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 >> 唐代 | 宋代 | 元代 | 明代 | 清代 | 其它
站内搜索: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诗词鉴赏 >> 宋代 >> 阅读文章

念奴娇·赤壁怀古

来源:七色花学习网 作者:七色花学习网 发布时间:2016-05-26 查看次数:996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鉴赏训练:
1、对开头三句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是虚写。“大江东去”,比喻千古历史,如江水里淘金一样,最后积淀出历史人物。 B、是实写。写出东去的长江,波涛冲刷,不见一丝旧迹,只有一些优秀人物还留在人们的传说中。
C、从大处着笔,虚实结合,不仅给人以极佳视听效果,写尽雄伟壮阔的长江气势,而且化空间为时间,从具体有形的长江,写到抽象的历史长河,从对自然伟力的惊赞转到对历史英雄的羡叹。
D、概括写。概括长江的总体气象,用比喻概括整个人类历史。
2、词中写景,用词洗练生动,着墨不多,却能表现出气势雄伟的“江山如画”的景象。以下分析不正确的一组是
A、“穿”字,突现了山崖“刺破青天锷未残”的气势。
B、“拍”字,不仅给人以大浪撞击大石的视觉形象,还传给人以撞击声。
C、“卷”字用拟人手法,展现了浪涛翻卷动荡之貌,写出了浪花激溅之状。
D、“惊”字,写出了浪涛之气势,更写出了浪涛给人的感觉。
3、对这首宋词理解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词的开篇从滚滚东流的长江入手,把大江与千古人物联系起来,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空间和时间背景。
B、词的上片重在写景,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缩短到三国时代的豪杰人物身上。
C、“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一句词抓住了火攻水战的特点,集中概括了这次战争胜利的过程。
D、这首词从总的方面来看,气势磅礴,格调雄浑,清丽自然。

答案:
1、C
2、C( “卷”“字不是拟人手法。)
3、D(“清丽自然”不属于豪放派词作特点。)
转载敬请注明“七色花学习网http://3w.7seha.com
您读过此篇文章后的感受是:
0
0
0
0
0
0
0
0
欠扁 支持 很棒 找骂 搞笑 扯淡 不解 吃惊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更新  
·江梅引·人间离别易多时
·醉中感怀---诗词鉴赏训练及答案
·北窗
·江上---诗词鉴赏专项训练
·临江仙·探梅
·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水口行舟---诗词鉴赏专项训练
·卜算子·咏梅
·重阳日再到共城百源故居---诗词鉴赏专项训练
·悟真院---诗词鉴赏训练
·满江红 东武会流杯亭---诗词鉴赏训练
·浣溪沙(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
·雪梅 【宋代】 卢梅坡
·山园小梅 【宋代】林逋
阅读排行  
·送人归京师① 陈与义②(2010江西高考试题诗
·访隐者[宋]郭祥正(2010福建高考试题诗词鉴赏
· 雨 陈与义①(2010辽宁高考试题诗词鉴赏答案
·定林①(王安石)(2010辽宁高考试题诗词鉴赏
·好事近① 陆游(2010湖南高考试题诗词鉴赏答
·梦中作① 欧阳修
·减字木兰花 向子湮(2010辽宁高考试题诗词鉴
·望江东 黄庭坚
·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宋)苏轼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江梅引·人间离别易多时
·鹊桥仙•七夕 范成大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诗词鉴赏训练
·牧童诗 黄庭坚
·春日即事---诗词鉴赏训练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 | 鲁ICP备11027593号| 联系邮箱:llcycy@126.com | 在线QQ:877049710 | Copyright 2025 | 版权所有 3w.llcy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