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瑗,字伯玉,京兆三原人。父仲良,武德初,与定律令,建言:“周律,其属三千,秦、汉后约为五百。依古则繁,请崇宽简,以示惟新。”于是采《开皇律》宜于时者定之。
瑗少负节行。博学,晓吏事。贞观中,以兵部侍郎袭爵。永徽三年,迁黄门侍郎。俄同中书门下三品,监修国史。进侍中,兼太子宾客。王后之废,瑗涕泣言曰:“皇后乃陛下在藩时先帝所娶,今无罪辄废,非社稷计。”不纳。明日复谏曰:“王者立后,配天地,象日月。匹夫匹妇尚知相择,况天子乎?《诗》云:‘ 赫赫宗周,褒姒灭之。’臣读至此,常辍卷太息,不图本朝亲见此祸。宗庙其不血食乎!”帝大怒,诏引出。褚遂良贬潭州都督,明年瑗上言:“遂良受先帝顾托,一德无二,向日论事,至诚恳切,讵肯令陛下后尧、舜而尘史册哉?遭厚谤丑言,损陛下之明,折志士之锐。况被迁以来,再离寒暑,其责塞矣。愿宽无辜,以顺众心。”帝曰:“遂良之情,朕知之矣。其孛戾好犯上,朕责之,讵有过邪?”瑗曰:“遂良,社稷臣。苍蝇点白傅致有罪昔微子既去殷以亡张华不死晋不及乱。陛下富有四海,安于清泰,忽驱逐旧臣,遂不省察乎?”帝愈不听。瑗忧愤,自表归田里,不报。
显庆二年,许敬宗、李义府奏:“瑗以桂州授遂良,桂用武地,倚之谋不轨。”于是贬振州刺史逾年卒年五十四长孙无忌死义府等复奏瑗与通谋遣使即杀之;既至,瑗已死,发棺验视乃还。追削官爵,籍其家,子孙谪广州官奴。
神龙初,武后遗诏复官爵。自瑗与遂良相继死,内外以言为读将二十年。帝造奉天宫,御史李善感始上疏极言,时人喜之,谓之“凤鸣朝阳”。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三十》(有删节)
阅读训练: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苍蝇点/白傅致/有罪/昔微子既去/殷以亡/张华不死/晋不及乱
B.苍蝇点白/傅致有罪/昔微子既去/殷以亡/张华不死/晋不及乱
C.苍蝇点白/傅致有罪/昔微子/既去殷/以亡/张华不死晋/不及乱
D.苍蝇点/白傅致/有罪/昔微子/既去殷/以亡/张华不死晋/不及乱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子指封建时代帝王的儿子中已经确定继承帝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其地位仅次于皇帝,并拥有类似于朝廷的东宫。
B.《诗》即《诗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有诗歌305首,因此又称《诗三百》,其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C.在先秦时代,“朕”是第一人称代词,意为“我”,随着秦朝的建立,秦王赢政创立皇帝尊号,规定“朕”专作皇帝自称。
D.遗诏,是诏书的一种,即皇帝驾崩之后 ,为后人留下的遗书、遗言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瑗颇具才。贞观年间韩瑗被升迁至兵部侍郎,唐高宗永徽年间又被任命为同中书门下三品,监修国史。
B.韩瑗忠贞正直。他敢犯颜直谏,曾引经据典地劝谏皇上着眼于社稷,不要轻言废后,不怕得罪皇帝。
C.韩瑗重视友情。他上表高宗,为贬任潭州都督的好友褚遂良讼冤,称褚遂良是“社稷臣”,希望高宗将其赦免。
D.韩瑗历经坎坷。他被贬振州,死后又被开棺削爵,至神龙初年才得以平反昭雪,名留青史。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臣读至此,常辍卷太息,不图本朝亲见此祸。(5分)
译:
(2)自瑗与遂良相继死,内外以言为读将二十年。(5分)
转载敬请注明“
七色花学习网”
http://3w.7se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