D项,鲁云谷特别喜欢吹洞箫为唱曲的人伴奏。后来只有王公端的演唱能和他合调,其余的都不是他的对手。)
7.(1)(5分)云谷看病灵活机敏,可以救治的就救治,不能救治的看一眼就退避离开,不曾犹豫不决,前顾后盼,接受别人一文钱。
(2)除非遇到大风雨,除非碰到无可奈何的事,一定每天到他家,饮茶燃香,畅谈说笑,十三年都是这样。
8.这是一个狂放不羁,挑战世俗的谪人形象,也是那个时代不协于俗而怀不平傲世之心的文人形象(2分)。他纵情饮酒,借酒消愁,在风雨中吹笛,醉酒后头簪花朵,反戴帽子,听歌观舞,满头白发却插满黄花,这些举动足见其狂放不羁和对世俗的傲视与挑战。(3分)
9.(1)抒发了作者心中郁结的愤懑与不平,对现实政治迫害的不满、调侃和抗争(2分);(2)运用人物的动作细节描写,刻画出一个放浪不羁的形象,从而衬托内心的抑郁不平。如“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黄花白发相牵挽”(2分);(3)直抒胸臆,如“人生莫放酒杯干”“付与时人冷眼看”等(2分)
10.“长”字意涵丰富,一是关山长,二是梦魂长,突出了作者远涉关山、思念家中亲人的孤单寂寞之情的绵长。;“少”字具有暗示性,音书少,暗示思念的频密和分离的痛苦。距离的遥远、思念的绵长,与音书的稀少形成反差,凸显了寂寞孤单之情,用给人传书信的大雁少表达了不见亲人书信的无奈之情。(5分)
11. ( 6 分)相同:都通过想象,表达怀人思归之情。( 2 分)
不同: ① 晏词直抒胸臆,表达“ 离别实在太难,不如相逢团聚” 的真情,表意直率, 明白如话。( 2 分) ② 李诗委婉曲折。通过想象中的重聚反衬今夜的孤寂,表达了诗人期盼重聚的思念之情。表意深婉,含蓄隽永。( 2 分)( 意思相近即可)
(三)12、(1)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2)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3)叹门外楼头 悲恨相续
三、13、(1)考点说明:考查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概括能力。能力层级为C。
参考答案:答E给3分,答C给2分,答A给1分,答B、D不给分。
详细解析:5分。多选不给分。A项“为追求艺术”的说法不太准确,应该是“为成全对方的艺术追求”;B“一种虚荣心”的理解不恰当,应该是“乐观坚强”。D“内心受到了很大的委屈”的分析错误,是德丽雅感到自己不应该撒谎。
(2)考点说明:考查分析文学作品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
参考答案:结局出乎意料:①妻子德丽雅以“教授音乐”为名在洗衣店烫衬衣;
②丈夫乔以“到公园画画出售”为名在洗衣店做烧火工。
结局合乎情理:①德丽雅挣钱回来“疲惫不堪”为后文做烫衣工埋下伏笔,德丽雅说手上的绷带是“涂了油的软沙”为后文做烫衣工埋下伏笔。
②乔说不能让德丽雅忙着挣钱,自己也想挣一两块钱回来为下文做烧火工埋下伏笔,在一个星期六晚上乔回来把手上黑色的东西洗掉为下文做烧火工埋下伏笔。
详细解析:6分。结局出人意料2分,(德丽雅和乔)每一点1分;结局合乎情理4分,(德丽雅和乔)每一点2分,每一点中有两条各1分,意思对即可。
(3)考点说明:考查分析概括小说中人物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参考答案:①朴实善良。在艰难生活中为丈夫的艺术追求而去做工;尽管被烫伤却因骗丈夫而哭泣。
②温柔体贴。对丈夫说话亲切,关心并鼓励丈夫追求艺术。
③坚强乐观。在生活困窘中相信生活会变美好,对美好生活和艺术追求的保持着积极态度,挣到钱和丈夫庆祝。
详细解析: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只答套语不作分析给一半分。注意题干问的是“性格特征”。若学生答“勇敢、自立、纯洁”等视分析酌情给1分,若答“不诚实、软弱、虚荣”等不给分。不分点扣2分。
(4)考点说明:考查探究作品构思和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级。
参考答案:含义:①只要一心爱好自己的艺术,就可以忍受爱人为你做出的牺牲;
②只要你深爱自己的爱人,为爱人做出的任何牺牲都是可以忍受的。
效果:①(情节结构上)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使文章前后相互照应,结构完整;
②(内容主旨上)层层深入,丰富了德丽雅和乔的人物形象;突出了“有爱才有幸福”的主题。
详细解析:8分。含义4分,一点2分,若学生分别说明三处的含义,只要意思对也可,注意三处的角度有所不同。效果4分,每一点2分,分号前后各1分,意思对即可,有其它说法合理也可给分。
四、14、B(见微知著:jiàn wēi zhī zhù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一叶知秋yī yè zhī qiū 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已经来临。比喻由细微的迹象可以预料出事物的发展趋向。
以小见大yǐ xiǎo jiàn dà 从小的可以看出大的;指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或通过一小部分看出整体。)
15、C (A.成分残缺,缺主语。介词“随着”掩盖了句子的主语。可删去“随着”或者“使”。 B.搭配不当, “发展到……时候”改为“发展到……程度”;D. 语序不当,多重定语语序不当。“第一次”和“全国”交换位置,“历时三年”后移到“昨日”前。)
16、B
五、17、
【参考例文】
改变环境,成就梦想
我们惊羡一朵花的美艳,然而当初它隐匿于路边,我们将不再发现;
我们惊羡一匹骏马的矫健,然而当它驾上马车,我们将不再看见;
我们惊羡一只雄鹰的威猛,然而当它站立枝头,我们将不再关注。
改变环境,锻造自我,成就梦想。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是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的。如果他不肯出山,不被赏识,那就只能固守在南山做个普通人。正是别人发现了他,并改变了他的环境,给了他一个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他才能够在三国鼎立的涡旋中纵横捭阖,尽情发挥自己的才能。如果说“是金子在哪儿都会发光”,那么诸葛亮归隐山中还能成为金子吗?他又凭借什么发光呢?改变生存环境,才能拓展自己的活动空间,这是成就梦想的捷径和重要方式。
再看看凡•高,这个艺术的殉道者,这个“扑向太阳的画家”。他生前执著地追求艺术,热爱绘画,但他走进了一个人人讨厌他的环境中,大家都画贵妇、皇室,而他画干草、破鞋、木椅,他永远不可能被赏识。这是时代的局限和艺术之道的使然。而固执的他得不到面包,就用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是环境的罪过,它扼杀了一个天才艺术家,但这何尝不是自己的过错?如果凡•高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寻求一片适合自己的广阔沃土,或许他会开辟一个崭新的天地。然而,他没有。他就这样孤独地、悄悄地消失在宇宙中。金子,没有发光。
“如果你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环境,那你只能被淘汰。”这是联想副总裁马雪垠的生存格言。她强调了改变环境,更要在改变了的环境求生。当年毕业于北师大的马雪垠只是不为人知的文弱女生。当她遇到了柳传志(联想总裁)的时候,她的命运由此改写。在商场如战场的环境下,她发奋求知,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坚忍着,守住寂寞的清贫,她最终成功了。作为企业界的女强人,马雪垠的奋斗经历告诉我们:只有改变环境才能被人赏识,而这过程是要付出艰辛代价的。金子要发光是有条件和基础的,只有能够发光的条件才会发光。
每个有志之士都在拼,为了改变目前的环境,现代社会的变化发展不容许你坐而待毙。行动起来,为了梦想,勇敢去追吧!
雄鹰永远振翅于天空,鱼儿永远悠游于水底,骏马永远驰骋于草原。人,永远是在改变了的环境中成就梦想。
【简评】本文有三大优点:一是文章开篇通过排比议论的形式提炼出文章中心,观点鲜明。二是事例确凿。涉及古今中外,给人以材料丰厚的感觉。三是结构严谨,议论分析较全面、深刻,体现了辩证的分析思路。
改变自己
一棵在深山里长了好多年的大树,被修剪了枝叶后移栽到新建的公园里。人们围着它,议论着。一个说:“没有这次移栽,它不会被人赏识,要被人赏识就要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而我却要说:“要被人赏识就要改变自己!”
每个人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但世界不会为你而改变,环境也不会主动去适应我们自己。因而,我们只能去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进而取得成功。
也许,我们没有庄周梦蝶的浪漫,没有庄子那“泥泞中亦可”的超然;也许,我们无法像彷徨斗士鲁迅一样以血荐轩辕,深刻揭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劣根性;也许,我们没有海伦凯勒那虽然盲聋但却以心灵探求未知世界的勇敢。但至少,我们可以改变自己,让自己接受《庄子》的熏陶,让自己接受《呐喊》《彷徨》的强音,让自己接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洗礼,借助书籍,让心在潜移默化中沸腾,改变自己。
当为官仅七十多天的陶渊明挂印田园归隐山间时,他改变了自己。官场的黑暗,是他无法改变的,变的只能是自己。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与菊为伴,虽然仕途不复,但他高洁的志向却被历史所赏识,为后人所铭记。当“御用文人”李白呼唤自己放养于青崖间的白鹿即骑访名山时,他改变了自己。朝廷希望他吟风弄月歌功颂德,而他却只想一展鸿鹄之志,无法改变官场的他,只得改变自己的志向。于是寄情于山水,纵览名山大川,虽然未能圆自己的经天纬地之梦,但却造就了半个诗歌的盛唐,为后人所传颂。他们改变自己,同时也改变了时代,虽不被时人钦慕,但却被后人铭记,在历史的苍穹中闪闪发光。
那些不能改变自己的,只能被环境淘汰。高尔斯华绥笔下《品质》中的老鞋匠虽然拥有全城最好的制鞋手艺,但却不愿改变自己,致使无法跟上机器化的时代,坚持手工制好每双鞋,最终饿死在自己的鞋铺中。改变自己,方能跟上时代的脚步,方能不被环境淘汰。
改变自己,方可以意志的血滴和拼搏的汗水酿成历久弥香的琼浆,方可以不凋的希望和不灭的梦想编织绚丽辉煌的彩虹,方可以永恒的执著和顽强的韧力筑起固若金汤的铁壁铜墙……
[简评]
这是一篇构思巧妙、立意深远的佳作,文章紧扣话题,在层层推进中深化主题。言为心声,可见小作者的认知能力!
【参考译文】
会稽宝祐桥的南面,有家小小的药铺,是我的朋友鲁云谷行医卖药的地方。
云谷对茶的道理和学问有深刻的领悟,知心的朋友每天聚集在一起品茶,接连不断地前,以至应付接待不过。别人对这种烦琐的事会感到疲倦,但云谷却乐此不疲。他的医术擅长治疗痈疽,更专长于治疗痘疹。但都凭聪慧明审行事,治疗不一味效法前辈医师,处方不一味沿袭古书,每次都是考虑病情后再配药剂,并不沿袭旧方,医术高明。民众始终怀疑他没有把医学当作一件正经事做,不尊重信奉古代医学的条条框框,所以凡是得了痘疹的人家,不是到了极其危险反常,别的医生拒绝治疗的时候,绝对不会找我的朋友云谷看病。云谷看病灵活机敏,可以救治的就救治,不能救治的看一眼就退避离开,不曾犹豫不决,前顾后盼,接受别人一文钱。
他生性极其喜欢洁净,有米芾一样的癖好,痛恨吸烟喝酒,痛恨别人采摘花朵;特别痛恨别人吐痰擤鼻涕弄脏地面。所以不是趣味高尚的人,都不能和他长久交往。
他从小就有多方面的技艺,羌笛、胡琴、凤笙、斑管这些乐器,没有不能精妙演奏的。而且特别喜欢吹洞箫为唱曲的人伴奏。以前他和李玉成两人一奏一唱配合得很和谐,后只有王公端的演唱能和他合调,其余的都不是他的对手。
他亲密的朋友只有陆癯庵、金尔和与我三人,除非遇到大风雨,除非碰到无可奈何的事,一定每天到他家,饮茶燃香,畅谈说笑,十三年都是这样。今年三月的最后一天,云谷二更天才睡。第二天叫他,没有起,推门进去,他已在床上去世了。我和尔和听到这消息后十分惊诧,匆匆忙忙地赶到他家探望,痴呆地站着,失神了好久。所谓生死大事,这般迅速,真像梦幻一般,令人悲痛悼惜不能停止。回坐在书房里,回忆云谷的生平,于是为他写了这篇传记。
张岱说:云谷心胸豁达开朗,所有人情反复无常、势利的事,全不能进入他的心里。所以他一生不懂得写作,却有诗意;不懂得绘画,却有画意;未走出街市,却有山林意。至于他结交好友,只是缘自性情,不是由于虚假勉强。几个月前有朋友到家座谈,他让仆人拿出贮藏的雪水煮茶,却被妻子大加指责,云谷很生气,整整十天不和她说话。他告诉我弟弟说:“我把朋友看作性命一样,她竟然想断绝我的朋友。”只这一句话,就完全可以看出他的侠义心肠,这难道是不读书、不懂得文的人能够说出的话语吗!
转载敬请注明“
七色花学习网”
http://3w.7se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