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太夫人告之曰: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毋以是为我累。”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以庇而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邪?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自吾为汝家妇,不及事吾姑;然知汝父之能养也。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吾之始归也,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间御酒食,则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余,其何及也!”吾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然耳。既而其后常然,至其终身,未尝不然。吾虽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汝父为吏,尝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矧求而有得邪,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回顾乳者剑汝而立于旁,因指而叹曰:“术者谓我岁行在戌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故能详也。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邪!呜呼!其心厚于仁者邪!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汝其勉之!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修泣而志之,不敢忘。
(节选自欧阳修《泷冈阡表》)
【注】《泷冈阡表》是欧阳修为其父母墓道写的一篇碑文。欧阳修父亲,字仲宾,文中“太夫人”系欧阳修母亲郑氏。
阅读训练:
1、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免于丧适然耳 适然;才会这样
B、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 恨:怨恨
C、其平居教他子弟 平居:平时
D、吾之始归也 归:女子出嫁
2.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B、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 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郞
C、因指而叹曰 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
D、汝其勉之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及写法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从居家廉洁、奉亲至孝、为官仁厚三个方面反映了欧阳修的品质。
B、太夫人所言着眼点在于“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有后也”。
C、援证母言表旌其父,写法上平铺直叙,娓娓道来,如以欧阳修治狱之叹验其仁一段。
D、本文语言平易,极富情感,是自肺腑中流出而不事修饰之文。
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
(2)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
(3)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
答案:
1、B(恨:遗恨,遗憾)
2、C(而,连词,修饰关系。A、前“之”,助词,取消独立性;后“之”,助词,的。B、前“以”连词,因为;后“以”,介词,凭借。D、前“其”,语气副词,表希望;后“其”,代词,它的。)
3、D
4、(1)你父亲做官,廉洁却喜欢周济别人,又好结交朋友。(3分)(2)死后丰厚的祭祀,还不如生前微薄的奉养。(3分)(3)常常为死囚求生路,还不免错杀,更何况是一些人常常想方设法把人处死呢?(4分)
转载敬请注明“
七色花学习网”
http://3w.7se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