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人
在学校的近旁,你有时会看见学生们带了些玻璃器,在春水灌溉过的稻田中, 或路旁清水的池沼里的水草间,找寻些什么。他们是在找寻水螅。水螅是不引人注 意的着生在水草等处的小生物。它的身体像条橡皮管,底下蒙住的,上端有一口,口旁生着六条或更多的触手。 它的身体细到像针一般,只有几分(1分等于0.0033米,全书同)长,颜色普通淡褐色,但也有绿色的。它是小动物,用触手捕食更小的动物吃。它的身子和触手会伸长,也会缩短——缩短到像一个线结。如果把它捉来,养在平边的,即方形或长方形的培养器内,放些水草和水蚤进去,置在近窗口 处,它便生活在向阳的一面,可以观察它的生活史。
这些小生物的被人看见,据科学史上的记载,早在1702年。当时有一个荷兰人, 叫雷汶胡克的,用了简单的显微镜,察见了许多小东西,水螅便是其中之一。但是它被人详细地研究却在1740年及其后。那时有一个日内瓦人叫忒兰勃利,在海牙一家人家当家庭教师, 在离海牙约莫三里门里等于0.5千米)路的乡下池沼里,因找寻水生昆虫看见了水螅。他当它是一株小植物,他当它的触手是一朵花。他知道植物中如含羞草是会动的,水螅这种小植物会运动,自然没有什么奇异。他把它取回,养在玻璃缸里。但是水螅不但会运动,并且会移动。它会弯下身去,生触手的一端吸住支持物,一面提起基部,移一点路,再固着于别一处。忒兰勃利见它在玻璃缸内移动了。遂觉得它不是植物,一定是动物。他又做了一个试验,把水螅直切为两段,经过一个时候,他见下半截的上端生出触手,变成一个完全的水螅。他不晓得动物会有这样强的再生力,单知道植物是会出芽生枝的,这种现象,使他相信水螅是植物。又一回,他看见水螅捕食一个小水蚤,他遂又相信它是动物。别一次,他看见它抽出芽来,又以为是植物。又一次,他看见它生出一个卵,他又以为是动物。水螅究竟是植物还是动物呢?忒兰勃利的心中盘旋着,没法解决。
忒兰勃利的试验不止此,他还把一个水螅,直劈为四条,每条变成一个完全的水螅,他又把它切成几片,拼合起来,做成一个七个头的水螅。但在科学上,像忒兰勃利那样做细巧的试验的人是不多,普通找寻水螅,把它培养起,放些水蚤给它吃,目的是在观察他的生活史。看它怎样从体侧突起芽头,芽头怎样生出触手,怎样脱落之后成为一个新个体,又怎样近基部的体侧突起来,成为一个临时的卵巢,产生一个卵。上部的体侧突起来,成为一个临时的精巢,产出精子。同个体的卵和精子偶然也会合并。又观察那卵如何发育为新个体。人已知道它的触手上边有一群群的刺丝胞,能射出标枪,投中水蚤,它就麻痹,更弱小的小虫就会死去。这标枪忒兰勃利没有看见,他只见它吃水蚤或昆虫的小幼虫,鱼和鼓虫不吃水螅,咬一咬便吐掉。从前使忒兰勃利眩惑过的水螅为什么有的褐色有的绿色的问题,近来也已知道了一点。近来知道绿水螅体中的绿色不是他自己固有的颜色,却是生活在它的体中的一种小绿藻。如果把绿水螅的卵放在暗处发育起来,没有小绿藻加入时,成为白水媳,并不现绿色。这样的小动物体内还有别种生物住着,真有点奇特。
水螅的生活史近来已经知道得很明白了,它和薮技虫、水母之类为同类,是腔肠动物的一种。这类动物大多数都生活在海里,只有少数移住到淡水中。只是很可惜,培养者虽极注意培养水螅,可是少有能够生活到两年以上的。它如生活在自然中,生命大概还要长,养在培养缸中促短了它的生命。
(原载《太白》1935年3月,有删改)
阅读训练: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荷兰人雷汶胡克运用简单的显微镜发现了水螅,他虽然做了多次试验,但仍难以断定水螅到底是动物还是植物。
B、忒兰勃利曾把一条水螅直劈成四条,每条都成为一条完全的水螅,他又用水螅切片培育出具有七个头的水螅品种。
C、水螅的颜色一般是淡褐色,也有绿色的,但是,这种绿色并不是它本身的颜色,而是因为里面寄生着小绿藻。
D、水螅属于腔肠动物,大多生活在海水中,但是,移到培养缸中的水螅很少有生活到两年以上的,作者对此种行为进行了批判。
E、本文语言生动形象。如“它的身体细到像针一般”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说明了水螅身体细长的特点。
2、本文从学生在水中寻找东西写起有何作用?(6分)
3、结合全文,简要概括水螅的生命特征。(6分)
4、有人认为将标题“水螅的故事”改为“水螅”更合适,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文意谈谈你的观点与理由。(8分)
转载敬请注明“
七色花学习网”
http://3w.7se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