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A给3分,选C给2分,选B给1分。【解析】B项不准确,作者以“倒插门”为题,确有引起读者注意的意图,但更重要的是,作者借“倒插门”显示了凑合老汉宁可背上“倒插门”的名声也不选儿子当村长,从而表现他在大是大非面前不凑合的特点。D项错在“写出了立秋动作的敏捷”,这不是写他的敏捷,而是在表现他的鬼鬼祟祟。E项,“突出了老汉答应为儿子投票时认真的情态”不对。老汉连用三个“记”,实际是不耐烦的表现,是急欲让儿子停止劝说。
2、①耿直(或:坚持原则)(或:不徇私情)。他认为两个儿子都不适合当村长,所以不投他们的票。②不善打理生活。连做饭这样的事他都做不好,只好跟着儿子过。③隐忍,委曲求全。虽然遭儿媳冷嘲热讽,他并有声张,只是默默地忍受。④讲究策略。对两个儿子的请求不明确表态,投票时缺席。(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满分。意思对即可。共6分)
3、①听了立春的游说后,凑合老汉很吃惊,委婉地表示不同意。因为他心里认为立春太自私、名声差。(2分)②听了立秋的游说后,凑合老汉也不同意,但有所犹豫。不同意是因为立秋爱撒酒疯,而且看出立秋人品不好;犹豫是因为立秋说媒的事让他动了心。(2分)作用:③写出反应的不同,可以避免小说情节重复,使人物形象更真实、生动。(2分)(意思对即可,共6分。)
4、①从情节上看,点出了两个儿子向凑合老汉游说的结果:凑合老汉不同意他们当村长,不肯为他们投票。同时暗示了凑合老汉得罪儿子后的最终归宿,为老汉的人生添加一抹亮色。②从人物形象上看,本结尾显示出凑合老汉有点儿狡黠,使老汉的性格更丰富,形象更鲜明。③从结构上看,最后一句扣住题目,使题目有了着落。④从表达效果上看,这个结尾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幽默风趣,富有生活气息,加深了读者的印象。(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共8分。)
5、表层含义是说明老汉不善料理自己生活的特点,(2分)深层含义是指他在是非问题上决不凑合的性格。(2分)
6、(1)运用细节(或:神情、动作)描写,(1分)表明立秋说中了老汉的心事,暗示了凑合老汉跟着儿子立春过生活的不如意。(1分)(2)运用语言描写,(1分)连用三个“记”,表现了老汉对儿子劝说的强烈厌烦情绪。(1分)
l
转载敬请注明“
七色花学习网”
http://3w.7se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