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集锦 >> 小学试题 | 初中试题 | 高中试题 | 专项练习 | 其它
站内搜索: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试题集锦 >> 专项练习 >> 阅读文章

增强生态意识,建设生态文明(节选)---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

来源:七色花学习网 作者:七色花学习网 发布时间:2017-02-01 查看次数:779
人类的发展史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自人类诞生之日起,在与自然相处中,由畏惧自然到了解自然,再到征服自然、保护自然,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几经变幻,人类对自然的态度也不断发生变化。在古代,生产力的低下使先民们不得不敬畏自然,有限制地索取自然资源,这也使得文明得以延续;工业革命以后,人与自然对立的观念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这种忽视自然和人类的共同性、单纯夸大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的生态意识,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灾难。近期的雾霾天气更是引起我们对人类与自然应当如何相处的反思。只有增强生态意识,才能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才能探索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科学路径。
增强生态意识,建设生态文明,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相互制约。”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是以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坚持“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等于共产主义”,而这种思想的核心即要实现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强调人的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认为人的社会属性是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形成的,人的解放只能是在对自然规律认识的基础上去积极地顺应自然,等等。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为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指南。
增强生态意识,建设生态文明,需要认识到人与自然界的一体性。恩格斯曾指出,当人类向自然界进军的时候,切不可忘记,“我们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支配自然界,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这是因为,人与自然是一体的,对自然界过度的索取就等于伤害人自身。当前,沙尘暴、泥石流等灾害多发,其原因除了自然条件本身发生变化之外,生态环境遭受人为破坏也是原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一些人没有意识到人与自然的一体性,为了追求眼前利益而大量破坏植被造成的。因此,只有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界的一体性,才有可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有所成就。
增强生态意识,建设生态文明,需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人类为了生产满足自身需要的生活资料,必须通过劳动向自然索取,因此,向自然索取具有必然性。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环境污染严重,在这种严峻的国情之下,不向自然索取、放弃发展是行不通的,因为生产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但必须尊重自然规律,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只有这样才能在资源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相和谐。
  (选自蓝强《增强生态意识,建设生态文明》,有删改)
阅读训练: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类从诞生之日起,便与自然相处,人类起初畏惧自然,后来逐渐了解自然,再后来懂得征服自然、保护自然。
  B.在古代,人类的生产力低下,人类敬畏自然,人类虽然只能从自然界有限地索取资源,但人类文明仍得以延续。
  C.工业革命以后,人类便普遍认同人与自然对立的观念,单纯夸大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导致严重的生态灾难的发生。
  D.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历史科学可以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自然史和人类史两者之间不可分割,相互制约。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启示下,人类意识到,如果现在不增强生态意识,就无法科学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B.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强调人的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其核心是实现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其高度重视自然主义。
  C.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指出,人的社会属性是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形成的,人类应认识自然规律,积极顺应自然。
  D.人类如果向自然界过度地索取,终会伤害自身,因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体的。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应意识到这一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现在沙尘暴、泥石流等灾害多发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自然条件发生变化,二是人们为眼前利益而大量破坏植被。
  B.人类为了获取自身需要的生活资料,必然要向自然索取,但这种索取应在资源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否则会破坏生态环境。
  C.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环境污染严重,现在,我国应努力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D.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是生产发展,人类从自然界获取资源开展生产,能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答案:
1、C “人类便普遍认同人与自然对立的观念”与文意不符。由原文为“人与自然对立的观念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可知。
2.A(“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启示下”于文无据。)
  3.D(遗漏条件。根据文意,人类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从自然界获取资源开展生产,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转载敬请注明“七色花学习网http://3w.7seha.com
您读过此篇文章后的感受是:
0
0
0
0
0
0
0
0
欠扁 支持 很棒 找骂 搞笑 扯淡 不解 吃惊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更新  
·舟中对月---诗词鉴赏专项训练
·溪上遇雨(二) ----诗词鉴赏专项训练
·朝中措(次韵同官约瞻叔兄及杨仲博约赏郡圃
·华下---诗词鉴赏专项训练
·九月二十日微雪怀子由弟(其一)----诗词鉴
·除夜寄弟妹---诗词鉴赏专项训练
·九日和韩魏公----诗词鉴赏专项训练
·都下无忧馆小楼春尽旅怀二首---诗词鉴赏专项
·江行寄远---诗词鉴赏专项训练
·浣溪沙•洞庭 ----诗词鉴赏专项训练
·古从军行---诗词鉴赏专项训练
·落梅---诗词鉴赏专项训练
·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诗词鉴赏专项
·徐孺子祠堂-----诗词鉴赏专项训练
·沁园春•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诗词鉴
阅读排行  
·画夜诗雨---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
·家有斑鸠----语文阅读专项训练
·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农民工--一个英雄的群
·背楼的父亲----语文阅读专项训练
·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锄柄上的眼睛
·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悠长的铃声
·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慈善的不是钱,是心
·徐坚---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
·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麦黄黄 杏黄黄
·“衣食足”应“知书趣”--现代文阅读训练
·心境防割---现代文阅读训练
·被时间决定的讲述--语文阅读专项训练
·坚守的胡杨----语文阅读专项训练
·致吾女---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答案
·为了尊重,不谢幕----语文阅读专项训练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 | 鲁ICP备11027593号| 联系邮箱:llcycy@126.com | 在线QQ:877049710 | Copyright 2025 | 版权所有 3w.llcy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