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 >> 唐代 | 宋代 | 元代 | 明代 | 清代 | 其它
站内搜索: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诗词鉴赏 >> 宋代 >> 阅读文章

山园小梅 【宋代】林逋

来源:七色花学习网 作者:七色花学习网 发布时间:2015-02-03 查看次数:1188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作者】林逋(967年或968年─1028年),汉族,北宋诗人。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钱塘人(今浙江杭州)。林逋出生于儒学世家,恬淡好古,早年曾游历于江淮等地,隐居于西湖孤山,终身不仕,未娶妻,与梅花、仙鹤作伴,称为“梅妻鹤子”。宋真宗闻其名,赐粟帛,诏长吏岁时劳问。其性孤高自好,喜恬淡,不趋名利,自谓:“然吾志之所适,非室家也,非功名富贵也,只觉青山绿水与我情相宜。”

【赏析】首联以梅不畏严寒、笑立风中起句,“众”与“独”字对出,言天地间只有此花,这是何等的峻洁清高。然而梅品虽高,却不骄傲,只在一方小园而且是山间小园实际是空中楼阁中孤芳自赏,这又是一种何等丰富的宁静与充实的美丽。

  颔联是最为世人称道的,它为人们送上了一幅优美的山园小梅图。上句轻笔勾勒出梅之骨,“疏影”状其轻盈,“翩若惊鸿”;“横斜”传其妩媚,迎风而歌;“水清浅”显其澄澈,灵动温润。下句浓墨描摹出梅之韵,“暗香”写其无形而香,随风而至,如同捉迷藏一样富有情趣;“浮动”言其款款而来,飘然而逝,颇有仙风道骨;“月黄昏”采其美妙背景,从时间上把人们带到一个“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动人时刻,从空间上把人们引进一个“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似的迷人意境。首联极目聘怀,颔联凝眉结思。林逋这两句也并非是臆想出来的,他除了有生活实感外,还借鉴了前人的诗句。五代南唐江为有残句:“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这两句既写竹,又写桂。不但未写出竹影的特点,且未道出桂花的清香。因无题,又没有完整的诗篇,未能构成了一个统一和谐的主题、意境,感触不到主人公的激情,故缺乏感人力量。而林逋只改了两字,将“竹”改成“疏”,将“桂”改成“暗”,这“点睛”之笔,使梅花形神活现。上二联皆实写,下二联虚写。

  颈联“以物观物”,“霜禽”指白鹤,“偷眼”写其迫不及待之情,因为梅之色、梅之香这种充满了诱惑的美;“粉蝶”与“霜禽”构成对比,虽都是会飞的生物,但一大一小,一禽一虫,一合时宜一不合时,画面富于变化,“断魂”略显夸张,用语极重,将梅之色、香、味推崇到“极致的美”。

  尾联“微吟”实讲“口中梅”也,“微”言其淡泊雅致,如此咀嚼,虽不果腹,然可暖心、洁品、动情、铸魂,表达出诗人愿与梅化而为一的生活旨趣和精神追求,至此诗人对梅的观赏进入了冯友兰所说的“天地境界”,人们看到的则是和“霜禽”“粉蝶”一样迫不及待和如痴如醉的诗人——一个梅化的诗人。苏轼曾在《书林逋诗后》说:“先生可是绝伦人,神清骨冷无尘俗。”《四库全书总目》说:“其诗澄澹高逸,如其为人。”可知其言不谬,该诗之神韵正是诗人幽独清高、自甘淡泊的人格写照。

  从意象构造的角度言,单言山园小梅,实非易事,但诗人借物来衬,借景来托,使其成为一幅画面中的中心意象,此一绝也。

  诗人具体写梅画梅时,虚实结合,对比呈现,使得全诗节奏起伏跌宕,色彩时浓时淡,环境动静相宜,观景如梦如幻,充分体现了“山园”的绝妙之处,这一点也是为许多赏家所忽视的,正是通过这一点,作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弗趋荣利”、“趣向博远”精神品格。此二绝也。

  作者以梅自况,虽展现了中国传统文人的一贯追求,然而也颇具特色。单就“疏影”一联而言,欧阳修说:“前世咏梅者多矣,未有此句也。”陈与义说:“自读西湖处士诗,年年临水看幽姿。晴窗画出横斜影,绝胜前村夜雪时。”(《和张矩臣水墨梅》)他认为林逋的咏梅诗已压倒了唐齐已《早梅》诗中的名句“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王士朋对其评价更高,誉之为千古绝唱:“暗香和月人佳句,压尽千古无诗才。”辛弃疾在《念奴娇》中奉劝骚人墨客不要草草赋梅:“未须草草赋梅花,多少骚人词客。总被西湖林处士,不肯分留风月。”因为这联特别出名,所以“疏影”、“暗香”二词,就成了后人填写梅词的调名,如姜夔有两首咏梅词即题为《暗香》、《疏影》,此后即成为咏梅的专有名词,可见林逋的咏梅诗对后世文人影响之大。这只说到了其一,更为重要的是梅在林逋的笔下,不再是浑身冷香了,而是充满了一种“丰满的美丽”,很有精神,很有力度,也很温度,很有未来。正因为如此,该诗才有着强烈的现实感,让人感到很真实,回到它的起始状态,作为“梅妻鹤子”的林逋,写出此种具有理想主义倾向的诗句来,着实让人们展开了一回心灵的、审美的旅游。此三绝也。

  作者写出此种妙句,亦非唾手可得。宋初另有相当多的诗人,偏重以苦吟的写作方法在狭小的格局中描绘清新小巧的自然景象,表达或是失意怅惘、或是闲适旷达的士大夫情趣,这主要是继承了唐代贾岛、姚合一派的风格,林逋就是这些诗人之一。另外,《山园小梅》格局未免太小,后面自命清高的标榜,也实在有唯恐不为人知的味道。

  梅妻鹤子的来历:林逋种梅养鹤成癖,终身不娶,世称“梅妻鹤子”,所以他眼中的梅含波带情,笔下的梅更是引人入胜。
转载敬请注明“七色花学习网http://3w.7seha.com
您读过此篇文章后的感受是:
0
0
0
0
0
0
0
0
欠扁 支持 很棒 找骂 搞笑 扯淡 不解 吃惊
相关文章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2010-05-08 11:52:34
·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宋)苏轼 2010-05-08 11:46:04
·临江仙·探梅 2016-05-29 09:56:10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016-05-25 09:29:36
·寻诗两绝句----诗词鉴赏专项训练 2014-06-10 10:21:42
·雪梅 【宋代】 卢梅坡 2015-02-03 07:50:07
·念奴娇·赤壁怀古 2016-05-26 15:59:47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诗词鉴赏训练 2010-09-12 18:20:06
文章评论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更新  
·江梅引·人间离别易多时
·醉中感怀---诗词鉴赏训练及答案
·北窗
·江上---诗词鉴赏专项训练
·临江仙·探梅
·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水口行舟---诗词鉴赏专项训练
·卜算子·咏梅
·重阳日再到共城百源故居---诗词鉴赏专项训练
·悟真院---诗词鉴赏训练
·满江红 东武会流杯亭---诗词鉴赏训练
·浣溪沙(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
·雪梅 【宋代】 卢梅坡
·山园小梅 【宋代】林逋
阅读排行  
·送人归京师① 陈与义②(2010江西高考试题诗
·访隐者[宋]郭祥正(2010福建高考试题诗词鉴赏
· 雨 陈与义①(2010辽宁高考试题诗词鉴赏答案
·定林①(王安石)(2010辽宁高考试题诗词鉴赏
·好事近① 陆游(2010湖南高考试题诗词鉴赏答
·梦中作① 欧阳修
·减字木兰花 向子湮(2010辽宁高考试题诗词鉴
·望江东 黄庭坚
·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宋)苏轼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江梅引·人间离别易多时
·鹊桥仙•七夕 范成大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诗词鉴赏训练
·牧童诗 黄庭坚
·春日即事---诗词鉴赏训练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 | 鲁ICP备11027593号| 联系邮箱:llcycy@126.com | 在线QQ:877049710 | Copyright 2025 | 版权所有 3w.llcycy.com/.