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集锦 >> 小学试题 | 初中试题 | 高中试题 | 专项练习 | 其它
站内搜索: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试题集锦 >> 专项练习 >> 阅读文章

回归---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

来源:七色花学习网 作者:七色花学习网 发布时间:2016-10-22 查看次数:884
 
杨清舜
快到边境时,天已暗了下来,他也又渴又累。这些天来,离开家乡越远,他对自己的未来就越不放心了,对家人的思念也越浓烈。
饱一顿饥一顿且天天担惊受怕的生活,使他消瘦了许多。但是,快到边境的现实却又使他的心中有了一丝丝的兴奋。因为一旦走过国境线,他就有可能什么事也没有了,从此他便不用再担惊受怕。
这时,他的肚子已饿得咕咕直叫。“得先找个吃睡的地方,明天过境后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于是,他就开始留心四处的灯光。
又走了一阵,他便看见了藏在树林边的那间小木房。于是,他不安地去敲门,但是他放在左边衣袋里的手却握紧了他这些天来一直带着以防不测的那把尖刀。
几声狗吠后,门嘎的一声开了,于是他便看见一位70多岁的驮背老人,提着灯在看他。“大爷,我是做生意的,走到前边天就晚了,想到你家借宿一晚,你看行不行?”
“哦!好!好!进来吧!”
他松开了握着刀的手,迈进了木门,老人在他的身后嘎的一声关上了门。
“哦,来客了!来——快请坐!老头子,快热点饭菜!”伴随着一个女人沙哑的声音,他便看到床上躺着的一位老阿婆。
与老阿婆聊天的同时,驮背老人便忙着给他做饭。或许因为老阿婆是农村人不知外边的世界,在问了他的经历后,老阿婆说的便都是乡间之事,说自己如何因病一身瘫,今年苞谷如何受灾,他听着听着便有些感动。因为从小在城里,他确实不知农村之苦呀。
很快,一盆热腾腾的饭和三个小菜便摆在了他的面前,老阿婆不好意思地说:“唉,今年收成不好,我那憨儿子进城打工又受了点伤,没菜招待你呀!”他忙说:“没关系,没关系!这么多菜已足够了!”接着他又问:“你们的儿子在城上打工受伤了,在哪里呀?”
“在海城,好长时间不回信了,听说伤不重,我们又没法去,这个憨儿子,也不知过年还能不能回来!”
“海城?”他不禁脱口而出。
“是呀!”老阿婆说“你是海城人?”
“不,我经常去那里进货!”他有些不安地说。
“哦!如果你再去,请帮我找找我儿子,让伤好点就赶快回来,找不到钱没关系,咱们一直穷了这么多年照样过呀,哪家过年不是图个平平安安!”接着,她又对驮背老人说到:“快拿照片来,让这位客人看看咱二憨的照片,以防万一遇到也不知道!”这时,他就莫明其妙地想起家中的妻子和儿子来,他发现其实自己也有许多放不下的东西。
饭菜很一般,但他吃得很香。其中一道是煎鸡蛋,他知道,这是农村人给的最好礼遇了。他刚放下碗,老人的照片也拿来子,他接过照片一看,马上就呆住了。那照片上的人憨厚的目光,竟然那么的熟悉,却又是那么的刺眼。
“这就是你儿子?”他不安地问。
“是呀,这小子虽然有点憨,但蛮孝的,去年他妈因病瘫痪,本来可以医好,但却没钱医治。所以,今年才开春他就闹着要到外地打工,说要把他妈的病治好,可这几个月却一直没有联系了。看,他的地址在这里。”驮背老人感慨地指着照片说。
看了照片的背面,他如电击一般打了个寒颤,便问“你儿子叫赵二憨,是吗?”
“啊,你认识?”两位老人不约而同地问。
“岂止是认识,我们还是朋友们呢!”他果断地说。
“啊——你是他的朋友!啊——太好了!”两位老人又是异口同声地说,“我儿子他好点了吗?”
“我也不知道。我已出来好几天了,不过,听朋友们说没事。”他又想了一下说,“这次出来前,二憨还借给了我1万块钱!家里急着用钱,我先还给你们吧!”说着,他便从包中拿出l万元钱递给驮背老人。
“这孩子,真的有出息了!”老人颤巍巍地说。
这时候,他的眼圈红了!
当晚,他边与老人聊天边抢着为老人做家务事,老人不让他做,他便说:“我和二憨是生死兄弟,他不在,应该由我为你们做点事。”两位老人高兴地对他赞不绝口。
第二天早晨,他便告别老人上路了。临别前,驮背老人递给他10个煮好了的鸡蛋,他本不要想,但想想还是接过了。出门后,他在路上一直小跑着,但不是走向境外,而是沿原路返回。到了手机有信号的地方,他便拨通了当地公安部门的电话。
他是坐着警车回海城的。在车上,他如释重负。半个月前,他所承包的矿山发生了塌方事故,为了逃脱责任,他带着所有的钱向边境逃亡。他知道,在受伤的人中,就有老人的儿子,一个叫赵二憨的工人。
(选自《文艺生活》)
阅读训练: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开篇善于营造悬念,“他”又渴又累又饿,又远离家人,但快到边境,还是使他的心中有了兴奋,“他”有可能什么事也没有了。
B.“他”从“握紧以防不测的那把尖刀”到“松开了握着刀的手”,体现了“他”从警惕到放松的心理过程,也突出了“他”胆小的性格特征。
C.小说从“他”为过夜投宿踏入老人的家,到给老人一万元钱,到告别老人上路,老人始终没有发现“他”的真实身份,表明“他”善于欺骗的一面。
D.小说以主人公出逃到回归为线索,叙述了“他”在出逃时的所见所闻,两位老人的行为与生活状况深深刺痛了“他”,使他完成了由出逃到回归的转化。
E.小说擅长人物的刻画,尤其重视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在“他”与两位老人的交谈接触中,凸显了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
2、作品中的老人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3、赵二憨的照片在文中有什么作用?(6分)

4、有人说,结尾有画蛇添足之感,可以将尾段删除。你怎么认为?谈谈你的看法。(8分)
转载敬请注明“七色花学习网http://3w.7seha.com
您读过此篇文章后的感受是:
0
0
0
0
0
0
0
0
欠扁 支持 很棒 找骂 搞笑 扯淡 不解 吃惊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更新  
·舟中对月---诗词鉴赏专项训练
·溪上遇雨(二) ----诗词鉴赏专项训练
·朝中措(次韵同官约瞻叔兄及杨仲博约赏郡圃
·华下---诗词鉴赏专项训练
·九月二十日微雪怀子由弟(其一)----诗词鉴
·除夜寄弟妹---诗词鉴赏专项训练
·九日和韩魏公----诗词鉴赏专项训练
·都下无忧馆小楼春尽旅怀二首---诗词鉴赏专项
·江行寄远---诗词鉴赏专项训练
·浣溪沙•洞庭 ----诗词鉴赏专项训练
·古从军行---诗词鉴赏专项训练
·落梅---诗词鉴赏专项训练
·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诗词鉴赏专项
·徐孺子祠堂-----诗词鉴赏专项训练
·沁园春•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诗词鉴
阅读排行  
·画夜诗雨---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
·家有斑鸠----语文阅读专项训练
·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农民工--一个英雄的群
·背楼的父亲----语文阅读专项训练
·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锄柄上的眼睛
·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悠长的铃声
·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慈善的不是钱,是心
·徐坚---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
·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麦黄黄 杏黄黄
·“衣食足”应“知书趣”--现代文阅读训练
·心境防割---现代文阅读训练
·被时间决定的讲述--语文阅读专项训练
·坚守的胡杨----语文阅读专项训练
·致吾女---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答案
·为了尊重,不谢幕----语文阅读专项训练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 | 鲁ICP备11027593号| 联系邮箱:llcycy@126.com | 在线QQ:877049710 | Copyright 2025 | 版权所有 3w.llcy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