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卫东
姗姗走了,走的时候连门都不关,好像故意让我看着那把橘红色的伞,消隐在茫茫的雨帘中……
我徘徊在清冷的街上,惆怅若失,思绪万千。
“对不起,让你久等了!”一位姑娘从刚刚停稳的十四路汽车上跳下来,“啪”的一声,张开自动伞,路牌下的小伙子钻进去了,两个人肩依偎着肩,像一朵浮动的红云,渐渐远去了,留下一缕沁人的芳馨,撒落一串串笑语欢言……
两个小时前,姗姗走进我的房间,也是说了一句同样的话,然后,把伞一转,嘿,雨珠甩了我一身一脸。明天,她报考文工团,要做小品,今晚,邀我当“临时导演”。于是,时间和空间在我的小屋里开始高度地交替-----两个青年,正在收听解放区广播,一群国民党特务突然出现在面前;失散多年的母女邂逅重逢,近在咫尺,却又不能相认。姗姗的表演成功极了,她时而侧面而视,神色安然;时而双眸含情,强忍泪泉……
在柔和的灯光下,看着她那窈窕的身段,不知为什么,我一下子竟想起了“她”,想起那已经飞走的春燕。于是,我鬼使神差地出了一个时代感强的小品《失恋以后》----悲剧也许就从这里发端。
姗姗娇嗔地瞥了我一眼,沉思了片刻,开始进入角色:她先把荷叶式的头发随意抚乱,又痛苦地睁大眼睛,然后紧锁眉头,一会儿啜泣,一会儿悲叹……
失恋,仅仅是这样吗?不,初恋的她,也许还无法体验失恋的伤感。我和“她”,不是感情破裂的分手,而是她那个门阀观念深重的父亲,在我们之间掘了一道不可逾越的“天堑”。那天,当“她”迈上公共汽车的踏板,回过头,向我送来最后的一瞥时,我的心都碎了。形只影单,好像漂泊在浩渺无边的大海上的一只孤帆……
“嘿!愣什么神儿?”我告诉了她应该怎样把握此时的情感。她听了,惊讶地看着我,稍后就以少女的敏感问:“你怎么有这么深切的体验?”
“我?”我支支吾吾……信口胡诌?搪塞敷衍?……不,我不愿让爱情的彩虹投下欺骗的阴影,哪怕是一丁点。
“你!”姗姗听我说完逝去的一切,脸涨得通红,呼吸急促,声调发颤,“你原来爱过?人的一生只能爱一次,可你……”她话未说完,转身拿起墙角的伞,留下一句,“咱俩就此一刀两断……”
没曾想到,伟大的表演艺术家,竟弄假成真!
雨丝,组成无数道密集的雨帘,在夜风中摇曳,捶打着我的脸。真凉!我踽踽地往回走,一股淡淡的芳馨突然飘到我的鼻尖,啊,那橘红色的伞,像一朵玫瑰,在我的头上开绽。
“啊,是你……姗姗!”
她笑了,眼角挂着两颗晶莹的泪珠:“我想起了一位哲人的话,纯洁的不一定是白的。”
雨丝,淅淅沥沥;情意,蜜蜜绵绵……
(选自《中国新文学大系•微型小说卷》,有改动)
阅读训练: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小说通过创设诗化的氛围叙述了一对青年男女的感情波折,并借女主人公之口,揭示出现实生活一个普遍而深刻的哲理:“纯洁的不一定是白的。”
B、在做姗姗“临时导演”时“我”让姗姗表演《失恋以后》是想借演出之名让姗姗体验失恋以后的苦痛,以此来考验姗姗对爱情的诚意。
C、作者运用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等方法详细描写姗姗表演《失恋以后》的细节,以突出她表演时因情感投入不够而没有成功,也说明她没有失恋过。
D、“我”把自己的初恋经历和盘托出,是因为“我”认为爱情的彩虹里不能有欺骗的阴影,这体现出“我”对爱情一丝不苟的严肃态度,也表明“我”的态度。
E、小说中,“我”用“我”失恋以后的真切体会指导姗姗表演《失恋以后》,从而导致“我”和姗姗的爱情险象环生,但最终的结局是圆满的。
2、请简要分析姗姗的性格特点。(6分)
3、文中善于借助雨景描写刻画人物。文中写到了哪些雨景?这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4、这篇小说以“橘红色的伞”为题,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转载敬请注明“
七色花学习网”
http://3w.7se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