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麟德初,刘祥道巡行关内,勃上书自陈,祥道表于朝,对策高第。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沛王闻其名,召署府修撰,论次《平台秘略》。书成,王爱重之。是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怒曰:“是且交构。”斥出府。勃既废,客剑南。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闻虢州多药草,求补参军。倚才陵藉,为僚吏共嫉。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事觉当诛,会赦除名。父福畸,繇①雍州司功参军坐勃故左迁交趾令。勃往省,度海溺水,痔而卒,年二十九。
初,道出钟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尤喜著书。初,祖通,隋末居白牛溪,教授门人甚众。尝起汉、魏尽晋作书百二十篇,以续古《尚书》,后亡其序,有录无书者十篇,勃补完缺逸,定著二十五篇。
勃兄剧,弟助,皆第进士。剧,长寿中为凤阁舍人,寿春等五王出阁,有司具仪,忘载册文,群臣已在,乃悟其阙,宰相失色。剧召五吏执笔,分占其辞,粲然皆毕,人人嗟服。
助字子功,七岁丧母哀号,邻里为泣。居父忧,毁骨立。服除,为监察御史裹行。初,勔②、剧、勃皆著才名,故杜易简称“三珠树”,其后助、劫又以文显。劼蚤卒。福畸少子劝亦有文。福畸尝诧韩思彦,思彦戏曰:“武子有马癖,君有誉儿癖,王家癖何多邪?”使助出其文,思彦曰:“生子若是,可夸也。”
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号“四杰”。炯尝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议者谓然。(节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注]①繇:同“由”。②勔:堂兄王勔。
阅读训练: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指瑕》以擿其失——擿:指出
B.倚才陵藉,为僚吏共嫉——陵:欺侮
C.请遂成文,极欢罢——极:非常
D.剧召五吏执笔,分占其辞——占:口授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祥道表于朝/苟全性命于乱世
B.是且交构/不出,火且尽
C.长寿中为凤阁舍人/如今人方为刀俎
D.其后助、劼又以文显/竭忠尽智,以事其君
3、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B、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C、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D、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勃天资聪颖,通过自荐、引荐、对策,不到二十岁就被授予官职。
B.王氏兄弟学识超群,王福畴以此为荣,但也因儿子在官场受到牵连。
C.王勃把其祖父撰写的只传下目录而遗失了文章的《尚书》补充完整。
D.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因文章世称“四杰”,杨炯却不以为然。
5、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极:动词,尽情享受。)
2、B(B、将要。A、向/在。C、官居、做/是。D、介词,凭借/连词,来。)
3、D( 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授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4、C(原文为“《尚书》续篇”而非“尚书”。)
5、(1)曾经登上葛愦山远眺,感慨丛生,想到诸葛亮的功业,赋诗抒发自己的情怀。
(2)事先背地里命他的女婿作一篇序来向宾客夸耀,于是拿出纸笔遍请宾客作序,大家都不敢应承,到王勃那里,竟淡淡地接过笔来,也不推辞。
转载敬请注明“
七色花学习网”
http://3w.7se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