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苏东坡凭借自己的才学考中进士、且名列前茅。(2)欧阳修在同僚面前对苏东坡的赞赏。
2、(1)才子。通过礼部的初试,又通过了殿试,且名列前茅。(2)诚实。苏东坡在文章中为了佐证自己的观点,杜撰了皋陶与尧的一则对话。在梅尧臣问起的时候,苏东坡给予了如实回答。
3、(1)欧阳修相貌不美,耳朵奇长上唇很短,笑起来露出上牙床,作者不因为他是大家而对此避讳。(2)苏洵拜见欧阳修、韩琦后,又被引见高官大员,但苏洵态度冷淡自负,没有在大官面前留下好印象。对此,作者是如实交代。
4、(1)杜撰的名人对话,虽然可能合乎情理,但也说明苏轼治学不够严谨。(2)为了在考生中胜出,作为一个年轻学子,杜撰名人对话,情有可原。
5.(4分)(1)朝廷准备殿试。(2)苏轼名列前茅。(3)苏轼杜撰论据。(4)苏轼受到推崇。
(一个要点得1分。学生答案与参考答案意思大致相同即可。)
6.(5分)(1)结尾一段主要运用的是侧面描写(或衬托)的表现手法。(2分)
(2)作用是:通过文坛领袖欧阳修对苏轼的激赏来突出苏轼横溢的才华。(2分)如:(1)欧阳修说:“读苏东坡来信,不知为何,我竟喜极汗下。老夫当退让此人,使之出人头地。”(2)欧阳修一天对儿子说:“记着我的话。三十年后,无人再谈论老夫。”(3)读苏东坡来信,我竟喜极汗下。(4)苏东坡死后的十年之内,大家都谈论苏东坡。(结合其中一处分析即可,1分。)
7.(6分)林语堂的话是对苏东坡极为恰当的评价。
(1)苏东坡传是一个元气淋漓,富有生机的人。如,①苏轼在殿试中实际上是获得第一名,名震京华。文章文坛领袖欧阳修激赏。②苏轼为官一方,总能造就百姓,赢得赞誉。③苏轼多次被贬,历尽坎坷,却活的潇潇洒洒。等等。
(2)苏东坡是一位个性飞扬,亲切可爱的读书人。
如,①竟然在科举考试中杜撰故事。当梅尧臣询问苏轼所写论据来自何处时,苏轼轻松的说:“是我所杜撰。”继而又说“帝尧之圣德,此言亦意料中事耳”。②与佛印交往中表现出的幽默、机智。③《石钟山记》对前人的质疑。④一反婉约词的缠绵悱恻,创豪放词派。等等。
(3)苏东坡才华超群,令人敬佩。
如,他的诗、词、散文、绘画、书法自成一家。
(答出一个要点,且结合文本和对苏轼的了解分析,得2分,满分6分。)
感谢talhz投稿
转载敬请注明“
七色花学习网”
http://3w.7se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