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天地 >> 初中作文 | 小学作文 | 高中作文 | 原创作品 | 其它
站内搜索: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章天地 >> 高中作文 >> 阅读文章

【佳作示例9】底气

来源:语文学习网 作者:语文学习网 发布时间:2012-05-19 查看次数:1449

    转眼之间,我已站在了高三的跑道上。面对突如其来的高考,我们不能畏惧,我们需要的是三年知识积累所蕴含的底气。在任何时候,我们都需要这种来自灵魂深处的呐喊。

    有了底气,我们才能够正视生活的挫折。三毛,这个曾经让人为之狂热的名字,撼动了多少年轻的生命。她与爱人在撒哈拉大沙漠完婚,定居,过着幸福的生活。可当生活的灾难来临时,面对着爱人的离去,三毛并未就此堕落,而是用绝美的诗歌与柔情的文字述说她对爱人的不舍与对撒哈拉大沙漠无限的敬意,开创出一条崭新的文学之路——流浪文学。

    是什么让一个单薄到让人心疼的女子坚强地面对苦难,吟诵出灵魂的诗篇,毫无疑问,底气使然。在底气背后,是千百年来千姿百态的坎坷生命,却创造出了令人肃然起敬的民族状景。

    终于明白,底气不仅是基本的信心和力量,更是伟大的民族流淌的血液,是数千百年来雕琢积淀的文化底蕴。

    忽而思及孔尚任的《桃花扇》,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想到了古都金陵,秦淮河畔凄艳哀绝的身影……都是伟大民族历久弥新的文化底气。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紧跟着刘禹锡《乌衣巷》的韵脚,想到了宽帽高履的乌衣士族沿着先人踏过的青石板缓慢踱入,恍若隔世。

    站在文德桥上,桥下楼榭栉比,舟影、楼影、人影交相辉映。站在王谢故居的门前,看历史沧桑,雕琢出让人为之肃然的文化底气。谢安以淝水之战名声大振,而二王的书法则光照千秋,成为流传后世临摹的传世之作,看王右军的《兰亭》,其子献之的《春秋》,翰香袭人,流韵悠长。

    谢安的一战成名必是底气使然,而二王书法中蕴含的底气也必是来自灵魂深处的呐喊。

    底气是实力的象征,也是一个人内心世界最真实的写照。

    没有底气,王勃何以吟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佳句,而“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亦是王勃对自我底气最充分的认定。

    没有底气,谭嗣同何以吟出“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而将侩子手手中的刀惊落于地呢?!

    有了底气,生命将不再暗淡,而高三所剩的路也将云淡风清。似乎那么一瞬间,习题,测验,老师的谆谆教诲乃至曾经设想的恐惧都已成了弦外之音,都因有了底气而消散,阳光中斑斑驳驳的尽是年轻人匆忙的心跳……

转载敬请注明“七色花学习网http://3w.7seha.com
您读过此篇文章后的感受是:
0
0
0
0
0
0
0
0
欠扁 支持 很棒 找骂 搞笑 扯淡 不解 吃惊
相关文章
·菊花飘香的时节 2010-02-07 11:35:13
·【佳作示例11】底气 2012-05-19 07:04:08
·【佳作示例9】底气 2012-05-19 06:58:13
·【佳作示例8】底气 2012-05-18 20:48:32
·【佳作示例3】底气 2012-05-18 20:38:46
·人生有度 2017-10-08 09:33:31
· 2015-10-02 07:32:53
·我为刘邦鸣不平 2010-02-02 14:13:06
文章评论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更新  
·人生有度
·并非不争
·我懂得了母爱是不求回报的温柔
·个关于“偏见”的偏见
·小评“晒”
·
·我的香格里拉
·【佳作示例11】底气
·【佳作示例10】底气
·【佳作示例9】底气
·【佳作示例7】底气
·【佳作示例8】底气
·【佳作示例6】底气
·【佳作示例4】底气
·【佳作示例3】底气
阅读排行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
·十六岁的云
·忘 不 了
·【佳作示例11】底气
·【佳作示例9】底气
·【佳作示例4】底气
·【佳作示例10】底气
·我为刘邦鸣不平
·菊花飘香的时节
·【佳作示例3】底气
·【佳作示例8】底气
·【佳作示例6】底气
·【佳作示例7】底气
·小评“晒”
·并非不争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 | 鲁ICP备11027593号| 联系邮箱:llcycy@126.com | 在线QQ:877049710 | Copyright 2025 | 版权所有 3w.llcy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