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我起得很迟,午饭之后,出去看了几个本家和朋友;第三天也照样。他们也都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家中却一律忙,都在准备着“祝福”。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2银镯子。煮熟之后,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可就称为“福礼”了,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3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4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5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
阅读训练:
1、文中“他们也都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一句在反映社会背景方面有什么作用?(2分)
2、作者详细描写鲁镇“祝福”的情景,并且特别点明“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自然也如此”,这和写祥林嫂的命运有什么关系?(4分)
3.根据鲁四老爷书房的相关描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出适当的内容。(4分)
(1)鲁四老爷在书房里挂着朱熹“事理通达心气平和”的对联,但另一联却“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
(2)他案上的几部书则又表明他的身份是________________。
4.小说中描写鲁四老爷的书房,有哪些作用?(4分)
答案:
1.揭示辛亥革命后人们的思想并未有什么变化。(关键词语是“单”)。
2.显示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阶级关系、风俗习惯、思想等依旧不变;这样的社会环境预示了祥林嫂悲剧的必然性。
3、(1)他俨然崇信理学,把理学作为人生信条,但实际上是伪善的“道德家”。(2)地主阶级知识分子。
4、(1)交待鲁四老爷的阶级身份(2)表现他的思想性格(3)暗示造成祥林嫂悲剧的社会环境。
转载敬请注明“
七色花学习网”
http://3w.7se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