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阅读训练: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衡少善属文 属:撰写
B.连辟公府不就 辟:开辟
C.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雅:平素
D.公车特征拜郎中 拜:授予官职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②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A.两个“为”字相同,两个“以”字不同。
B.两个“为”字相同,两个“以”字也相同。
C.两个“为”字不同,两个“以”字相同。
D.两个“为”字不相同,两个“以”字也不相同。
3.下面的句子全都能够表现张衡“淡泊名利”的一组是
①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②常从容淡静
③举孝廉不行 ④连辟公府不就
⑤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⑥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③④⑤ D.①③⑤
4.下列对该部分文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一开始介绍张衡的姓名、籍贯,这是纪传体史书的通例,接着介绍他的经历、广博的学识、非凡的才学,这是科学发明创造的重要前提。
B.张衡虽然才华横溢,却没有骄尚之情,这一点难能可贵,也是他取得超凡学术成就的思想基础。
C.张衡淡泊名利,不好交接俗人,对他们敬而远之,这种生活态度,对他的仕途和学术研究都没有影响。
D.张衡作《二京赋》,从其目的而言,可见他有忧国忧民之心;从其写作所用时间而言,可见他有严谨的创作态度。
答案:
1.B(辟,征召)
2.D(前句“为”是介词“替,给”,后句“为”是“做”;前句“以”是连词“用来”,后句“以”是介词“因为”。)
3.C(①表现其谦逊,②表现其宁静的心境,⑥表现其在文学上的造诣。)
4.C(“对他的仕途和学术研究都没有影响”不当,从全文来看,应是有影响的。)
感谢talhz投稿
转载敬请注明“
七色花学习网”
http://3w.7se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